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大埔县地方史 第1卷 1925-194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共产党大埔县地方史 第1卷 1925-1949
  • 中共大埔县委党史研究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99551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92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533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史-惠来县-1919~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大埔县地方史 第1卷 1925-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党组织创建时期(1921—1927.4)3

第一章 党团组织的创建3

第一节 五四爱国运动对大埔的影响3

第二节 新学生社及团组织的建立5

第三节 中共党组织的创建9

第四节 大埔县部委的成立12

第二章 群众运动的兴起与挫折17

第一节 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的开展17

第二节 工人运动的兴起18

第三节 农民运动的开展20

第四节 民众对北伐战争的支援24

第五节 大革命运动的失败25

第二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5—1937.7)31

第三章 早期的武装起义31

第一节 四一五政变后的初期暴动31

一、县城茶阳暴动32

二、农民武装的建立34

第二节 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35

第三节 高陂、茶阳的第二次暴动38

第四节 工农政权的建立41

第五节 南昌起义军三河坝阻击战43

第六节 南昌起义军对大埔的影响45

第四章 成立县委,实行武装割据47

第一节 大埔县委的建立47

第二节 工农革命军第十五团的建立48

第三节 高陂、银江的年关暴动50

第四节 加强县、区领导及整顿武装机构52

第五节 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54

第六节 与邻县的联合斗争60

一、参加平和暴动60

二、参加永定暴动61

三、饶和埔边的斗争62

第七节 初期武装暴动的特点64

第五章 武装斗争的复兴与根据地的创建68

第一节 中共六大精神的贯彻68

一、六大精神的贯彻与影响68

二、中共饶大特委的建立及埔东革命斗争的恢复70

三、五县暴委与七县联委的组成71

第二节 埔西武装斗争的恢复和发展72

第三节 埔北斗争的恢复和发展75

第六章 响应闽西红军入粤展开的斗争77

第一节 策应闽西红军入埔77

第二节 红四军经大埔进东江78

第三节 红军第四十六团的建立81

第四节 红军第四十八团的建立83

第五节 县委进一步健全后的斗争86

第六节 斗争中建立的边区县委88

第七节 苏区的创建与发展90

一、埔西苏维埃区域的创建91

二、埔南苏维埃区域的斗争93

三、埔北苏维埃区域的发展94

四、埔东苏维埃区域的巩固95

第八节 苏维埃区域内的各项建设96

一、政权建设97

二、武装建设100

三、革命团体建设102

四、经济文化建设103

第九节 苏区内的土地革命104

第七章 协助建立中央交通线107

第一节 中央交通线大埔中站的建立107

第二节 圆满完成各项交通任务109

第三节 保卫交通线安全的斗争111

第八章 “左”倾冒险错误下的艰苦斗争114

第一节 “左”倾冒险错误的影响114

第二节 配合闽西红军出击大埔115

第三节 “左”倾错误下的肃反119

第四节 苏区内艰苦的反“围剿”斗争123

一、埔东苏区的艰苦斗争123

二、饶和埔县委的艰苦斗争124

三、埔北地区的反“围剿”与革命斗争126

第五节 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反“清剿”斗争129

一、大埔东北部的游击战争129

二、饶和埔诏区域内的艰苦斗争132

三、古大存的游击队与大埔革命斗争133

第九章 抗日救亡运动与中共大埔党组织的恢复135

第一节 大埔的抗日救亡运动135

第二节 中共大埔县工作委员会的建立138

第三编 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147

第十章 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壮大党的力量147

第一节 全面抗战后的大埔形势147

第二节 大埔县委及区级组织的复建150

一、中共埔北区委的建立152

二、中共百侯区委的建立153

三、中共高陂、石云、大麻、三河、坪沙区委的成立153

四、中共大埔县党代会的召开154

五、饶和埔丰县委与埔北中心区委的成立156

第三节 党组织的思想建设158

第四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60

第五节 建立抗日民众武装165

第六节 办好夜校,发动妇女抗日支前169

第七节 发展和巩固统一战线173

第十一章 大埔党组织在反共逆流中的斗争175

第一节 整党审干巩固组织175

一、党组织斗争策略的调整175

二、内部整顿,全面审干176

三、整顿后成立大埔县委178

第二节 建设特委、南委机关的安全环境179

一、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迁来大埔179

二、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在大埔181

三、协助南委建造工作平台184

四、适应新形势、完善组织体制186

第三节 南委事件前后的应变措施189

第四节 南委事件后大埔党组织的活动192

第十二章 抗日战争后期的斗争196

第一节 抗日战争后期的大埔形势196

第二节 党组织的恢复197

第三节 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的建立与发展199

一、留守支队的发展201

二、第二支队的扩大202

三、第三、四支队在银江豆甲坑成立203

四、第九支队的成立206

