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管理史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教育管理史 第2版
  • 孙培青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10725970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528页
  • 主题词:教育管理学-教育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管理史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先秦的教育管理1

本章学习要点1

第一节 教育管理活动的出现和原始的教育管理观1

一、教育管理活动的出现2

二、原始的教育管理观5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管理6

一、夏、商的教育管理7

二、西周的教育管理9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和稷下学宫的管理19

一、教育制度的变革19

二、儒墨私学的管理21

三、稷下学宫的管理24

第四节 儒家的教育管理思想25

一、孔丘的教育管理思想26

二、孟轲的教育管理思想28

三、荀况的教育管理思想31

四、《学记》的教育管理思想33

第五节 墨、道、法、兵诸家的教育管理思想34

一、墨家的教育管理思想35

二、道家的教育管理思想36

三、法家的教育管理思想38

四、兵家的教育管理思想40

思考与练习41

拓展性阅读导航42

第二章 秦汉的教育管理43

本章学习要点43

第一节 秦代的文教管理43

一、巩固统一、培养法治人才的文化教育管理目标43

二、以刑罚为主的专制主义文化教育管理手段44

三、文化教育的实施及其管理46

第二节 汉代的文化教育政策及教育的发展49

一、文教政策49

二、学校系统的基本形成与发展52

第三节 汉代学校的管理57

一、太学的管理57

二、地方官学的管理67

三、私学的管理68

思考与练习70

拓展性阅读导航70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管理71

本章学习要点71

第一节 文教政策与教育发展概况72

一、崇儒兴学为主、多元思想并举的文教政策72

二、学校教育的发展77

第二节 中央官学的管理制度81

一、学校行政管理81

二、教师管理83

三、学生管理89

四、教学管理91

第三节 地方官学的管理制度95

一、学校行政管理95

二、教师管理98

三、学生管理99

四、教学管理及其他100

第四节 私学的管理101

第五节 刘劭《人物志》的人才管理思想102

一、“人材不同,能各有异”的人才观103

二、由表及里地发现人才104

三、各得其所地使用人才105

思考与练习107

拓展性阅读导航107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管理109

本章学习要点109

第一节 文教政策的制定109

一、崇儒兴学110

二、兼用佛道110

第二节 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111

一、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11

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112

三、教育行政机构的运行机制112

第三节 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备113

一、学制系统113

二、官学管理114

三、私学管理129

四、留学管理132

第四节 科举考试管理制度的确立134

一、考试科目134

二、考生来源135

三、考试程序135

四、主管部门136

五、考试办法136

第五节 韩愈的教育管理思想137

一、“性三品”说与教育管理137

二、教育、管理与社会分工138

三、论学校管理138

四、人才思想139

思考与练习140

拓展性阅读导航140

第五章 宋代的教育管理142

本章学习要点142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143

一、重视文教,提倡科举143

二、尊孔崇儒,兼容佛道144

三、振兴官学,委派教官145

四、发展私学,鼓励书院147

第二节 中央官学的行政组织与管理制度149

一、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49

二、中央官学的设置150

三、中央官学的管理制度152

第三节 地方官学的行政组织与管理制度160

一、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及其职能160

二、地方官学的组织管理161

第四节 书院的组织管理制度167

一、书院的组织与任务167

二、书院的管理170

第五节 宋代的教育管理思想173

一、胡瑗的教育管理思想173

二、朱熹的教育管理思想176

思考与练习181

拓展性阅读导航181

第六章 辽金元的教育管理182

本章学习要点182

第一节 辽朝的教育管理182

一、辽朝尊孔崇儒的文教政策183

二、辽朝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184

三、辽朝的学校教育管理185

第二节 金朝的教育管理186

一、金朝尊儒抑佛的文教政策187

二、金朝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188

三、金朝的学校教育管理189

第三节 元朝的教育管理191

一、元朝崇儒重教的文教政策192

二、元朝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194

三、元朝的学校教育管理197

思考与练习205

拓展性阅读导航205

第七章 明代的教育管理206

本章学习要点206

第一节 明代的文教政策与教育的发展206

第二节 明代教育管理的体制208

一、国子监的管理体制208

二、府州县学的管理体制211

三、武学的管理体制213

四、教育管理体制的归宿213

第三节 明代国子监的管理214

一、管理目标214

二、教学管理215

三、师资管理218

四、学生管理223

五、后勤管理229

第四节 明代地方官学的管理230

一、府州县学的管理230

二、其他儒学的管理233

第五节 明代私学的管理235

一、书院的管理235

二、社学的管理237

三、宗学、义学的管理238

第六节 明代教育管理的动力、手段和特点238

一、明代教育管理的动力238

二、明代教育管理的手段240

三、明代教育管理的特点241

思考与练习245

拓展性阅读导航245

第八章 清代前期的教育管理246

本章学习要点246

第一节 清代文化教育政策247

一、尊孔读经,提倡程朱理学247

二、设科举士,笼络汉族士人248

三、广设学校,严订管理法规248

四、整理文化,禁毁异端书籍250

五、压制思想,大兴文字酷狱250

第二节 清代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系统251

一、中央教育行政机构251

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252

三、学校系统253

第三节 中央学校的组织与管理254

一、国子监的组织与管理254

二、专门学馆的管理259

三、八旗官学的管理260

四、宗人府与内务府所属学校的管理261

第四节 地方学校的组织与管理263

一、府州县学的组织与管理263

二、社学及义学的管理266

第五节 书院的组织与管理267

