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宣贯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宣贯手册
  • 乔雪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华医学出版社
  • ISBN:790010600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宣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通知1

第一章《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1

第一节 概述1

一、微生物的分布1

二、消毒方法8

三、消毒药械的合理选用10

四、影响物理消毒效果的因素13

五、物理消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5

六、影响化学消毒效果的因素16

七、消毒剂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

八、消毒的合格标准21

第二节 口腔诊疗过程中医源性传播途径23

一、医患传播23

二、诊疗器械的传播23

三、口腔科诊疗环境造成的接触传播23

四、医务人员手23

第三节 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24

第四节 消毒药械与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25

一、消毒药械的管理25

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卫生用品的管理26

第二章 口腔科室感染预防体系的建立28

第一节 建立健全管理组织28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28

二、医院感染监控科(室)28

三、科室消毒监控员29

第二节 医院消毒管理措施30

一、消毒灭菌原则30

二、手部皮肤清洁和消毒30

三、污水与污物处理31

第三节 口腔科室空气消毒33

第四节 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方法34

一、紫外线空气消毒34

二、臭氧空气消毒35

三、化学剂空气消毒36

四、空气清新剂及中草药空气消毒38

五、病室自然通风39

六、空气净化与层流41

第五节 消毒工作用各种表格46

一、消毒鉴定、监测与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情况调查表46

二、医院消毒检测结果年度汇报表56

第六节 口腔科消毒管理规章制度63

第三章 口腔科室的器具消毒与灭菌74

第一节 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74

一、清洁与消毒方法74

二、注意事项76

第二节 手术器械和用品的灭菌76

一、去污77

二、灭菌78

第三节 超声波消毒和清洗技术79

一、超声波消毒与清洁作用的机理81

二、超声波消毒和清洗设备的基本组成84

三、超声波消毒和清洗参数选择85

四、超声波在医疗行业的清洗应用实例87

第四章 医务人员手的消毒91

第一节 洗手91

一、洗手的方法91

二、洗手的设备92

第二节 手部消毒94

一、手部消毒的指征95

二、消毒剂的选择95

三、消毒的方法96

四、外科洗手和消毒96

第三节 手部卫生学标准及检测100

一、采样方法101

二、检测方法101

第五章 消毒鉴定实验技术103

第一节 消毒实验基本技术103

一、消毒实验室无菌要求103

二、消毒实验基本操作技术104

三、菌落形态110

四、细菌染色方法110

第二节 消毒鉴定实验技术111

一、实验菌株的选择与常用标准菌株111

二、实验菌液和染菌载体的制备112

三、活菌计数方法116

四、对照组的设置120

五、残余消毒剂的去除方法121

六、消毒实验130

七、有机物影响杀菌效果实验135

八、空气现场消毒效果鉴定136

九、化学消毒剂稳定性试验137

十、化学消毒剂对金属腐蚀性实验137

十一、消毒剂有效浓度测定138

第六章 常用化学消毒灭菌剂144

第一节 高效消毒灭菌剂144

一、戊二醛145

二、甲醛146

三、环氧乙烷148

四、臭氧150

五、过氧乙酸152

六、过氧化氢156

七、二溴二甲基乙内酰脉(二溴海因)159

八、二氧化氧161

九、含氯消毒剂162

第二节 中效消毒剂173

一、碘和碘伏173

二、酒精175

第三节 低效消毒剂176

一、煤酚皂溶液177

二、胍类消毒剂178

三、季铵盐类消毒剂181

四、酸性氧化电位水182

第四节 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的测定184

一、检测方法184

二、结果判断184

三、注意事项184

第七章 药械消毒效果监测185

第一节 消毒监测频率与正常值185

一、医院各种物品消毒效果检测185

二、消毒卫生标准185

第二节 压力蒸气灭菌效果监测187

一、监测用物品187

二、监测内容188

三、监测方法189

四、结果判定190

五、注意事项190

六、灭菌技术要求191

第三节 干热灭菌效果监测191

第四节 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监测192

一、化学指示卡法192

二、生物指示剂法192

第五节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193

一、日常监测193

二、化学监测193

三、物理监测194

第六节 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监测195

一、微生物学监测195

二、浓度监测196

第七节 室内空气细菌学监测197

一、监测准备197

二、采样197

三、检验198

第八节 物体表面细菌学监测198

一、无菌物品198

二、监测对象198

三、采样数量199

四、采样频率199

五、采样面积199

六、采样方法199

七、检验200

八、结果计算公式200

第九节 医护手的细菌学监测200

一、无菌物品200

二、采样200

三、检验201

四、结果计算201

第十节 医院污水消毒监测201

一、大肠菌群数监测201

二、总余氯测定203

第十一节 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细菌学监测203

一、监测用品203

二、样品采集204

三、检验204

四、菌落计数与结果报告205

五、微生物指标205

第十二节 致病菌培养206

一、绿脓杆菌检测206

二、沙门氏菌检测207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209

四、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检测210

五、真菌检测210

第十三节 无菌试验211

一、试验用品211

二、试验前洁净工作台洁净程度检查211

三、试验方法212

四、结果判定213

第十四节 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的调查213

一、基本概念213

二、调查要点与注意事项214

三、结果分析217

第八章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222

第一节 物品器械灭菌后的质量控制与评价222

一、选取样本量的大小222

二、检查微生物的范围223

三、培养基和洗脱液的制备223

四、无菌试验前准备225

五、无菌操作225

六、培养226

七、判断结果227

第二节 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后质量控制与评价227

一、工艺监测227

二、化学指示剂监测228

三、生物指示剂监测229

第三节 使用中的消毒液质量控制与评价231

一、采样231

二、接种与培养231

三、结果判断232

第四节 紫外线消毒质量控制与评价234

一、物理监测234

二、化学监测235

三、生物学监测235

第五节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37

第六节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248

第九章 消毒监督管理271

第一节 消毒监督监测机构271

一、消毒工作管理体制271

二、消毒监督监测机构及职责272

三、消毒卫生监督员的设置与任务273

第二节 消毒监督监测依据274

第三节 消毒卫生监督275

一、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工作的监督275

二、消毒药械、医疗卫生用品企业和消毒灭菌单位的卫生许可证管理276

第四节 消毒监督工作程序277

一、消毒监督工作程序277

二、消毒检验及评价程序278

三、卫生许可证的发证及复核程序279

四、消毒药械和医疗卫生用品审批程序280

五、卫生行政处罚程序280

第十章 医疗废物处理282

第一节 概述282

第二节 医疗废物282

第三节 医疗废物的分类283

第四节 医院的处理与管理283

附录一 相关标准288

试液培养基的配制与试验方法288

常用器材药品303

玻璃器具的处理和硫酸清洁液的制备309

附录二 相关法律法规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312

卫生部关于加强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通知33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安部 卫生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防护服口罩消毒产品专项联合执法检查的紧急通知336

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342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