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病原生物与医学免疫学实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病原生物与医学免疫学实验
  • 杨健,胡为民,杨继文主编;朱红,杨尚君,潘万龙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5051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病原微生物-实验-高等学校-教材;医药学-免疫学-实验-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病原生物与医学免疫学实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1

三、实验室规章制度2

第一篇 基本实验3

第一章 免疫学基本实验3

第一节 抗体的制备3

一、多克隆抗体3

实验1-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3

实验1-2抗体的提取与纯化(盐析沉淀法)4

二、单克隆抗体5

第二节 凝集实验7

一、直接凝集实验7

实验1-3细菌的鉴定8

实验1-4人ABO血型鉴定9

实验1-5试管凝集实验(肥达反应)10

二、间接凝集实验11

实验1-6间接凝集实验12

实验1-7间接凝集抑制实验(妊娠实验)12

实验1-8协同凝集实验13

第三节 沉淀实验14

实验1-9单向琼脂扩散试验15

实验1-10双向琼脂扩散试验16

实验1-11免疫电泳17

实验1-12对流免疫电泳18

实验1-13火箭免疫电泳19

第四节 补体相关实验21

实验1-14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21

实验1-15 补体结合实验22

第五节 免疫细胞相关实验26

实验1-1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26

实验1-17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大吞噬试验)28

实验1-18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小吞噬试验)29

实验1-19 NK细胞活性测定30

实验1-20 E玫瑰花环试验31

实验1-21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CD4)33

试验1-22淋巴细胞转化实验34

实验1-23 ELISPOT35

实验1-24溶血空斑试验38

第六节 免疫标记技术40

一、酶联免疫吸附实验40

实验1-25免疫斑点实验41

实验1-26间接ELISA42

实验1-27双抗体夹心法44

二、胶体金标记技术45

实验1-28胶体金的制备45

实验1-29胶体金标记蛋白的制备46

实验1-30胶体金标记技术常用方法47

三、荧光抗体标记技术48

实验1-31荧光抗体制备技术50

实验1-32 间接法检测抗核抗体50

四、放射免疫标记技术51

五、化学发光免疫技术52

第七节 超敏反应53

实验1-33豚鼠过敏试验53

第二章 医学微生物学基本实验54

第一节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54

实验2-1显微镜的使用54

实验2-2悬滴法观察细菌的运动56

实验2-3革兰染色法56

实验2-4细菌特殊结构的染色法59

第二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62

一、细菌的培养基62

实验2-5细菌基础培养基的制备方法62

二、细菌的接种及生长现象观察65

实验2-6平板培养基接种法65

实验2-7试管培养基接种法70

实验2-8细菌计数74

第三节 细菌代谢产物的检测79

一、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检测79

实验2-9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79

实验2-10蛋白质与氨基酸代谢试验82

实验2-11碳源与氮源利用试验84

实验2-12其他酶类试验84

二、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检测85

实验2-13侵袭性酶的检测85

实验2-14毒素的检测87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90

实验2-15 高压蒸汽灭菌法90

实验2-16紫外线杀菌试验91

实验2-17手指皮肤消毒试验91

实验2-18药物敏感试验(纸片琼脂扩散法)92

实验2-19药敏试验(稀释法)93

实验2-20联合药物敏感试验97

第五节 细菌的遗传变异98

实验2-21细菌R质粒接合传递实验98

实验2-22细菌鞭毛变异99

第六节 特殊细菌的染色方法99

实验2-23抗酸染色法99

实验2-24异染颗粒染色法观察棒状杆菌100

第七节 螺旋体观察102

实验2-25 Fontana镀银染色法镜检钩端螺旋体102

实验2-26刚果红负染色法观察奋森疏螺旋体103

第八节 病毒学实验104

实验2-27病毒蚀斑实验104

实验2-28病毒血凝实验及血凝抑制试验105

实验2-29病毒中和实验106

第九节 真菌相关实验108

实验2-30真菌形态结构观察108

实验2-31真菌的培养109

第三章 人体寄生虫学基本实验112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形态观察112

实验3-1人体寄生虫形态观察112

第二节 寄生虫常用诊断技术131

实验3-2粪便直接涂片法检查蠕虫卵131

实验3-3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钩虫卵132

实验3-4幼虫孵化法133

实验3-5肛门试纸法135

实验3-6十二指肠分泌物检查136

实验3-7阴道分泌物检查137

实验3-8血液检查138

实验3-9毛囊或皮脂腺(蠕形螨)检查140

第三节 寄生虫感染特殊免疫学检测方法141

实验3-10皮内试验141

实验3-11血吸虫环卵沉淀实验142

实验3-12诊断弓形虫感染的染色实验143

第二篇 综合、设计型实验145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测概述145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145

一、标本的采集145

二、细菌的检测146

三、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147

四、常见致病菌的鉴定流程147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148

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148

二、病毒的形态学检查法149

三、病毒抗原的直接检出149

四、检测病毒核酸150

五、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150

六、病毒分离培养151

第三节 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153

一、标本的采集153

二、真菌的直接镜检153

三、真菌的分离培养154

四、血清学诊断154

五、核酸杂交探针技术154

第四节 寄生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154

一、病原学检查方法154

二、常用于寄生虫感染诊断的免疫学技术156

三、寄生虫的核酸检测156

第五章 综合、设计型实验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158

实验5-1聚合酶链反应158

实验5-2 Southern杂交160

实验5-3蛋白质印迹163

第六章 感染性疾病病例分析及病原体检测169

第三篇 创新性实验相关内容180

一、创新性实验选题原则180

二、实施原则180

三、对学生的要求180

四、文献检索181

附一: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南181

一、计划目标181

二、计划内容181

三、参与高校181

四、计划管理182

五、项目管理182

六、学校工作182

附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184

填写说明185

参考文献1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