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8051单片机原理及软硬件设计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8051单片机原理及软硬件设计 第2版
  • 钟富昭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1241416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单片微型计算机-程序设计;单片微型计算机-硬件-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8051单片机原理及软硬件设计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8051/8052系列原理介绍2

1.1 概述2

1.2 MCS-51存储器结构分析10

1.3 微控制器MCS-51指令分析39

1.4 CPU时序分析65

1.5 中断结构68

第2章 8051/8052结构部分分析78

2.1 8051及8052结构部分分析78

2.2 端口的机构及操作81

2.3 存取外部存储器84

2.4 定时/计数器85

2.5 串行接口92

2.6 中断115

2.7 单步执行123

2.8 复位(RESET)动作分析124

2.9 送电后的复位126

2.10 省电型(CHMOS)版本内IDLE省电模式,POWER DOWN断电处理模式分析126

2.11 EPROM版本140

2.12 程序存储器保护上锁140

2.13 MCS-51系列各引脚功能说明142

2.14 外部程序存储器提取144

2.15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取、写入时序及端口的操作时序分析145

2.16 未使用引脚的处理情形147

2.17 CHMOS与HMOS版本的8051时钟电路分析148

2.18 逻辑电平分析148

2.19 按键抖动波及对策149

第3章 8051/8052系列程序设计指导154

3.1 存储器组织154

3.2 中断160

3.3 定时/计数器功能分析162

3.4 串口功能分析166

第4章 8051/8052系列指令集讨论及介绍182

4.1 旗标受指令操作的影响分析182

4.2 指令符号的意义说明183

4.3 指令集184

4.4 指令集分析187

4.5 软件程序240

第5章 8051/8052数学理论范例演练250

【例题1】两寄存器值相加250

【例题2】选择工作寄存器250

【例题3】将内部RAM“41H”的默认值加到内部RAM“40H”251

【例题4】将输入端口(P1)的值与输出端口(P0)的值相加,结果值再从输出端口(P0)送出去252

【例题5】间接地址内部数据存储器值相加,即将RAM(20H)与RAM(24H)的两字节值相加,结果存回RAM(20H)252

【例题6】常量相加,结果值存回ACC中254

【例题7】使用编译器ASM 51的能力,执行两常量值的相加,其结果值再存回ACC中254

【例题8】将“RAM”的地址以变量符号定义的方式写程序,其效果与前例题5相同255

【例题9】再次声明将寄存器设置为符号255

【例题10】数字符串相减,具有溢位符号检测功能255

【例题11】寄存器及常量各16位以十进位相加的方式加后结果值存回寄存器R3、R2中257

【例题12】使用除法指令技巧,将单一字节十六进制码转成BCD码259

【例题13】将存于累加器中的两个单一十进位数字以十进制方式相乘,其乘后结果则再存回累加器ACC中261

【例题14】将存于寄存器R7内的按键的键码值与固定的各键码值做一比较,若不相等,则到后列的标号去执行,即再检测是否为别的键码被按下,若相等则返回主程序执行262

【例题15】插入一软件指令,于引脚产生?一负脉冲“?”,程序中利用DJNZ做负向波脉冲宽度延迟用262

【例题16】当中断时,利用堆栈将主程序中各状态值暂存263

【例题17】有关数据指针寄存器“DPTR”创建检查表的指令技巧分析264

【例题18】十六进制码转成二进位十进制“BCD”码原理介绍265

【例题19】执行减法指令后对进位(CY)及溢位(OV)旗标的影响分析272

【例题20】引脚控制273

【例题21】16位码左移一位(及右移一位)273

【例题22】十六进制码转换到ASCII码274

【例题23】十六进制码(HEX code)到七段显示码转换275

【例题24】将存于R7中的“BCD”数码经过两个七段显示器显示出来276

【例题25】求温度平均值277

【例题26】十进制形态直接寻址3字节“BCD”加法278

【例题27】十进制型态间接寻址3字节“BCD”加法279

【例题28】十六进制16位加法280

【例题29】十六进制32位加法281

【例题30】十六进制32位减16位282

【例题31】十六进制32位减32位283

【例题32】乘法原理介绍284

【例题33】二进制除法原理介绍297

【例题34】十进制码转换为十六进制码的原理介绍305

【例题35】边缘或电平中断触发的概念312

【例题36】位处理指令运用技巧313

【例题37】增加一极性位发送及接收的UART码处理方式314

【例题38】检测ASCII码是否在“A”与“Z”之间315

【例题39】多种方式完成逻辑电路设计的演练316

【例题40】使用交流电60Hz做定时单位的设计318

【例题41】软件检测定时器溢位的程序设计方法319

【例题42】定时器0模式2的编辑设计,输出周期200μs的方波,占空比(duty)=1/2320

【例题43】脉冲宽度测量(以及电动机速度控制设计方法介绍)320

【例题44】编写汇编语言时,对于“伪指令”应了解的基础324

第6章 8051/8052开发工具介绍及其应用330

6.1 前言330

6.2 什么是微机开发系统330

6.3 研究方法331

第7章 8051/8052研发实践重点讨论338

【讨论1】8051在工业应用上的可编程控制器(PLC)设计范例338

【讨论2】单板机(8085)与单片机(8048、8051)软件效益评估,以串行I/O设计为例347

【讨论3】延迟“DELAY”时间计算法349

【讨论4】内部电路模拟器(ICE)调试技巧探讨之一351

【讨论5】内部电路模拟器(ICE)调试技巧探讨之二354

【讨论6】内部电路模拟器(ICE)调试技巧探讨之三355

【讨论7】如何使单片机硬件稳定的工作355

【讨论8】8051系列内各芯片耗电情况与电压电平以及IDLE模式、POWER DOWN模式应用370

第8章 8051/8052系列产品设计376

【专题1】灯号变化控制设计(在程序内建表)376

【专题2】单一引脚(P2.7)控制灯的扫向379

【专题3】使用875 1完成工业逻辑控制电路设计之一381

【专题4】使用8751完成工业逻辑控制电路设计之二384

【专题5】十字路口红绿灯控制设计387

【专题6】外部中断0(?)控制实验391

【专题7】外部中断0(?)中断1(?)控制实验之一394

【专题8】外部中断(?)中断1(?)控制实验之二402

【专题9】定时/计数器0(TIMER0)模式0设计之一408

【专题10】定时/计数器0(TiMER0)模式1(MODE1)设计412

【专题11】定时/计数器0(TIMER0)模式2(MODE2)设计415

【专题12】定时/计数器0(TIMER0)模式3(MODE3)设计418

【专题13】定时器0(TIMER0)定时器1(TIMER1)同时计数实验(模式2)422

【专题14】两位数定时器0模式2计数实验之一427

【专题15】串行传输(UART)模式0(MODE0)扩充输出端口实验431

【专题16】串行传输(UART)模式0(MODE0)扩充输入端口实验433

【专题17】串行传输(UART)模式1(MODE1)数据传输实验436

【专题18】串行传输(UART)模式2(MODE2)数据传输实验442

【专题19】串行传输(UART)模式3(MODE3)全双工数据传输实验4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