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国史 第10卷 1941-194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华民国史 第10卷 1941-1945
  • 石源华,金光耀,石建国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华书局
  • ISBN:710108001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17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742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民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民国史 第10卷 1941-194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

第一节 加盟世界反法西斯阵线1

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与国民政府对日、德、意宣战1

二 中、美、英重庆军事会议6

三 中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与中国战区成立9

四 争取美、英加强援华15

第二节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23

一 中英战前磋商23

二 中国远征军组成与入缅27

三 中日滇缅血战33

四 中国远征军撤出缅甸44

第三节 援助周边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斗争52

一 蒋介石夫妇访问印度52

二 援助朝鲜独立运动60

三 援助越南独立运动68

第二章 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80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日两国的军事战略80

一 受制于“南进”的日本对华战略80

二 国民政府的对日军事战略86

第二节 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88

一 第三次长沙会战88

二 浙赣会战99

三 鄂西会战111

四 常德会战120

第三节 敌后战场的反“扫荡”、反“清乡”作战130

一 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最困难时期130

二 华北敌后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133

三 华中敌后根据地的反“清乡”、反“扫荡”斗争141

第三章 抗日战争后期的国统区148

第一节 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强化148

一 蒋介石重任国民政府主席后的中央体制148

二 国民政府推行行政改革——实行“行政三联制”155

三 推行新县制,强化统治地位159

四 《中国之命运》的发表168

第二节 国统区的社会经济176

一 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176

二 国家资本的发展206

三 巨额赤字与通货膨胀218

四 抗战后期的民营工商业222

五 抗战后期的农村经济228

第三节 国统区的文化教育236

一 国民政府加强文化控制236

二 传统思想的复活运动243

三 国统区的教育事业249

四 国统区抗战文化运动的发展259

第四章 抗日战争后期的敌后解放区267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267

一 整风运动的历史背景267

二 中共全党的整风运动271

三 “审干”和“抢救失足者”运动277

四 加强中共党的一元化领导281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285

一 “三三制”政权285

二 普选制与参议会289

三 “精兵简政”294

四 团结各少数民族共同抗日298

第三节 敌后解放区的经济文化建设302

一 减租减息运动302

二 大生产运动307

三 知识分子与文化教育事业&‘311

第四节 发展东方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317

一 “东方民族反法西斯大会”召开317

二 在华日本人反战运动320

三 朝鲜独立同盟与朝鲜义勇军327

第五章 抗日战争后期的沦陷区335

第一节 日本对华新政策与日汪关系调整335

一 日本对华新政策的提出335

二 汪政府对英、美宣战340

三 日本“交还”租界与“放弃”特权345

四 “日汪同盟条约”的签署357

五 汪政府“统一”沦陷区的活动363

第二节 汪政府战时体制的确立373

一 高度集权的战时政治体制373

二 “和平军”的扩建与整编376

三 以“统制”为特征的战时经济体制382

四 以“新国民运动”为中心的战时文化体制389

第三节 东北沦陷区殖民地的深化393

一 “临战体制”下的残暴统治393

二 敲骨吸髓的经济掠夺400

三 协和会的战时活动与思想统治408

第六章 中国对同盟国的外交关系414

第一节 中美、中英改订新约414

一 国民政府的废约努力414

二 中美新约的签署420

三 中英新约的签署425

第二节 中美的合作与冲突430

一 中美高层互访的加强430

二 “迪克西使团”434

三 史迪威事件441

四 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确立447

第三节 中英关系的波折451

一 中英远东战略的分歧与争论451

二 中英战时交涉的主要问题454

三 中英访问团的互访459

第四节 中苏关系的恶化与缔约462

一 中苏关系的恶化462

二 雅尔塔密约的签署467

三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署473

第五节 中国参与战后国际政治的安排479

一 中国签署莫斯科四国宣言479

二 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482

三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489

四 旧金山会议与联合国成立496

第七章 豫湘桂战役与中国战场的局部反攻504

第一节 豫湘桂战役504

一 日军“一号作战”计划504

二 豫中会战508

三 长衡会战519

四 桂柳会战531

第二节 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的攻势作战538

一 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538

二 中国驻印军缅北反攻作战542

三 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作战551

第三节 正面战场的局部反攻555

一 正面战场敌我战略部署555

二 豫西鄂北会战557

三 湘西会战561

四 收复广西战役564

第八章 战后中国政治的设计和争执566

第一节 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566

一 “宪政实施协进会”的建立566

二 民主宪政运动的新高潮571

三 国统区人民反抗专制统治的斗争578

第二节 抗日战争后期的国共两党谈判584

一 1942年—1943年的两党谈判584

二 1944年的两党谈判590

三 围绕着联合政府问题的国共谈判598

第三节 中国各党派的战后政治设计608

一 国民党“六大”与其设计的战后政治构架608

二 中共“七大”与“联合政府”的新内涵615

三 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623

第九章 抗日战争的胜利632

第一节 国民政府结束战争的准备632

一 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成立632

二 接纳汪政府要员的“输诚”636

三 收复台湾的准备641

四 收复东北的准备646

五 战后处置日本的准备652

六 加强援朝独立的力度656

七 确定战后对法越政策663

第二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667

一 战争后期日本对华“谋和”的失败667

二 日本无条件投降676

三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683

参考文献688

人名索引7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