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成像设备 医疗器械部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4791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影象诊断-医疗器械-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成像设备 医疗器械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医学成像设备概论1
第一节 概述1
笫二节 医学成像设备的发展和应用现状2
一、X射线成像技术和设备2
二、CT技术及设备5
三、MRI技术及设备7
四、超声成像设备8
五、核医学成像设备9
六、其他成像仪器和设备9
七、数字化放射科和现代医学成像体系10
思考题11
第二章 医用X射线机13
第一节 X射线发生装置13
一、概述13
二、诊断用X射线管16
三、高压发生器20
四、X射线机控制电路23
第二节 常规X射线机设备25
一、工频X射线机25
二、中、高频X射线机技术39
三、影像增强X射线电视45
四、X射线机系统的组成53
第三节 数字化X射线机的原理59
一、数字化X射线机的概念59
二、计算机X射线摄影系统63
三、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DR)70
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75
第四节 X射线机的质量控制81
一、X射线成像质量评价81
二、X射线设备关键参数的检测方法83
思考题86
第三章 计算机体层摄影成像设备88
第一节 概述88
一、发展简介88
二、CT机的发展方向89
笫二节 计算机体层摄影成像设备的基本成像原理96
一、CT图像的形成96
二、吸收衰减系数96
三、图像重建99
四、几个基本概念100
第三节 计算机体层摄影成像设备扫描成像系统103
一、CT扫描成像系统组成103
二、X射线管104
三、X射线发生器106
四、探测器107
五、准直器和滤过器111
六、数据采集系统114
七、CT扫描检查床115
八、扫描机架116
九、操作台117
十、计算机系统117
十一、多幅照相机119
十二、CT计算机软件120
第四节 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成像设备121
一、滑环技术121
二、螺旋扫描技术122
三、螺旋CT的硬件和图像处理技术125
四、螺旋CT的临床应用127
五、多层面螺旋CT技术127
第五节 计算机体层摄影成像设备的质量保证129
一、CT质量保证概述129
二、CT机主要参数131
思考题139
第四章 核磁共振成像设备141
第一节 概述141
一、发展简史141
二、核磁共振在特点与应用142
三、磁共振成像的局限性144
四、发展方向及热点144
第二节 核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145
一、核磁共振的基本概念145
二、核磁共振成像过程150
三、核磁共振成像序列与图像权重151
第三节 核磁共振设备结构154
一、分类155
二、结构概述156
三、磁体子系统157
三、磁体子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63
四、射频子系统164
五、梯度场子系统171
六、谱仪子系统作用175
七、计算机子系统182
八、磁屏蔽与射频屏蔽183
第四节 核磁共振成像设备质量控制与检测184
一、信噪比184
二、对比度185
三、空间分辨力185
四、均匀性186
五、几何畸变率186
六、伪影187
七、性能参数检测与评价188
思考题189
第五章 超声成像设备191
第一节 概述191
一、超声波基础191
二、发展简史与最新进展196
三、超声成像设备分类197
第二节 医用超声探头199
一、探头换能原理199
二、各类探头的基本结构200
三、超声场204
四、组合扫描206
五、声束的聚焦207
第三节 B型超声诊断仪210
一、模拟B超210
二、全数字B超224
第四节 超声多普勒成像232
一、超声多普勒技术232
二、超声多普勒成像系统234
第五节 超声成像设备的质量保证236
一、质量保证概述236
二、主要参数237
三、质量管理参数的测量方法240
思考题241
第六章 核医学成像设备243
第一节 概述243
一、检查步骤243
二、发展简史244
三、核医学影像设备分类及应用特点246
第二节 核物理及射线测量基础249
一、原子与原子核249
二、同位素、同质异能素249
三、核衰变及其种类250
四、放射性活度和衰变规律251
五、放射性药物的来源252
六、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制备253
七、射线的探测原理255
第三节 γ照相机257
一、γ照相机的基本结构257
二、γ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58
三、γ照相机的主要性能指标261
四、数字式γ相机262
第四节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262
一、γ相机型SPECT的结构262
二、SPECT的数据采集原理263
三、SPECT的图像重建264
四、SPECT主要性能参数265
五、SPECT的临床应用及特点265
六、SPECT的质量控制266
第五节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267
一、PET概述267
二、正电子及符合测量268
三、PET的组成结构269
四、SPECT的PET断层成像271
五、PET主要性能参数272
六、PET的质量控制272
七、PET的临床应用及特点273
八、小动物PET273
九、PET-CT及图像融合技术273
思考题275
第七章 其他成像设备276
第一节 引言276
第二节 医用红外热像仪277
一、红外热成像诊断277
二、红外温度测量的原理278
三、医用红外热像仪的结构组成280
四、医用红外热像仪性能及典型设备282
五、红外热像仪的临床应用284
第三节 医用内窥镜286
一、医用内窥镜诊断286
二、硬管内窥镜288
三、纤维内窥镜292
四、电子内窥镜296
五、胶囊内窥镜297
参考文献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