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球视角下的大气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全球视角下的大气化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0462120.jpg)
- (德)莱因哈德·泽尔纳(ReinhardZellner)主编;张彭义,杨亚洁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6534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大气化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球视角下的大气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基础1
1.1 大气组成和热结构1
1.2 大气输送和混合4
1.3 微量气体5
1.4 气溶胶和云8
1.5 多相气相反应和光化学反应9
1.6 多相和液相反应13
1.7 干沉降和湿沉降15
1.8 大气过程的计算机模拟17
参考文献18
第2章 对流层气相化学19
2.1 简介19
2.2 对流层微量气体的预算和分布21
2.2.1 CO21
2.2.2 CH427
2.2.3 氢32
2.2.4 挥发性有机物36
2.2.5 NOx44
2.3 对流层的化学反应56
2.3.1 对流层OH光化学的基本特征56
2.3.2 农村低层对流层中HOx反应循环的定量分析64
2.3.3 高层对流层中OH化学70
2.3.4 非甲烷烃对OH的影响73
2.3.5 OH自由基的测定78
2.3.6 OH的对流层影响81
2.3.7 全球OH的时间变化82
2.3.8 与O3和NO3的氧化反应83
2.4 O3对流层循环87
2.5 小结95
参考文献96
第3章 对流层气溶胶和云化学103
3.1 简介103
3.2 气溶胶和云的物理化学104
3.2.1 气溶胶颗粒的源104
3.2.2 对流层气溶胶的尺寸分布108
3.2.3 气溶胶颗粒的吸湿生长和成核清除110
3.2.4 云和雨形成的物理描述112
3.2.5 气体在云内的相分配114
3.2.6 气溶胶的化学组成118
3.2.7 云水的化学组分120
3.2.8 对流层气溶胶的沉降过程和停留时间122
3.3 参与气溶胶和云化学的微量气体的循环123
3.2.1 氨123
3.3.2 对流层中的硫化合物126
3.4 水相化学反应135
3.4.1 云的基本化学135
3.4.2 氮化学137
3.4.3 SO2的氧化138
3.4.4 过渡金属的影响141
3.5 多相化学反应146
3.5.1 液态和固体表面微量气体的反应性吸收147
3.5.2 与海盐颗粒反应148
3.5.3 与矿物颗粒的反应150
3.6 小结152
参考文献153
第4章 平流层化学163
4.1 简介163
4.2 平流层O3的形成和分布164
4.2.1 太阳辐射及其光化学效应165
4.2.2 只存在氧的大气中的奇氧化学166
4.2.3 O3的全球分布171
4.3 O3破坏催化剂化学和它们的源气体174
4.3.1 催化O3破坏和催化剂源气体174
4.3.2 H2O、CH4、H2和HOx催化剂177
4.3.3 N2O和NOx催化剂181
4.3.4 氯代烃(CH3Cl、CHF2Cl、CFCl3、CF2Cl2、CCl4、CH3CCl3、CFCl2CF2Cl)和ClOx催化剂185
4.3.5 溴代烃(CF2ClBr、CF3Br、CH3Br)和BrOx催化剂190
4.3.6 催化剂之间的耦合反应194
4.4 气溶胶和极地平流层云存在时的平流层化学196
4.4.1 硫酸盐气溶胶和PSC196
4.4.2 多相化学199
4.4.3 卤间化合物循环催化破坏O3204
4.4.4 极地春天O3的耗竭206
4.5 平流层O3的趋势208
4.5.1 全球趋势208
4.5.2 Pinatubo山异常211
4.5.3 南极O3洞212
4.5.4 北极区域:北极O3洞?214
4.5.5 模型推测的O3趋势:过去和将来219
4.6 小结与结论222
致谢223
参考文献223
第5章 全球变化及后果231
5.1 UV辐射变化231
5.1.1 简介231
5.1.2 影响地球接收太阳光UV辐射的因素231
5.1.3 UV辐射的生物效应237
5.1.4 UV辐射变化引起的对流层化学效应239
5.1.5 观测UV-B辐射的变化与趋势240
5.1.6 小结与结论245
致谢246
5.2 气候变化246
5.2.1 简介246
5.2.2 地球辐射收支的基本原理247
5.2.3 地球大气中的红外活性组分248
5.2.4 辐射强迫和全球变暖潜势256
5.2.5 气候响应和气候反馈260
5.2.6 近期气候变化和未来趋势预测262
5.2.7 小结与结论266
5.3 酸沉降267
5.3.1 简介267
5.3.2 大气酸度来源268
5.3.3 中和过程与中和平衡273
5.3.4 酸沉降机制275
5.3.5 酸沉降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趋势275
5.3.6 小结284
参考文献285
附录292
附录A 气相反应292
附录B 多相反应295
附录C 液相反应297
参考文献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