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时代词风嬗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时代词风嬗变研究
  • 郑海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3351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143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词学-研究-中国-明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时代词风嬗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承接宋元余绪的明初词坛23

第一节 概述23

第二节 “词学吴中”的学理性分析与元末明初的词学统绪25

一 “词学吴中”的学理性分析25

二 吴中词学的传承统绪30

第三节 明初词坛的创作格局38

一 明初士风的振拔与词风的演变40

二 时代乱离与人生理想的矛盾43

三 明初词人的避世心态与隐逸词风50

第四节 明初意识形态的禁锢与词论对词风的引导55

一 理学的大兴及其对明初词坛的打击55

二 明初词论有关比兴寄托的认识60

第五节 明初词坛的“稼轩风”67

第六节 明初词的曲化与词曲观念的模糊73

第二章 永乐一成化:明词的衰败低谷79

第一节 概述79

第二节 永乐一成化年间词学衰微的原因和表征80

第三节 台阁词的流行与词坛的萧条84

一 “台阁”文学的基本特征与明代台阁词体的分期84

二 永乐至正统年间的台阁词风86

三 景泰至成化年间的台阁词风93

第三章 吴中文人集团的形成与明词的初步复兴99

第一节 吴中文人集团的形成与吴中词派的兴起99

第二节 词与画的有机结合111

第三节 吴中词派的词曲观念117

第四节 复兴期的“稼轩风”120

第四章 明词全面繁荣时期——嘉靖至万历的词风嬗变(上)125

第一节 概述125

第二节 “香弱”的词体意识与艳情词的盛行141

第三节 《花间》、《草堂》的流行与鼎盛期的词风建构146

一 《花间集》在明代的刊行及影响146

二 《草堂诗余》与明代词体观念的正式确立154

第四节 台阁词风的延续——以夏言为中心的交游唱和166

一 夏言及其词在嘉靖词坛的影响166

二 台阁唱和词的名作及题材范围168

三 台阁唱和体现出的词坛观念171

第五章 明词全面繁荣时期——嘉靖至万历的词风嬗变(下)173

第一节 “稼轩风”在鼎盛期的传承173

一 一代词宗杨慎与“稼轩风”174

二 费宏、陆深、陈霆、夏言、莫是龙、周履靖与“稼轩风”的沾溉177

第二节 山人词与创作态度的随意186

一 山人的由来及其在明代中叶的流行186

二 山人词的基本风貌特征187

三 随意而作的山人词190

第三节 心学对词坛的冲击195

一 心学的兴起与词坛的主情论195

二 主情论的基本内涵与流变202

三 疑古与追新逐异的异端思想207

第四节 曲化的盛行与对明词曲化的评价213

一 词的曲化与词论的崇俗213

二 对明词曲化的认识和评价219

第六章 天启、崇祯词坛的辉煌终结223

第一节 概述223

第二节 云间词派与明末清初的词风演进231

一 清代学者对云间词派的评骘232

二 陈子龙对明代词坛主情论的总结234

三 云间词派与花间词风237

四 云间词派在明清词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240

第三节 《古今词统》的刊刻与晚明词论的融会贯通243

一 《古今词统》的刊刻243

二 《古今词统》的录词标准和词学观念244

三 《古今词统》对明季词风的影响255

四 卓、徐二人的创作与晚期山人词风257

第四节 天启、崇祯词坛的“稼轩风”261

一 天启、崇祯词家的黍离之悲与“稼轩风”的质变261

二 “稼轩风”在明末词坛的传承与融汇263

第五节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明末清初的遗民词280

一 明遗民词的创作技法与题材281

二 明遗民词的特质285

余论291

参考文献295

附录一 明代女性词的创作305

附录二 明词人生卒年考六则337

后记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