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30503654.jpg)
- 徐正会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4161623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西双版纳自然概况及其成因1
1.2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2
1.3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层次2
1.4 蚂蚁的重要性3
1.5 蚂蚁的社会生物学4
1.5.1 蚂蚁的社会性4
1.5.2 社会分工与型的分化4
1.5.3 蚂蚁的生活周期5
1.5.4 蚂蚁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6
1.5.5 蚂蚁的食物6
1.5.6 蚁巢的类型7
1.6 世界蚂蚁研究概况8
1.6.1 区系与分类研究8
1.6.2 关于蚂蚁起源的研究8
1.6.7 社会学、行为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9
1.6.6 幼虫和形态学研究9
1.6.4 细胞学研究9
1.6.5 生物化学研究9
1.6.3 系统发育研究9
1.7 中国蚂蚁研究概况10
1.7.1 古代的研究10
1.7.2 区系与分类研究10
1.7.3 细胞学研究10
1.7.4 生物化学研究11
1.7.5 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11
1.7.6 药用研究11
1.8 蚂蚁物种多样性研究的方法11
1.8.1 西双版纳植被亚型的划分11
1.8.2 不同植被亚型蚂蚁群落研究取样方法12
1.8.3 次生植被蚂蚁群落研究取样方法12
1.8.4 片断山地雨林蚂蚁群落研究取样方法12
1.8.5 样方调查方法12
1.8.6 标本的制作与鉴定12
1.8.8 测量和比例及其符号13
1.8.7 几项重要群落指标的确定与统计13
第2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Formicidae昆虫系统分类15
2.1 猛蚁亚科Ponerinae系统分类18
2.1.1 版纳猛蚁属Bannapone Xu分类19
2.1.2 钝猛蚁属Amblyopone Erichson分类19
2.1.3 迷猛蚁属Mystrium Roger分类19
2.1.4 大齿猛蚁属Odontomachus Latreille分类19
2.1.7 圆盘猛蚁属Discothyrea Roger分类21
2.1.8 卷尾猛蚁属Proceratium Roger分类21
2.1.6 小盲猛蚁属Probolomyrmex Mayr分类21
2.1.5 钩猛蚁属Anochetus Mayr分类21
2.1.9 宽猛蚁属Platythyrea Roger分类22
2.1.10 曲颊猛蚁属Gnamptogenys Roger分类22
2.1.11 隐猛蚁属Cryptopone Emery分类23
2.1.12 厚结猛蚁属Pachycondyla Smith分类24
2.1.13 埃猛蚁属Emeryopone Forel分类26
2.1.14 中盲猛蚁属Centromyrmex Mayr分类26
2.1.15 猛蚁属Ponera Latreille分类26
2.1.16 姬猛蚁属Hypoponera Santschi分类28
2.1.18 细颚猛蚁属Leptogenys Roger分类29
2.1.17 镰猛蚁属Harpegnathos Jerdon分类29
2.1.19 双刺猛蚁属Diacamma Mayr分类31
2.1.20 小眼猛蚁属Myopias Roger分类31
2.1.21 齿猛蚁属Odontoponera Mayr分类31
2.3 行军蚁亚科Dorylinae系统分类32
2.3.1 行军蚁属Dorylus Fabricius分类32
2.2.1 粗角蚁属Cerapachys Smith分类32
2.2 粗角蚁亚科Cerapachyinae系统分类32
2.3.2 云行军蚁属Yunodorylus Xu分类33
2.4 盲蚁亚科Aenictinae系统分类33
2.4.1 盲蚁属Aenictus Shuckard分类33
2.5 细蚁亚科Leptanillinae系统分类34
2.5.1 细蚁属Leptanilla Emery分类34
2.5.2 原细蚁属Protanilla Taylor分类34
2.6 伪切叶蚁亚科Pseudomyrmecinae系统分类35
2.6.1 细长蚁属Tetraponera Smith分类35
2.7 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系统分类36
2.7.2 举腹蚁属Crematogaster Lund分类38
2.7.1 沟切叶蚁属Cataulacus Smith分类38
2.7.3 平地蚁属Kyidris Brown分类40
2.7.4 圆鳞蚁属Epitritus Emery分类40
2.7.5 隆头蚁属Strumigenys Smith分类40
2.7.6 棒角蚁属Rhopalomastix Forel分类40
2.7.7 盲切叶蚁属Carebara Westwood分类40
2.7.8 稀切叶蚁属Oligomyrmex Mayr分类41
2.7.9 火蚁属Solenopsis Westwood分类42
2.7.10 巨首蚁属Pheidologeton Mayr分类42
