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代战争哲学探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历代战争哲学探源
  • 王天晞主编;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6962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83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610页
  • 主题词:军事哲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历代战争哲学探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新命题的提出及视野2

第一章 中国战争研究的新命题2

第二章 本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6

第一节 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把握6

第二节 对研究范围的大体设定7

第三章 本书编著的原则及方法16

第一节 坚持继往开来原则,追求创新精神16

第二节 坚持经世致用原则,追求时代精神17

第三节 坚持柔武致胜原则,追求人文精神19

第四节 坚持求同存异原则,追求和谐精神20

第四章 《探源》编著与思维创新22

第一节 增强忧患意识,挑战陈规化的哲学体系,力求体现理论指导的先进性23

第二节 增强人文意识,挑战庸俗化的哲学理论,力求体现哲学研究对象的人本性24

第三节 增强时代意识,挑战书斋化的哲学研究,力求体现学科构建的通用性25

第四节 增强科学意识,挑战繁琐化的哲学表达,力求体现哲学思想行文的简约性26

第五节 增强批判意识,挑战呆板化的哲学形式,力求体现研究途径的灵便性26

第二编 古代战争哲学启迪31

第五章 中国战争哲学起源初探31

第一节 把握四大特征探究中国战争源头31

第二节 中华文明母体孕育并产生了中国战争哲学38

第三节 催生《周易》的社会条件与中国战争哲学的萌发42

第四节 《周易》进步观念与哲学内涵对战争哲学的昭示47

第六章 春秋的战争哲学与战争哲学的春秋53

第一节 春秋的战争观念与兵学繁荣53

第二节 兵道的基本范畴与兵家哲学的特征62

第三节 《孙子》的兵学体系和哲学本质66

第一节 秦汉王朝一统政治与封建战争体系形成的历史必然79

第七章 秦汉两晋时期的华夏一统大势与“分”“合”较量79

第二节 秦汉王朝对匈奴的征战与封建一统国防理念的树立94

第三节 农民战争是推动封建社会前进的真正动力103

第四节 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与统一归晋的历史走势112

第五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汉族与边疆民族战争观念的大融合122

第八章 隋唐宋元时期的经济繁荣与民族战争及文明交融130

第一节 隋朝的统一方略与迅速衰亡130

第二节 大唐的佛学东渐与四海一家136

第三节 五代的割据争战与民族融合144

第四节 宋代的程朱理学与积弱不振148

第五节 元朝的东征西战与中外交流155

第九章 明代御统大政的推行与国防失守、江山易主的昭示164

第一节 明建国御统大政的实施与程朱理学的推行164

第二节 筑墙积粮的国防对策与“天下独尊”的守势理念173

第三节 戚家军抗倭的靖海作用与“来御不追”的明廷海防179

第四节 明末的农民起义与战争理念的进步186

第五节 学者研究明代战争哲学的新成果209

第十章 清开国皇朝的武功武备及其后世的闭关锁国215

第一节 明末清初哲学思想发展概况215

第二节 维护统一、抵御外侮的战争作战指导的辩证法思想220

第三节 清初的国防思想与国防建设230

第四节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封建战争哲学思想的衰落235

第三编 近代战争哲学检索245

第十一章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侵华对传统战争哲学的重创和警示245

第一节 鸦片战争之后的世界与中国245

第二节 近代战争对中国传统战争哲学理念的重创254

第三节 列强侵华对中国近代战争哲学的警示264

第一节 入主天京和兵败湘淮——两个军事集团战争哲学的炽热较量270

第十二章 太平军与湘军主帅两种哲学的较量与拼搏270

第二节 太平天国惨败的哲学教训277

第三节 湘淮集团战争哲学的利弊特征280

第四节 对这场拼搏战争的哲学反思283

第十三章 辛亥革命树起的三民主义旗帜与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推行286

第一节 求变时代的主题与孙中山的社会进化理论286

第二节 由子民观念到国民意识的重大转折298

第三节 新三民主义的路径选择与蒋介石对“三大政策”的背叛303

第四编 现代战争哲学实践318

第十四章 人民军队的星火燎原与中国共产党战争认识论的创立318

第一节 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独特探索318

第二节 缔造新型人民军队理论的创建330

第三节 红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哲学思维333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人战争认识论的创立338

第十五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论持久战》战争指导的实行348

第一节 日本的全面侵华与中国的全民抗战348

第二节 《论持久战》的战争哲学思想及其伟大实践358

第三节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辩证关系371

第四节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关系376

第五节 毛泽东战争哲学思想的成熟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381

第十六章 全国解放战争与军事辩证法的运用388

第一节 全国解放战争的自卫性、革命性、人民性和战争发展的必然性388

第二节 人民解放军战略转变的自觉能动性394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战役造势的机动灵活性405

第四节 全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与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409

第十七章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与保家卫国理念的确立414

第一节 应邀出兵,毛泽东敲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决策414

第二节 朝鲜半岛的较量:志愿军打出国威与军威420

第三节 打赢抗美援朝战争,确立保家卫国理念430

第五编 当代战争哲学发展439

第十八章 中共中央领导核心对所处时代战争与和平的哲学思维439

第一节 第一代领导核心对所处时代战争与和平的分析把握440

第二节 第二代领导核心对所处时代战争与和平的分析把握446

第三节 第三代领导核心和新一届中央总书记对当代战争与和平的分析把握456

第十九章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防安全新战略462

第一节 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462

第二节 和平发展内涵对国防安全战略的新挑战469

第三节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维护国家权益安全的辩证统一473

第二十章 对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发展的系统解读478

第一节 建设工程的整体性与科学发展观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统领480

第二节 建设目标的现代性与全面建设、整体发展的推进486

第三节 建设成果的实效性与深层矛盾、转变模式的解决490

第四节 建设路径的自卫性与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探索494

第五节 建设主体的决定性与尊重官兵、创造精神的体现500

第二十一章 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哲学追寻504

第一节 对新时期军队指导理论的系统领悟与继承发扬504

第二节 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维与制胜方法的探究513

第三节 对中国及世界发展局势的科学判断与正确把握524

附录一 军事学会的兵学普及与军科对军事哲学教程的规范532

一、当代中国兵学研究的普及532

二、当代《孙子兵法》研究的深入539

三、院校军事哲学研究的规范550

附录二 《探源》课题组对中国历代战争哲学的研究和认识558

一、《中国战典》的编撰与战争哲学课题意识的形成558

二、《中国战争发展史》的结题与战争哲学研究视域的开拓568

三、各级组织的关怀与《探源》课题的不断进展574

后记5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