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 隋唐五代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 隋唐五代卷
  • 朱大渭主编;李斌城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905674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思想史-中国-隋唐时代;思想史-中国-五代十国时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 隋唐五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隋唐五代的主要特点 2

(一)繁荣富强的隋唐大帝国 2

(二)对外开放 兼收并蓄 5

(三)富于创新 9

(四)唐宋变革 13

二 多彩的思想 14

(一)以隋亡为戒 14

(二)反对男尊女卑的异端思想 15

(三)华夷“爱之如一”的开明民族理念 19

(四)从治到乱的理性反思 21

第一章 政治思想   25

(一)大一统是华夏共识 26

一 大一统思想 26

(二)隋及唐初大一统理念 27

(三)贞观年间袭封刺史大辩论 31

(四)唐人反对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 34

(五)封建制与郡县制优劣论 38

二 居安思危 40

(一)创业难 守业更难 40

(二)先存百姓 42

(三)虚心纳谏 43

(四)处治忘乱则不能长久 45

(五)居安思危思想的影响 48

三 科举制和推荐相结合的选拔人才理念 54

(一)治理天下必须依靠人才 54

(二)任人唯贤的用人思想 65

(三)为我所用的人才观 67

(四)为现实政治服务的人才思想 68

(五)科举取士思想与制度的反思 71

四 唐太宗的军事思想 75

(一)自阵后反击取胜用兵思想 76

(二)坚壁不战的策略 77

(三)多种战术合成作战的运用 78

(四)围城打援 一石毙二鸟 79

(五)战略上藐视 战术上重视 81

(六)见机行事的击敌原则 82

(七)善抚将卒的用兵韬略 83

(八)穷兵黩武必定败亡 83

五 李靖的军事学说 85

(一)临机应变的作战思想 85

(二)决胜之策的战略眼光 88

(三)富有特色的战术思路 92

(四)立军、下营、布阵的谋划 94

六 以儒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97

(一)隋文帝的教育思想 97

(二)教育是立国育人之本 100

(三)在学校教育中树立儒学为正统主导的意识 102

(四)尤重文吏不重儒学的教育理念 104

(五)理国齐家必由兴学论 108

(六)教育关系国家安危 110

(七)韩愈的教育思想 113

(八)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119

(九)白居易的教育思想 124

第二章 经济思想127

(一)统治者的重农意识 128

一 农为政本 以食为天的重农思想 128

(二)籍田礼的重农内涵 134

(三)祭祀诸神的重农意旨 137

(四)赈灾济民的重农思考 145

(五)常平、平籴之法和义仓的重农思路 148

(六)禁止兼并土地招抚流亡的重农思想 153

(七)治国必先重视农桑 157

二 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的理论 160

(一)足食关系民存国亡 160

(二)农民是国家的根本 161

三 便时利物 富国安民的经济思想 164

(一)裴耀卿节时省费的漕运思路 164

(二)刘晏兼顾国家和百姓利益的理财观念 165

(三)李巽清察精辨的榷筦智谋 171

四 陆贽恤民安邦的经济理论 173

(一)天子私藏钱财亏法失人 173

(二)均节赋税体恤百姓 174

第三章 社会思想179

一 坦然面对死亡灵魂不灭的丧葬观 180

(一)有生必有死不需悲伤 180

(二)人亡魂存 184

(三)消极等死 幻想永生 193

二 奢侈与节俭并存的消费观念 194

(一)享受极乐的帝王消费思想 194

(二)不能善始善终节俭的皇帝 201

(三)节俭是兴衰之本 国富民淳的思想基础 222

(四)反对奢侈 倡导节俭的与论 228

(一)均平思想无处不在 234

三 唐代的均平思潮 234

(二)均平赋役是唐人均平思想的核心 236

第四章 文化思想   247

一 无能子明自然之理极性命之端的哲学思想 248

(一)炁生万物 248

(二)无为思想 253

(三)自然生死之理 255

(四)万物皆虚 256

(五)不应盲从迷信之说 257

二 唐人崇敬佛祖“真身”的社会思潮 258

(一)佛教徒虔诚的“真身”情结 258

(二)李唐诸帝迎奉佛祖“真身”的主观动机 259

(三)臣民崇奉佛祖“真身”的思想渊源263

(四)某些士大夫对崇奉佛祖“真身”持保留看法 264

(一)承袭齐梁绮丽唯美的观念 265

三 唐代诗歌的创作思想 265

(二)多层次、全方位讴歌大唐盛世的理念 269

(三)现实主义的思想 283

(四)现实主义与归隐山林并存的思想 296

(五)唐代的诗歌理论 301

四 唐代文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307

(一)为当时政治服务的意识 307

(二)具有道、儒、佛三教色彩 309

五 唐代的艺术思想 311

(一)张彦远的绘画思想 311

(二)张怀瓘的书法理论 318

(三)唐人的乐舞意识 324

参考书目 329

后记 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