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研究
  • 孙凌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3793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能源工业-工业企业-企业成长-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2

一、循环经济实践的局限性3

二、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具备了基础条件6

第二节 研究意义9

一、理论意义9

二、实践意义10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11

一、研究内容11

二、研究思路与逻辑12

三、研究方法13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5

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概念界定17

一、资源型企业17

二、资源型企业绿色成长17

三、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17

四、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能力18

第二章 文献综述19

第一节 企业成长理论的演进20

一、国外学者对企业成长理论的探讨20

二、国内学者对企业成长理论的探索23

三、对本书的启示25

第二节 生态产业链与企业网络25

一、生态产业链与企业成长25

二、生态产业链形成及其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26

三、企业网络与企业成长28

四、对本书的启示31

第三节 动态能力及企业战略转型32

一、动态能力的内涵及特征32

二、企业战略转型的内涵34

三、对本书的启示35

第四节 文献评述及本书欲回答的问题36

第三章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的理论框架38

第一节 生态网络是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的基础39

一、资源型企业的生态网络的构成40

二、资源型企业生态网络之间的活动及其特征44

三、资源型企业生态网络的内在机理49

第二节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能力51

一、企业能力的内涵和演进51

二、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能力的实质53

三、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能力与资源型企业成长56

第三节 绿色转型成长的重要体现是承担社会责任58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59

二、资源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依据及其维度61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绩效65

四、研究启示67

第四章 资源型企业生态网络的形成69

第一节 资源型产业链纵向企业竞争平衡研究69

一、模型建立及平衡态讨论71

二、数值模拟与讨论75

三、案例研究78

四、研究启示80

第二节 基于演化博弈的资源型企业生态产业链形成研究81

一、资源型企业生态产业链的纵向演化博弈模型82

二、资源生态产业链形成的横向演化博弈模型86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90

第三节 基于微分博弈的资源型上下游企业合作研究91

一、资源型企业上下游非合作微分博弈模型93

二、合作博弈模型99

三、研究结论和启示103

第五章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能力的概念模型及测度104

第一节 绿色转型能力的理论基础104

一、战略转型能力的维度105

二、网络动态能力的维度105

三、实施绿色发展对资源型企业的要求107

第二节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能力的维度构成和分类109

一、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能力的维度构成110

二、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能力维度的分类111

第三节 绿色转型能力各维度的内涵113

一、战略洞察能力的内涵113

二、网络协调能力的内涵115

三、管理控制能力的内涵116

四、绿色创新能力的内涵117

第四节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能力测度和量表119

第五节 统计分析120

一、数据收集120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122

三、信度检验124

四、验证性因子分析127

第六章 绿色转型能力与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的关系135

第一节 资源型企业访谈135

一、访谈的对象137

二、访谈的内容138

三、访谈所得到的启示139

第二节 绿色转型能力对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作用机理的概念模型140

一、协同效应绩效的中介作用141

二、网络类型的调节作用143

三、概念模型的建立144

第三节 研究假设144

一、绿色转型能力与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绩效145

二、绿色转型能力与网络协同效应绩效148

三、网络协同效应绩效与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绩效153

四、网络类型与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绩效155

第四节 实证检验158

一、研究方法158

二、基于结构方程的模型检验164

三、对调节作用的检验175

第五节 结果与讨论180

一、实证研究结果180

二、对研究结果的讨论181

第七章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的生态管理模式研究186

第一节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生态管理的必要性186

第二节 企业生态管理的概念188

第三节 资源型企业生态管理的内涵及其理论框架189

一、资源型企业生态管理的理论基础189

二、资源型企业生态管理的内涵及原则190

三、资源型企业生态管理的理论框架191

第四节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的生态管理模式193

一、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的概念模型193

二、资源型企业实施绿色转型的生态管理模式195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198

第八章 案例分析——以柴达木地区资源型企业为例199

第一节 案例研究方法及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园区概况199

一、案例研究方法199

二、柴达木试验区概况200

第二节 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对资源型企业成长的约束202

一、生态足迹模型介绍202

二、青海省近年来的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203

第三节 案例分析:德令哈纯碱化工工业园209

一、资源型企业生态网络的形成209

二、资源型企业生态网络刚性特征210

三、纯碱类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能力及成长绩效211

四、制约纯碱类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的原因214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219

第一节 主要结论219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贡献222

第三节 管理启示223

一、对政府管理资源型企业的启示223

二、对资源型企业的管理启示224

第四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226

一、研究的局限性226

二、进一步研究展望227

参考文献228

附录243

后记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