图书介绍

国民信息化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国民信息化论
  • 徐志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ISBN:750452858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4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民信息化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民信息化导论1

第一节 国民信息化引论2

一、个人信息化背景3

二、社会信息化起源5

三、信息化社会特征7

第二节 国民信息化生存11

一、个人信息意识12

二、信息技术目的15

三、社会技术基础19

四、网络信息政府23

五、社会管理基础24

六、个人信息自治26

第三节 信息化社会形态28

一、信息网络技术经济28

二、网络组织管理模式31

三、网络社会文化特征34

四、信息资源知识产权37

五、因特网络虚拟世界40

六、未来虚拟社会基础43

七、个性化信息心灵47

八、信息思想创新50

第二章 国民信息化基础技术53

第一节 信息技术操作技能54

一、信息数字模式54

二、信息技能特征57

三、信息资源技术59

四、信息管理技术60

五、信息资源基础62

第二节 信息技术科学计算64

一、信息计算种类64

二、深度科学计算67

三、网络分布式计算68

四、嵌入式渗透计算71

第三节 数据信息标准规范73

一、个人信息数据标准73

二、个人信息资源规范75

三、信息资源开发规划77

第三章 国民信息化基本组成79

第一节 个人信息化基础79

一、个人信息载体80

二、个人通信媒介81

三、社会管理分布式系统82

四、国家信息管理机制83

第二节 国家信息管理基础85

一、个人信息国家管理85

二、政府宏观管理机制90

三、国家信息管理要求92

四、信息网络实现基础95

五、政府信息产业政策98

第四章 国民信息化管理技术102

第一节 国民信息化进程102

一、国民信息化基本业务103

二、国民信息化形式特征105

三、国家信息高速宽带主干网络107

四、社会信息化分布式系统基础109

五、社会大联网与数字化国家111

第二节 个人信息描述与国民信息卡112

一、国民个人信息描述113

二、个人社会活动信息115

三、国民信息卡货币功能119

第三节 国民信息卡与个人信息化122

一、国民信息卡技术基础123

二、国民信息卡系统基础128

三、国民信息卡基本功能131

四、国民信息分布式交换管理137

五、国民信息卡信用安全职责141

第四节 国家信息高速宽带网络144

一、国家信息基础结构145

二、信息网络界面操作技术149

三、信息网络城市骨干网站152

四、网络信息资源平台155

第五节 因特网与全球信息网络雏形158

一、因特网与信息流程159

二、信息网络与个人隐私163

三、类因特网与全球信息化167

第六节 国民信息化数据库169

一、国民信息综合集成170

二、个人多媒体智能化信息172

三、个人信息管理技术175

四、个人数据库开发应用177

五、个人信息数字化图书馆180

第五章 国民信息化社会管理基础183

第一节 国民信息化社会基础183

一、个人信息社会分布式系统184

二、国家政务管理职能信息化187

三、政府信息化管理机制189

四、政务管理优化模式192

五、政务过程信息化形式196

六、社会经济信息化198

第二节 国家人口户籍管理200

一、人口户籍信息管理201

二、人口信息基层管理203

第三节 个人就业社会网络化管理205

一、信息化时代与就业理念206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介绍209

三、劳动力市场与信息网络平台212

四、就业岗位与人力资源匹配216

五、政府就业管理与服务指南219

第四节 国民生存保障信息化220

一、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基础221

二、个人生存保障补充227

三、医疗保险业务网络化管理230

四、网上生命医疗保健232

第六章 国民信息化社会活动基础238

第一节 个人信息化通信238

一、个人活动基本需要239

二、个人通信技术基础242

三、个人通信基本方式245

四、个人移动通信技术249

第二节 个人社会信息化教育252

一、社会信息化教育模式252

二、远程网络教学信息平台256

三、多媒体实时交互式动态教学260

四、图书馆社会化教学信息资源263

五、社会化就业培训教育模式264

第三节 个人信息化办公267

一、个人信息化办公模式268

二、个人远程办公技能要求270

第四节 个人信息化银行274

一、网上金融基础275

二、个性化网络银行277

三、个人网上银行账户279

四、个人商务账户交易282

第五节 个人网络商务活动284

一、电子商务时代背景285

二、电子商务社会基础289

三、电子商务活动模式291

四、网络商务信息沟通294

五、网络商务物流派送296

六、个人网上商务管理298

七、电子商务信息安全302

第七章 国民信息化生活娱乐305

第一节 虚拟社区与网上社会305

一、社区虚拟意义306

二、个人网上主页308

三、居民虚拟社区312

四、虚拟社区活动315

第二节 个人生活娱乐空间318

一、社会生活信息319

二、网上虚拟娱乐322

三、网上文化艺术324

第八章 国民信息化资源管理330

第一节 个人信息化资源330

一、国民信息资源管理331

二、个人网页书籍信息335

三、信息数字化管理空间339

四、数字化图书馆资源343

五、信息资源开发利用348

六、信息资源开发机制353

第二节 个人信息安全与法律问题360

一、个人身份证明361

二、国民信息责任363

三、个人信息安全365

四、信息安全技术368

五、信息法律机制372

六、国家信息安全374

第九章 国民信息化未来展望379

第一节 个人智能化生活380

一、住宅智能化基础381

二、家庭智能化技术382

三、家庭网络化平台385

四、家庭信息化模式388

五、个人智能化生活390

第二节 数字地球信息基础394

一、数字地球基本范畴394

二、大规模海量信息存储技术398

三、全球性高速宽带网络基础402

四、信息终端交互操作技术404

五、虚拟现实信息技能405

六、全球信息坐标基础409

第三节 数字地球思想理念411

一、数字地球起源412

二、数字地球模式414

三、数字地球信息416

四、数字地球管理418

第十章 国民信息化后记421

第一节 国民信息化感触421

一、虚拟生存空间422

二、信息化生存品质424

三、虚拟心灵空间427

四、网络虚拟人性430

第二节 信息化未来生存432

一、信息化生存环境432

二、信息化工作方式434

三、信息化社会关系436

四、信息化社会未来4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