五、第一支队在埔北郑石寮组建207

六、第一、九支队联合出击西河208

第四编 解放战争时期(1945.9 —1949.10)215

第十三章 分散隐蔽,巩固扩大据点215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215

第二节 武装自卫斗争219

一、饶和埔丰县委配合王涛、长胜支队出击高陂219

二、饶和埔丰边的反“围剿”斗争221

第三节 武装分散坚持斗争222

一、梅埔丰边与韩江纵队第三、四支队的转化223

二、饶和埔丰边与长胜支队的转化225

三、埔北据点的转化227

第四节 转入学校和山区分散发展228

第十四章 开展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231

第一节 边工委梅埔先发动战略的贯彻231

第二节 粤东支队在埔北成立233

第三节 粤东地委扩大会议在大埔召开236

第四节 埔丰县委和游击队的建立237

第五节 梅埔县委和游击队的建立238

第六节 配合大麻出击开辟埔西根据地239

第七节 饶和埔丰县委的成立242

第八节 饶和埔丰武装基干队的建立244

第九节 百侯出击,开辟埔东南根据地245

第十节 埔永工委与游击队的建立246

第十五章 巩固梅埔丰,扩展游击根据地250

第一节 一九四八年春夏间的态势250

第二节 埔丰、梅埔县委发动的年关斗争252

第三节 粤东支队独一、独二、独八大队的出击255

一、独一大队的出击255

二、独二大队的出击与独八大队的伏击战256

第四节 饶和埔丰游击区的发展260

第五节 粤东支队独五大队的成立与战斗263

第六节 永和埔县委的成立和根据地的发展265

第七节 整编 永和埔独立大队 建立解放闽西后方基地268

第八节 建立永和埔基干队273

第九节 韩江税收队的成立及战斗276

第十六章 在粉碎敌人“驻剿”中扩大根据地280

第一节 反攻形势下的新策略280

第二节 在大埔成立闽粤赣边区党委和边纵队281

第三节 埔永梅县委的成立283

第四节 独六大队的建立与战斗284

第五节 独八大队在麻子坜扩编 286

第六节 新永和埔县委的成立288

第七节 闽西支队大埔扩建后取得四战四捷291

第八节 梅埔丰县委的成立295

第九节 梅埔丰海洋大队的成立300

第十节 饶埔丰县委的成立301

第十一节 饶和埔县委的成立与反“围剿”斗争303

第十二节 独五大队的整编 与反“围剿”斗争304

第十七章 实施战略进攻,解放全大埔308

第一节 实施战略进攻308

第二节 攻克大埔重镇湖寮309

一、深入湖寮侦察309

二、攻克湖寮反动堡垒311

三、湖寮外围的伏击战312

四、漳溪军民同庆边纵成立暨湖寮战斗胜利313

第三节 大埔国民党部队的起义314

一、恭州杨锡田班的起义314

二、高陂自卫中队的起义315

三、湖寮自卫大队的起义317

四、英雅中村的谈判促成保安十二团起义319

第四节 成立饶和埔丰县委320

第五节 第四支队十三团成立321

第六节 富岭保卫战322

第七节 第七支队在大老寨成立324

第八节 永和埔靖县委的成立325

第九节 攻克县城,解放全大埔327

一、攻克大埔县城327

二、成立大埔县人民政府331

三、高陂歼敌332

四、大埔解放威震闽粤边334

第十节 大埔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335

第十八章 配合创建闽粤赣边解放区339

第一节 为上级党委提供工作平台339

一、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工委)就地领导大埔339

二、中共梅埔(粤东)地委、粤东支队在大埔成立342

三、中共闽西地委、闽西支队转战大埔343

四、中共韩东地委在大埔成立344

第二节 健全与建设政权345

一、两面政权阶段345

二、农会代替政权阶段347

三、民主政权的建立348

四、县、区、村人民政府的调整351

第三节 经济与文化建设352

一、农田水利建设353

二、军工生产建设353

三、财税建设354

四、金融建设355

五、文化建设357

第四节 文教与卫生建设360

一、韩江干校在大埔创办360

二、创办卫生学校和医院,改善根据地的医疗条件361

三、在大埔创办财贸干部学校363

四、梅州公学转到大埔续办364

第五节 边区工委、党委电台在大埔365

第六节 为边区武装提供整训基地367

一、独一、独二大队在黄草岽整训368

二、独八大队在西岩山冬季整训368

三、边纵第二团与独六大队在青溪联合冬训369

四、税收大队岸洋学习370

第七节 建设解放闽西南的后方基地372

第八节 保分局保家乡打击胡琏残部372

第九节 发动群众支前378

第十节 调整建制,逐步步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381

附录385

附录一:中共大埔县地方史大事记387

附录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大埔县主要领导人名录456

附录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埔县中共党员统计表461

附录四:大埔县革命老区村庄名册462

附录五:国民革命军东征、北伐、南昌起义军在大埔境内进军示意图481

附录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埔活动的武装系列482

附录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埔县武装系列沿革表483

附录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埔县武装斗争示意图484

附录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埔县苏维埃区域图485

附录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交通局大埔中站交通路线图486

附录十一: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大埔县游击活动区域示意图487

附录十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在大埔活动的人民武装系列表488

附录十三:解放战争时期在大埔进行的重大战斗示意图489

后记4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