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矿业权评估 理论、方法、参数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袁怀雨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780097704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矿产资源-资产评估-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矿业权评估 理论、方法、参数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矿业权评估的历史回顾1
1.1 国外矿业权评估历史沿革1
1.1.1 国外矿业权评估的一般情况1
1.1.2 矿业权评估方法的发展2
1.1.3 国外矿业权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发展3
1.2 我国矿业权评估的简单回顾5
1.3 国内矿业权市场发展现状7
1.3.1 “两权”市场进展情况7
1.3.2 “两权”市场建设的基本评价8
1.3.3 “两权”市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2 矿产资源和矿业权的资产属性和商品属性13
2.1 矿产资源和矿业权的资产属性13
2.1.1 资产的概念13
2.1.2 资产的分类13
2.1.3 矿产资源资产14
2.1.4 矿业权资产15
2.2 矿业权的商品属性17
3 矿产资源和矿业权价值的理论基础19
3.1 矿产资源禀赋优势理论19
3.1.1 矿产资源禀赋优势的概念19
3.1.2 矿床的禀赋要素21
3.1.3 矿产资源禀赋优势的来源和分类23
3.1.4 研究矿床禀赋优势的意义23
3.2 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25
3.2.1 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适用于矿业25
3.2.2 矿产品市场价格的特殊性25
3.2.3 地租的类型26
3.3 矿产品的价值、价格构成26
3.4 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构成27
3.4.1 勘查前矿产资源即具有原有价值27
3.4.2 矿产资源原有价值的来源27
3.5 矿业权资产的价值、价格构成31
3.6 矿业权资产与矿产资源资产是两种不同的资产32
3.7.1 资源税的问题33
3.7 矿产资源资产的收益和归属33
3.7.2 矿产资源补偿费的问题34
3.7.3 改革方案Ⅰ——建立权利金制度36
3.7.4 改革方案Ⅱ37
3.8 矿业权资产收益的性质、归属和用途38
3.8.1 国家转让矿业权的收益不是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收益权的实现38
3.8.2 矿业权收益的归属40
3.8.3 一级市场转让“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业权”收益的用途41
3.9 矿业权价格的特殊性和矿业权市场的高风险性41
3.9.1 矿业权的增值性41
3.9.2 矿业权价格的不确定性42
3.9.3 矿业权价格的动态性42
3.9.4 矿业权价格的贬值性43
3.9.5 矿业权市场的高风险性和高盈利性43
3.10 建议矿山企业成本项目增列“折耗费”补偿矿业权资产的消耗43
4.1 市场经济国家矿业权评估方法介绍44
4.1.1 国外探矿权评估方法介绍44
4 矿业权评估方法44
4.1.2 国外采矿权评估方法介绍47
4.2 我国现行矿业权评估方法评价50
4.2.1 对矿业权价值的概念界定不严密50
4.2.2 不同评估方法的经济内涵不一致51
4.2.3 地质要素评序法的问题51
4.2.4 重置成本法的问题52
4.2.5 获利临界品位和储量重新核定问题52
4.2.6 涉及“贴现”的评估方法的问题54
4.3.1 没有必要,也难以严格划分探矿权与采矿权56
4.2.7 关于联合风险勘查协议法56
4.3 我国矿业权评估方法改革探讨56
4.3.2 矿业权价格的经济内涵60
4.3.3 矿业权评估方法的理论基础61
4.3.4 我们建议的矿业权评估方法——重置成本加合理利润法65
4.4 矿业权评估实践中评估参数的取值69
4.4.1 矿山技术指标(或称矿山经营参数)整体、动态、多目标优化70
4.4.2 折现率的取值问题83
4.4.4 储量数据85
4.5 A铁矿矿业权评估实例85
4.4.3 评估计算期85
4.5.1 用合理利润加重置成本法评估86
4.5.2 按《指南》的贴现现金流量法进行评估100
4.5.3 小结100
4.6 国家未出资勘查的矿业权转让价款101
4.7 拍卖底价和招标标底与实际成交价的差价101
5 矿产资源禀赋优势等级划分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103
5.1 定量指标筛选的方法103
5.1.1 条件广义方差极小104
5.1.2 极大不相关性105
5.1.3 选取典型指标法106
5.2 无量纲化的方法107
5.2.1 格式化变换107
5.2.2 标准化变换108
5.2.3 对数变换108
5.2.4 比重法108
5.3 逆指标和适度指标的处理108
5.4.1 德尔菲法109
5.4 权重的确定109
5.4.2 相邻指标比较法110
5.4.3 统计方法111
5.4.4 层次分析法111
5.5 综合评价114
5.5.1 模糊综合评判114
5.5.2 聚类分析116
5.5.3 主成分分析法119
5.5.4 人工神经网络120
5.6 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综述122
6 露天铁矿禀赋优势等级划分指标体系124
6.1 评价因素的选取与指标体系的建立124
6.1.1 地质条件125
6.1.2 开采条件127
6.1.3 选冶条件127
6.2 评价因素的优劣等级效用函数的确定129
6.2.1 效用函数的构成130
6.2.2 等级划分中各效用函数的确定132
7.1 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137
7 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对露天铁矿资源禀赋优势等级的聚类分析137
7.1.1 自组织竞争网络两种学习规则138
7.1.2 基本竞争型人工神经网络140
7.2 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及算法142
7.2.1 SOM网络的生物学基础142
7.2.2 SOM网络的拓扑结构与权值调整域142
7.2.3 SOM网络的运行原理143
7.2.4 SOM网络的学习算法144
7.3 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对露天铁矿禀赋优势等级的聚类分析145
7.4 对自组织聚类分析结果的对比和分析147
7.5 铁矿资源等级划分系统软件的开发150
7.6 各等级露天铁矿合理成本的确定153
8 我国矿业权制度框架及评估管理154
8.1 我国现行矿业权制度概述154
8.1.1 我国矿业权制度的主要内容154
8.1.2 我国实施矿业权制度的意义155
8.1.3 矿业权两级市场156
8.2.2 我国矿业权评估机构及管理158
8.2.1 我国矿业权评估工作及管理158
8.2 我国现行矿业权评估管理制度158
8.2.3 我国矿业权评估职业人员的管理160
8.2.4 矿业权评估报告及确认161
8.3 建立利益分享又制衡,激励又约束的矿业权制度和评估管理制度162
8.3.1 对矿业权人的激励和约束163
8.3.2 对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激励和约束164
8.3.3 建立矿业咨询评估公司165
8.3.5 注意各方利益的合理分享和制衡166
8.3.4 对矿业咨询评估公司的激励和约束166
附录1 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167
附录2 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管理暂行办法172
附录3 矿业权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175
附录4 澳大利亚独立专家报告中矿产资产和矿产证券的价值评估章程和指南179
附录5 澳大利西亚查明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章程和指南207
附录6 澳大利西亚采矿冶金协会矿产工业咨询员联合会、联合会道德规范、咨询员规范及咨询员收费标准指南219
附录7 中加矿业权评估比较研究233
主要参考文献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