2.7.11 脊红蚁属Myrmicaria Saunders分类43
2.7.12 盾胸蚁属Meranoplus Smith分类43
2.7.13 棱胸蚁属Pristomyrmex Mayr分类43
2.7.14 冠胸蚁属Lophomyrmex Emery分类43
2.7.15 角腹蚁属Recurvidris Bolton分类44
2.7.16 小家蚁属Monomorium Mayr分类44
2.7.19 棒切叶蚁属Rhoptromyrmex Mayr分类45
2.7.18 红蚁属Myrmica Latreille分类45
2.7.17 扁胸蚁属Vollenhovia Mayr分类45
2.7.20 铺道蚁属Tetramorium Mayr分类46
2.7.21 切叶蚁属Myrmecina Curtis分类48
2.7.22 刺切叶蚁属Acanthomyrmex Emery分类49
2.7.23 大头蚁属Pheidole Westwood分类49
2.7.26 心结蚁属Cardiocondyla Emery分类52
2.7.28 无刺蚁属Kartidris Bolton分类52
2.7.27 细胸蚁属Leptothorax Mayr分类52
2.7.25 平胸蚁属Rotastruma Bolton分类52
2.7.24 双凸蚁属Dilobocondyla Santschi分类52
2.7.29 盘腹蚁属Aphaenogaster Mayr分类53
2.8 臭蚁亚科Dolichoderinae系统分类54
2.8.1 狡臭蚁属Technomyrmex Mayr分类54
2.8.2 酸臭蚁属Tapinoma Foerster分类55
2.8.3 穴臭蚁属Bothriomyrmex Emery分类55
2.8.4 臭蚁属Dolichoderus Lund分类55
2.8.7 菲臭蚁属Philidris Shattuck分类57
2.9 蚁亚科Formicinae系统分类57
2.8.6 虹臭蚁属Iridomyrmex Mayr分类57
2.8.5 光臭蚁属Liometopum Mayr分类57
2.9.1 尖尾蚁属Acropyga Roger分类58
2.9.2 刺结蚁属Lepisiota Santschi分类58
2.9.3 斜结蚁属Plagiolepis Mayr分类58
2.9.4 光结蚁属Anoplolepis Santschi分类59
2.9.5 长齿蚁属myrmoteras Forel分类59
2.9.6 拟毛蚁属Pseudolasius Emery分类60
2.9.7 立毛蚁属Paratrechina Motschoulsky分类61
2.9.8 平结蚁属Prenolepis Mayr分类62
2.9.9 织叶蚁属Oecophylla Smith分类63
2.9.10 海胆蚁属Echinopla Smith分类63
2.9.11 多刺蚁属Polyrhachis Smith分类64
2.9.12 弓背蚁属Camponotus Mayr分类67
第3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区系分析71
3.1 世界蚂蚁地理区划71
3.2 西双版纳蚁科昆虫属级区系成分分析72
3.2.1 属的分布型72
3.2.3 西双版纳蚁科各属在8个动物地理界的分布比较74
3.2.2 西双版纳蚁科各属跨气候带分布比较74
3.3 西双版纳蚁科昆虫种级区系成分分析75
3.3.1 种的分布型75
3.3.2 西双版纳蚁科各种在8个动物地理界的分布比较78
3.4 西双版纳蚁科昆虫区系特点79
第4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区系的起源与演化80
4.1 西双版纳的古地理史81
4.2 西双版纳古地理与昆虫起源的关系81
4.3 西双版纳古地理与蚂蚁起源的关系82
4.4 西双版纳现代蚂蚁区系与周围地区和其他动物地理界的关系83
4.5 西双版纳蚂蚁区系起源与演化的主要结论84
第5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亚型蚁科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85
5.1 特有种和优势种比较86
5.1.1 特有种比较86
5.1.2 优势种比较88
5.2 物种多样性比较89
5.2.1 物种数比较89
5.2.2 密度比较89
5.2.3 优势度比较90
5.3 群落相似性比较92
5.2.5 均匀度比较92
5.2.4 物种多样性比较92
5.4 西双版纳蚁科昆虫的多样性93
第6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原生植被与次生植被蚁科昆虫群落比较研究94
6.1 原始林与次生林的自然概况95
6.2 原始林与次生林蚂蚁群落特有种和优势种比较96
6.2.1 特有种比较96
6.2.2 优势种比较96
6.3 原始林与次生林物种多样性比较98
6.3.5 落叶季雨林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比较99
6.5 植被次生化对蚂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99
6.4 原始林与次生林蚂蚁群落相似性比较99
6.3.6 季风常绿阔叶林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比较99
6.3.1 物种数比较99
6.3.4 石灰岩山季雨林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比较99
