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央红色交通线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龙岩市原闽粤赣边老同志联谊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50983319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72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央红色交通线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黄修荣1
概述1
研讨文章19
摧不垮、打不掉的红色交通线&王盛泽19
红色交通线——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地下交通&王光远27
鲜为人知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东山涛34
红色交通的历史发展及文化内涵若干问题探析&吴明刚43
试探“中央红色交通线”开辟的原因&张雪英53
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长期活跃的原因分析&吴升辉57
浅析闽西中央苏区对红色地下交通线顺利运营的贡献&邓泽村65
中央红色交通线建立的历史背景&蓝松金76
从“闽西工农通讯社”的运行看确保苏区红色交通的艰辛&邓建芬83
关于中共中央交通局从上海到闽西苏区的交通路线情况&李沛群87
龙岩的赤色邮政与地下交通线简况&郑学秋96
闽西工农通讯社&胡大新101
上杭县的红色交通线&江树高107
高寨坑:闽西工农通讯社驻地之一&罗陈喜 温云远111
中央苏区的门户——青溪交通中站&益奋116
虎口交通站——大埔青溪&赵惠120
茂龙楼:闽西苏区和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重要小站&陈东亮124
中央红色交通线革命干部护送工作的开展及其意义&王国梁 胡耿127
红色地下交通线的建立与使用&席杰134
红色交通线上汕头交通站的建立及其历史贡献&彭建伟 郑惠玉138
中央秘密交通线的建立及其贡献&刘庆和147
略论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建立及历史贡献&余敏154
浅谈闽西工农通讯社与大埔站的建立及历史贡献&赖海涛160
原中央苏区县龙岩县对红色交通线的历史贡献&符维健166
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历史定位研究&赖立钦173
周恩来与南方红色交通线&甘海洋183
邓小平往中央苏区经汕头史实考证&陈植枫188
一条打不垮的红色生命线&栾振芳192
略论红色地下交通线与中央苏区&陈安 马晓敏198
地下交通线与古田会议&陈立国205
中央苏区红色秘密交通线上的铁血交通员&陈淑如211
红色交通线的党史文化内涵、特色及研究利用&汤家庆218
论中央红色交通线线性文化遗产网络的构建&黄丽珍 吴锡超224
关于打造闽西“红色交通线”大旅游的思考&邱德昌233
红色交通线的秘密护送——记周恩来经广东大埔红色交通线到达瑞金经过&余敏 罗乃裕239
山高水长路光明——记通往中央苏区一条鲜为人知的红色交通线&钟春林242
红色交通线上惊心动魄的故事&陈燕萍 杨易凌245
附录252
文献资料252
“八七”中央紧急会议文件(节录)252
中共南方局交通处工作条例253
中央通告第叁号255
张太雷同志写给中央的报告257
中共中央给福建省委并转军委的信(节录)——关于扩大红军问题259
中央给红三军前委信(节录)261
中央通知第一○三号——关于全国红军指挥问题263
中央政治局关于苏维埃区域目前工作计划(节录)264
中央给长江局并赣西南特委的信(节录)266
刘伯坚给南方局的报告(节录)267
中共中央给红军的训令(节录)269
中央为建立交通关系及报告制度给各苏区及红军的信270
卢伟良的报告——关于广东各县的政治经济情况272
中共苏区中央局指示闽西信277
中央关于中央苏区组织问题的决议280
香港交通大站给中央交通局的信(总字三十一号)——交通工作情况与最近送去人员名单281
伯温致中央交通局并转中央信(节选)——香港交通大站目前状况与要解决的问题286
中央致苏区中央局电289
伍豪自中区来信290
东江埔中部至中央交通部信——目前闽西东江政治情况中站工作情形292
人物简介(按姓氏笔画排序)295
邓发295
王志海295
卢伟良296
卢肇西297
李少石298
李沛群298
刘禄长299
张发春300
陈刚300
肖向荣301
肖桂昌302
陈彭年303
吴德峰303
罗万昌304
饶卫华304
洪扬生305
顾玉良305
游昌炳306
曾昌明307
赖际发307
雷德兴308
熊志华309
大事记310
后记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