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跨河形态与设计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城市跨河形态与设计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0691001.jpg)
- 杨春侠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4990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城市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跨河形态与设计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导论1
0.1研究背景1
0.2研究意义5
0.3概念界定6
0.3.1跨河城市6
0.3.2城市形态8
0.4研究方法和总体框架8
1城市跨河形态的生成机制和演进特征11
1.1城市跨河形态的生成机制11
1.1.1经济发展动力11
1.1.2自然地理条件15
1.1.3科学技术支持20
1.1.4社会文化因素21
1.2城市跨河形态的演进特征24
1.2.1阶段特征24
1.2.2模式特征38
本章小结48
2跨河城市与河流的关系及其变迁49
2.1河流在跨河城市中的主导作用49
2.1.1河流与城市兴衰49
2.1.2河流与城市安全50
2.1.3河流与城市布局50
2.1.4河流与城市交通52
2.1.5河流与城市景观53
2.1.6河流与城市生态54
2.1.7河流与城市文化56
2.2河流属性对跨河城市的影响57
2.2.1水体特性57
2.2.2河流宽度60
2.2.3河流形态63
2.2.4航运条件68
2.3跨河城市与河流的关系变迁69
2.3.1社会进步促进河流角色转换70
2.3.2城市建设引发城河生态变迁71
2.3.3理念转变决定人河关系演进73
本章小结76
3我国城市跨河发展现状77
3.1进入大规模跨河发展时期77
3.1.1城市用地拓展产生巨大动力77
3.1.2跨河交通建设提供坚实保障82
3.1.3航运开发利于突破大河障碍85
3.2城市跨河形态面临的问题86
3.2.1城河关系脱节87
3.2.2两岸缺乏关联88
3.2.3河流特色减弱89
3.2.4专业设计独立91
3.2.5生态建设薄弱92
本章小结93
4城市总体形态与河流的互动对策94
4.1强化以河主导的城市肌理94
4.1.1确保河流的肌理特色95
4.1.2协调城河的肌理关系97
4.1.3建立顺应河流的沿岸肌理102
4.2促进近河城市中心的发展105
4.2.1建设利于跨河发展的近河中心105
4.2.2保障近河中心作用的充分发挥108
4.3建构河为骨架的开放空间112
4.3.1确立水域开放空间的主导地位112
4.3.2架构联结城河的开放空间网络116
4.4组织凭河而成的空间视景122
4.4.1构筑丰富有序的对岸景123
4.4.2创造两岸和谐的纵观景128
本章小结136
5跨河地区形态与河流的整合对策138
5.1建立面向河流的跨河地区形态138
5.1.1区段形态138
5.1.2要素形态145
5.2促成水体与城区的交融158
5.2.1水位涨落与城市活动相结合158
5.2.2水质改善与两岸开发相协调161
5.2.3水体恢复与地区环境相和谐163
5.3完善河岸与水陆的衔接166
5.3.1协调防洪与亲水的矛盾166
5.3.2减小堤坝与景观的冲突172
5.3.3促进河岸与生态的融合175
5.4推进桥梁与两岸形态的融合179
5.4.1挖掘多重特性180
5.4.2创造丰富形态182
5.4.3复合多样功能188
5.4.4满足人车需求192
5.4.5与环境相协调194
5.5重视岛屿对环境的贡献197
5.5.1重视特有属性199
5.5.2提高公共性200
5.5.3促进生态化202
5.5.4平衡开发量203
5.5.5适当建设人工岛205
本章小结206
6综合策略与实施建议208
6.1城市以河取向208
6.2两岸联合设计211
6.3提升河流特色214
6.4要素综合组织217
6.5建立生态与行为复合中心221
参考文献225
图片来源236
表格来源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