6.3.3 山地雨林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比较99
6.3.2 密度比较99
第7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片断蚁科昆虫群落比较研究101
7.2 特有种比较102
7.1 山地雨林及其片断概况102
7.3 优势种比较104
7.4 物种多样性比较104
7.4.1 物种数比较105
7.4.2 密度比较105
7.4.3 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比较105
7.5 相似性比较106
7.6 山地雨林片断化对蚂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06
第8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垂直生态位与栖息地研究107
8.1 垂直生态位的概念108
8.2 猛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109
8.2.1 钝猛蚁属、版纳猛蚁属、圆盘猛蚁属、卷尾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09
8.2.2 小盲猛蚁属、中盲猛蚁属、宽猛蚁属、隐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09
8.2.3 钩猛蚁属、大齿猛蚁属、镰猛蚁属、齿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10
8.2.4 双刺猛蚁属、迷猛蚁属、小眼猛蚁属、埃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11
8.2.5 细颚猛蚁属、曲颊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11
8.2.6 厚结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11
8.2.8 猛蚁亚科各属垂直生态位宽度比较113
8.2.7 姬猛蚁属、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13
8.3 粗角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114
8.4 行军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115
8.5 盲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115
8.6 细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115
8.7 伪切叶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116
8.8 切叶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117
8.8.1 沟切叶蚁属、圆鳞蚁属、平地蚁属、隆头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17
8.8.2 脊红蚁属、盾胸蚁属、举腹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18
8.8.4 巨首蚁属、盲切叶蚁属、冠胸蚁属、棱胸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19
8.8.3 稀切叶蚁属、火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19
8.8.5 大头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20
8.8.6 刺切叶蚁属、角腹蚁属、心结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21
8.8.7 小家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22
8.8.8 细胸蚁属、扁胸蚁属、双凸蚁属、平胸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22
8.8.9 切叶蚁属、无刺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22
8.8.10 铺道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24
8.8.11 棒切叶蚁属、红蚁属、盘腹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24
8.8.12 切叶蚁亚科各属垂直生态位宽度比较125
8.9 臭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126
8.9.1 酸臭蚁属、狡臭蚁属、穴臭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26
8.9.2 菲臭蚁属、光臭蚁属、臭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27
8.9.3 臭蚁亚科各属垂直生态位宽度比较128