一、清初对书院政策的变化267

二、书院的官学化管理268

三、汉学书院的管理270

第六节 清代教育管理思想272

一、黄宗羲的教育管理思想272

二、颜元的教育管理思想275

思考与练习278

拓展性阅读导航278

第九章 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管理280

本章学习要点280

第一节 教育行政281

一、文教政策281

二、办学目标283

三、行政组织与经费管理285

四、招生与毕业分配288

五、留学生的管理291

第二节 学校管理292

一、学校组织与教师管理292

二、学生管理295

三、教学管理298

四、后勤管理300

第三节 教育管理思想301

一、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301

二、康有为的教育管理思想303

思考与练习305

拓展性阅读导航306

第十章 清末近代学制建立后的教育管理307

本章学习要点307

第一节 近代学制的建立与教育宗旨的制定307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308

二、近代学制的建立308

三、教育宗旨的制定312

第二节 三级教育行政制度313

一、学部的设立313

二、省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315

三、厅州县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316

第三节 学堂管理317

一、学堂的组织机构与领导体制317

二、教师管理317

三、学生管理319

四、教学管理322

五、教科书管理324

第四节 视学制度325

一、清末视学制度的由来325

二、视学章程简介326

三、视学权限327

四、视学效果327

第五节 教育经费管理328

一、中央教育经费的管理329

二、地方教育经费的管理332

思考与练习335

拓展性阅读导航336

第十一章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的教育管理337

本章学习要点337

第一节 民初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338

一、民初新教育方针的形成338

二、袁世凯对民初教育方针的篡改及失败340

第二节 民初教育行政制度及特点342

一、中央教育行政制度342

二、地方教育行政制度345

三、民初教育行政制度的特点348

第三节 民初的学制改革351

一、辛亥革命后学制的临时变革管理措施351

二、壬子癸丑学制352

第四节 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353

一、初等教育管理体制353

二、中等教育管理体制356

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358

四、师范教育管理体制361

五、社会教育管理体制362

第五节 蔡元培的教育管理思想364

一、教育行政管理364

二、学校管理365

三、师资管理366

四、学生管理367

五、校园文化管理368

思考与练习368

拓展性阅读导航369

第十二章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教育管理370

本章学习要点370

第一节 教育行政制度371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改善371

二、中央教育行政制度的改革374

第二节 教育方针政策的演变和对学制的进一步改革374

一、教育方针政策的演变374

二、壬戌学制的确立376

第三节 各级各类教育管理的变化379

一、普通教育管理379

二、高等教育管理382

三、师范教育管理384

思考与练习386

拓展性阅读导航386

第十三章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教育管理388

本章学习要点388

第一节 教育行政管理机构390

一、大学院和大学区制391

二、中央教育行政管理组织393

三、地方教育行政管理组织394

第二节 学校的训育管理396

一、建立中小学校的训育制度396

二、实行童子军训练与军事训练398

三、颁行《青年训练大纲》401

四、中等以上学校施行导师制402

五、颁行《训育纲要》403

第三节 学校的教学管理406

一、规定课程标准406

二、进行教科书审查409

三、实行毕业会考与总考制410

四、高校实行统一招生和联合招生412

五、高校实施严格的学籍管理414

六、施行教员资格审查416

第四节 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420

一、订立规约,要求师生共同遵守421

二、组织校董会,民主管理学校422

三、提倡学生自治,让学生参与管理423

四、用“教学做合一”管理教学424

思考与练习425

拓展性阅读导航425

第十四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苏区的教育管理426

本章学习要点426

第一节 教育方针政策427

一、苏区的教育方针427

二、苏区的文教政策428

第二节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430

一、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430

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431

三、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和措施434

第三节 苏区的学校管理438

一、学制系统438

二、学校行政管理体制439

三、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440

第四节 教师、学生、教材和教育经费的管理448

一、教师的培训与管理448

二、学生的管理450

三、教材的编写与管理452

四、教育经费的管理453

第五节 徐特立的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455

一、制定教育法规,使教育管理有法可依455

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新教育体系456

三、提出学校管理的几项思想主张457

四、重视教师与教材管理459

思考与练习460

拓展性阅读导航460

第十五章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管理462

本章学习要点462

第一节 老解放区的教育方针政策463

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463

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468

第二节 老解放区的教育制度471

一、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制度471

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教育制度477

第三节 学校内部的管理481

一、抗日根据地学校内部的管理481

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学校管理488

思考与练习493

拓展性阅读导航493

结束语494

主要参考书目5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