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一编 第37册 黄式三学术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一编 第37册 黄式三学术思想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0068464.jpg)
- 林庆彰主编;商瑈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254483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一编 第37册 黄式三学术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上:黄式三学术综论1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研究动机4
第二节 研究文献与前人研究成果6
一、黄式三遗书考6
二、前人研究成果述略8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内容13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14
第二章 黄式三之学思历程与交游17
第一节 黄式三传略与学思历程17
第二节 黄式三之家学与师从20
第三节 黄式三交游考23
第三章 黄式三对戴震义理学之继承暨「约礼求理」之提出33
第一节 阐发戴震新义理学的气本思想34
一、理气内在一元的气本论36
二、强调践履结果的「性教合一」性善论39
三、重视「成善在习」、「反躬求同欲」的工夫论47
第二节 以「约礼求理」修正「以礼代理」56
一、「穷理」即「学礼」58
二、「约礼」以求理61
第三节 批评王学之「《六经》注我」66
第四章 会通两浙的史学思想73
第一节 黄式三之史学思想背景74
一、嘉道以降「经消史长」之学风转移74
二、继承浙东史学之「以史经世」精神76
三、融会考据史学之「稽古实证」原则78
第二节 强调治乱得失、因革损益的《读通考》80
第三节 重新纂辑战国史的《周季编略》85
一、显扬「周德之盛」的撰述宗旨86
二、以「直书」原则反对笔削微言90
三、博综约取,无门户之见97
四、彰善瘅恶之史评宗旨101
五、《周季编略》之学术价值与后人评议109
第四节 肯定躬行实践的人物论赞112
一、以「处士」励节操113
二、以「孝子」勉事亲115
卷下:各经分论119
第五章 致用出发的礼学考证121
第一节 黄式三的礼学考证背景121
第二节 黄式三驳斥天主教不祭祖、不祀天的古礼考证124
一、「禘郊」乃天地之「正祀」125
二、「宗庙」之文、武「二祧」为不迁共主128
第三节 考辨礼制以厘正旧说133
一、厘定明堂夏世室堂修为「七步」133
二、厘正井田步尺之数139
第四节 纂修宗谱落实「尊祖收族」之礼义144
第五节 矫世正俗的礼治实践148
一、推行礼教,教化乡邑148
二、躬身实践礼义150
第六章 求是与求实的《论语后案》155
第一节 《论语后案》版本考述155
一、《论语后案》与《论语管窥》有别156
二、「甲辰本」与「浙本」内容有异158
第二节 《论语后案》强调徵实之撰述动机160
第三节 「以考据治经」的乾嘉学风发扬162
一、以经证经163
二、以史证经165
三、广收众说,不判轩轾166
四、不拘门户,兼采汉、宋168
第四节 崇实与经世的义理主张174
一、善取「义中之利」174
二、读经以安命177
三、复礼以成德182
第七章 《易释》的「通贯」精神185
第一节 《易释》通贯经传之诠释立场186
一、以「彖爻合释」明卦、爻辞一意相承187
二、以「同辞合释」申卦辞之同者俱归一义190
三、辨旧说「全体不明」之失193
第二节 阐发《易》道「知人事,悉天命」之实功195
第三节 兼象数、义理,复以史证《易》198
一、以象数变化合君子之德199
二、以史事印证吉凶200
第八章 「以《礼》证《诗》」的「诗经学」205
第一节 黄式三对《诗经》基本问题的看法206
一、以王道兴衰分〈国风〉之「正变」206
二、援「礼制」以尊〈毛序〉208
三、据《论语》赞成「孔子删《诗》」说212
第二节 推重二〈南〉之德教理想215
一、引〈乐记〉释「南」为文王之「德化」215
二、论〈关雎〉、〈卷耳〉咏后妃求贤之德217
三、以〈葛覃〉、〈采蘋〉颂贤女之德219
第三节 以「升歌」、「间歌」六诗申礼义220
一、「升歌三诗」以宣德音221
二、「间歌三诗」以求贤才222
第四节 引〈昏义〉「六礼」证〈野有死麕〉非淫诗224
第九章 存古义、尚易简的《尚书启幪》229
第一节 《尚书启幪》主于「易简」之撰述动机230
第二节 宗汉说以存古义232
第三节 专释伏生「今文」,从马融不录〈泰誓〉233
第四节 提炼王、江、段、孙四家精义,间附己意235
一、多取江声之音韵训诂235
二、采择段玉裁之释义精华237
三、推重王鸣盛之地理名物考证238
四、辑录孙星衍之义训成果239
五、间附己意,独抒创见241
第五节 鉤稽〈典〉、〈谟〉任贤大义242
第十章 肯定《左传》传经的《春秋释》247
第二节 《春秋释》纂述的时代背景247
第三节 申《左传》为传经之作257
第四节 以礼制入手之治《春秋》门径264
第五节 总核经例证杜、订非266
一、证杜氏之「是」270
二、校杜氏之「非」271
三、纠谬顾栋高驳杜之误274
第六节 以史事提挈《春秋》大纲276
第十一章 结论281
附录 黄式三学行系年289
徵引书目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