8.10 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129
8.10.1 尖尾蚁属、刺结蚁属、斜结蚁属、长齿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29
8.10.2 织叶蚁属、平结蚁属、光结蚁属、拟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30
8.10.3 立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30
8.10.4 海胆蚁属、多刺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31
8.10.5 弓背蚁属的垂直生态位132
8.10.6 蚁亚科各属垂直生态位宽度比较133
8.11 西双版纳蚁科昆虫垂直生态位特点134
8.11.1 生态位研究的意义134
8.11.2 生态位的类型及属内物种对生态位的选择134
8.11.3 同一类别生态位物种对环境的进一步选择134
8.11.4 不同属物种在生态位选择上的趋同现象134
8.12 蚁科各亚科觅食与筑巢场所比较135
8.12.1 猛蚁亚科各属筑巢场所分析135
8.11.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135
8.12.2 粗角蚁亚科、行军蚁亚科、盲蚁亚科、细蚁亚科、伪切叶蚁亚科各属筑巢场所分析136
8.12.3 切叶蚁亚科各属筑巢场所分析136
8.12.4 臭蚁亚科各属筑巢场所分析136
8.12.5 蚁亚科各属筑巢场所分析138
8.12.6 蚁科各亚科觅食与筑巢场所特点138
第9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社会结构研究140
9.1 蚂蚁社会结构研究的范畴141
9.1.1 蚁后制141
9.1.2 有翅蚁的有无及意义141
9.1.3 蚁巢的规模与类型141
9.1.4 工蚁的分化与类型142
9.2 猛蚁亚科的社会结构142
9.2.1 卷尾猛蚁属、中盲猛蚁属、隐猛蚁属的社会结构142
9.2.2 钩猛蚁属、大齿猛蚁属的社会结构143
9.2.3 齿猛蚁属、双刺猛蚁属、迷猛蚁属的社会结构143
9.2.5 厚结猛蚁属的社会结构144
9.2.4 细颚猛蚁属、曲颊猛蚁属的社会结构144
9.2.6 黄足厚结猛蚁的社会结构145
9.2.7 姬猛蚁属、猛蚁属的社会结构145
9.2.8 猛蚁亚科的社会结构特点146
9.3 粗角蚁亚科的社会结构147
9.4 行军蚁亚科的社会结构148
9.5 盲蚁亚科的社会结构148
9.6 细蚁亚科的社会结构148
9.7.2 举腹蚁属的社会结构149
9.7 切叶蚁亚科的社会结构149
9.7.1 平地蚁属、隆头蚁属、脊红蚁属的社会结构149
9.7.3 稀切叶蚁属的社会结构150
9.7.4 火蚁属的社会结构151
9.7.5 巨首蚁属的社会结构152
9.7.6 盲切叶蚁属、冠胸蚁属、棱胸蚁属的社会结构152
9.7.7 中华大头蚁、棒刺大头蚁的社会结构153
9.7.8 沃森大头蚁的社会结构153
9.7.12 卡泼林大头蚁、伊大头蚁、罗伯特大头蚁、印度大头蚁的社会结构154
9.7.11 皮氏大头蚁、神农大头蚁、愚公大头蚁、来氏大头蚁的社会结构154
9.7.9 塞奇大头蚁的社会结构154
9.7.10 亮红大头蚁的社会结构154
9.7.13 小家蚁属的社会结构155
9.7.14 刺切叶蚁属、角腹蚁属、切叶蚁属、无刺蚁属的社会结构156
9.7.15 铺道蚁属的社会结构157
9.7.16 盘腹蚁属的社会结构158
9.7.17 切叶蚁亚科的社会结构特点158
9.8 臭蚁亚科的社会结构159
9.8.1 酸臭蚁属的社会结构159
9.8.3 穴臭蚁属、光臭蚁属、臭蚁属的社会结构160
9.8.2 狡臭蚁属的社会结构160
9.8.4 臭蚁亚科的社会结构特点161
9.9 蚁亚科的社会结构161
9.9.1 尖尾蚁属、刺结蚁属、斜结蚁属的社会结构161
9.9.2 长齿蚁属、织叶蚁属、平结蚁属的社会结构162
9.9.3 立毛蚁属的社会结构163
9.9.4 西氏拟毛蚁的社会结构163
9.9.5 普通拟毛蚁、后稷拟毛蚁的社会结构163
9.9.7 弓背蚁属的社会结构165
9.9.6 多刺蚁属的社会结构165
9.9.8 蚁亚科的社会结构特点166
9.10 西双版纳蚁科昆虫社会结构特点166
9.10.1 蚁后制特点166
9.10.2 蚁巢规模及其类型特点167
9.10.3 工蚁分化及其类型特点168
9.10.4 雄蚁的出现168
9.10.5 存在问题与不足169
第10章 西双版纳蚁科昆虫生物量与生态功能研究170
10.1 蚂蚁在食物链中的位置171
10.2 蚂蚁对森林害虫的控制作用172
10.3 蚂蚁对土壤的翻耘作用和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172
10.4 西双版纳蚂蚁生物量的测定172
10.4.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蚂蚁生物量测定172
10.4.2 西双版纳地区蚂蚁生物量测定172
10.5 西双版纳蚂蚁搬运土壤和有机质的测定174
10.5.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蚂蚁搬运土壤和有机质的测定174
10.5.2 西双版纳地区蚂蚁搬运土壤和有机质的测定174
参考文献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