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宁波市江东区的实践与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宁波市江东区的实践与思考
  • 李艳,董明杰,董榕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286572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信息技术-应用-中小学-学校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宁波市江东区的实践与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 序1

第一章 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信息化1

第一节 教育均衡发展及其实现途径3

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3

二、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途径4

第二节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9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及分类9

二、教育信息化的前景及意义10

第三节 中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概述12

一、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12

二、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大事件14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8

第四节 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问题20

一、现存的主要问题20

二、可能的对策24

第二章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国际经验26

第一节 欧盟的eTwinning项目26

一、项目的背景及主要内容26

二、项目的合作模式及案例介绍30

第二节 英国的“全国学习网”和“新机会基金”项目32

一、“全国学习网”项目32

二、“新机会基金”项目33

第三节 美国的教育信息技术发展计划36

一、教育信息技术发展计划简介36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37

第四节 日本的教育信息化计划38

一、教育信息化计划简介38

二、信息化环境建设及师资培训39

第五节 韩国的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方案40

一、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40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42

三、教师信息素养培养42

第六节 新加坡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及主要举措43

一、教育信息化规划43

二、教育电子簿44

三、教师信息素养培养45

第三章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内经验46

第一节 北京市:教育信息化的“三三四”目标及成效46

一、“三三四”目标的提出46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效47

第二节 江苏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49

一、工程背景介绍49

二、工程主要内容49

第三节 广东省:“粤龙门”校园工程、城域教育网建设及师资培训50

一、“粤龙门”校园工程51

二、多渠道共享教育资源52

第四节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53

一、中国“农远工程”简介53

二、浙江省“农远工程”概况55

第四章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宁波市江东区经验——环境建设59

第一节 江东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概况60

第二节 江东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61

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主要措施61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五个阶段62

三、教育信息化软件环境建设64

第三节 江东区教育信息化“十一五”行动指南64

一、现状分析64

二、提高认识,增强教育信息化机遇意识65

三、“十一五”期间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基本思路66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长效机制68

第四节 “视像中国计划”在江东区的实践69

一、背景介绍69

二、“视像中国计划”在太古小学启动69

三、“视像中国计划”在太古小学的主要活动75

四、“视像中国计划”的启迪与思考80

五、“视像中国计划”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81

第五章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宁波市江东区经验——学科整合82

第一节 借助网络优势,实现课程整合82

一、网络在组织教学中的作用83

二、发挥网络优势,实行课程整合的途径84

三、实行课程整合要坚持人本主义的方向85

点评86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87

一、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87

二、依托Internet,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88

三、做好课堂教学设计,促进主体积极性的发挥89

点评89

第三节 拓宽Word教材视野的实践90

一、语文课:“排列句子”与“剪切”、“复制”90

二、语文课:“修改错别字”与“字体”设置91

三、数学课:“设计口算练习”与插入“符号”92

四、数学课:“解应用题”与插入“表格”93

五、科学课:“制作环保宣传画”与“自选图形”、“艺术字”93

六、信息技术课:“撰写小论文”与Word综合应用94

点评95

第四节 社会建构主义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95

一、“兴趣”激发求知动机96

二、“任务”养成自学习惯96

三、“争论”促使自觉学习97

四、“媒体”传授自学方法97

五、“网络”培养自学能力98

点评99

第五节 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的有机整合100

一、利用信息技术生动再现生活情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100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101

三、利用信息技术充实教学内容,增进课程的现实性和亲近感102

四、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102

点评104

第六节 基于“视像中国计划”的远程教学案例104

一、活动的缘起104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105

三、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105

四、教学活动过程105

五、活动的启迪与思考109

点评110

第七节 基于Webquest的课堂教学模式尝试110

一、建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师生信息素养111

二、系统分析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网络学习活动的组织能力115

点评117

第六章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宁波市江东区经验—一教学设计118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文《恐龙的灭绝》的教学设计118

一、设计思路118

二、学习目标119

三、教学过程设计(两课时)119

点评123

第二节 小学语文课文《长征》的教学设计123

一、课程教学设计理念123

二、教学目标124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24

四、教学对象及学习需要分析124

五、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124

六、教学过程126

七、课程教学中的有效策略126

点评127

第三节 小学语文课文《声响作文》的教学设计128

一、课前谈话128

二、播放“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声响128

三、再听声响,展开想象,练习写话128

四、再听声音,感悟人生129

五、小结129

点评131

第四节 小学数学内容《年、月、日》的教学设计131

一、教学目标131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32

三、教学过程设计132

四、课后反思133

点评134

第五节 小学数学内容《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设计135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35

二、教学目标136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36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136

五、教学媒体设计137

六、教学过程设计137

七、教学反思140

点评141

第六节 小学英语课文《看猴子》的教学设计142

一、教学内容142

二、教学目标142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42

四、教学过程设计142

五、教学反思146

点评147

第七节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147

一、教学目标148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48

三、教学过程设计148

四、教学反思154

点评155

第七章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宁波市江东区经验——教师发展156

第一节 基于网络的教研创新156

一、基于网络的教研活动156

二、教育技术专题研究158

第二节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158

一、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目标与内容158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初步成效159

第三节 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160

一、培训的主要内容160

二、培训的成功经验163

三、培训中发现的问题163

第四节 教师成长电子档案袋系统的应用165

一、教师成长电子档案袋系统的建立背景165

二、数字化管理平台介绍165

三、教师成长电子档案袋系统的应用价值168

四、教师成长档案系统的使用保障制度169

第五节 伊阳工作室网站介绍169

一、栏目介绍169

二、网站特色170

三、对未来发展的思考172

第八章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宁波市江东区经验——学生发展173

第一节 江东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概况173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简介173

二、基于网络的德育活动174

第二节 “阿拉宁波”专题研究活动175

一、研究活动的背景175

二、研究活动的具体策划175

三、学生研究与汇报177

四、活动反思179

第三节 小学生“成长足迹”档案电子化评价实践179

一、研究背景180

二、总体设计181

三、模块构建183

四、实施策略190

五、实施成效191

六、阶段结论和后续研究193

第四节 江东区中学生媒体素养水平评估研究194

一、研究背景194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96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197

四、研究发现199

五、研究结论215

第五节 中小学媒体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展望217

一、国际媒体素养教育概述218

二、国内媒体素养教育现状220

三、宁波市江东区未来媒体素养教育展望223

附录一 发挥网络优势 实现课程整合226

附录二 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243

附录三 中学生媒体素养水平评估问卷及基本数据分析268

参考文献283

后记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