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编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邵益文,周蔚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4140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编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普通编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编辑学的形成与发展2
一、编辑学的创立2
二、编辑学的形成与发展3
三、编辑学的研究对象6
四、编辑学的学科体系7
五、编辑学与出版学、新闻学的关系9
六、编辑学的国际考察10
第二节 普通编辑学的兴起12
一、普通编辑学兴起的前提条件12
二、普通编辑学的理论框架15
三、普通编辑学与分支编辑学的关系16
四、研究普通编辑学的意义17
五、普通编辑学的研究方法19
第二章 编辑活动的发展历程24
第一节 古代的编辑活动24
一、古代编辑活动的产生25
二、古代编辑活动的总体格局29
三、中国古代编辑史的基本特点36
第二节 近现代的编辑活动38
一、中国近代文化变迁与图书出版活动38
二、近现代编辑活动的发展40
三、近现代编辑活动的启示意义44
四、中国共产党人及进步出版人的编辑工作49
第三节 当代的编辑活动56
一、改革开放以来编辑出版业的新变化57
二、新媒介发展与编辑活动的发展趋势59
三、中国编辑史的宏观视角与编辑学研究63
第三章 编辑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原则66
第一节 编辑活动的本质66
一、编辑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67
二、编辑活动是对文化产品进行选择、优化的活动68
三、编辑活动是对文化产品的能动的再创造性活动70
四、编辑活动与编辑文化73
第二节 编辑活动的特性76
一、编辑活动的思想性76
二、编辑活动的科学性79
三、编辑活动的艺术性81
四、编辑活动的创造性84
五、编辑活动的专业性86
第三节 编辑活动的基本原则88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编辑方向89
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93
三、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96
第四章 编辑活动的功能97
第一节 发现和选择的功能97
一、编辑活动的发现功能97
二、编辑的选择功能103
第二节 优化传播的功能106
一、信息集成优化106
二、符号媒介优化107
三、信息传播优化108
四、组织协调优化109
第三节 创意和实现文化价值的功能110
一、私人作品通过媒介进行社会流通实现文化价值110
二、在媒介评论与推广宣传中的功能111
第四节 舆论引导与文化教育功能112
一、编辑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舆论引导功能112
二、编辑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教育功能115
第五节 文化存储和文化创新功能116
一、文化存储功能116
二、文化创新功能117
三、鼓励文化多样性,警惕“反文化”现象119
第五章 编辑活动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规律121
第一节 编辑活动的矛盾运动121
一、编辑活动的外部矛盾122
二、编辑活动的内部矛盾130
第二节 编辑活动的主要矛盾133
第三节 编辑活动的规律和基本规律135
一、什么是规律135
二、对编辑规律研究的探索136
三、什么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139
四、研究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实践意义141
第六章 编辑活动的主体143
第一节 编辑活动主体的界定143
一、编辑活动主体的概念143
二、编辑活动主体的构成144
三、编辑活动的主体意识144
第二节 编辑人149
一、编辑人的构成149
二、编辑人的素养149
第三节 编辑组织156
一、编辑组织的类别156
二、编辑组织在整个媒介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157
三、编辑组织与编辑个体的关系159
四、编辑组织中的团队建设161
五、编辑组织中的总编辑163
第四节 编辑风格166
一、媒介特色与编辑风格167
二、受众对象与编辑风格168
三、作者风格与编辑风格169
四、组织风格与编辑风格171
五、编辑风格与编辑艺术172
第七章 编辑活动的客体173
第一节 编辑活动客体的界定174
一、编辑活动客体的概念174
二、对编辑活动客体范围的不同观点175
三、编辑活动客体的范围177
第二节 编辑活动的直接客体——作品179
一、作品的范畴179
二、作品转化为编辑活动客体的条件180
三、编辑主体与作品的关系182
第三节 作为作品源泉的编辑活动客体——作者184
一、作者与编辑活动主体的关系184
二、作者的发现与作者队伍建设186
三、处理与作者之间关系的一般原则187
第四节 作为服务对象的编辑活动客体——受众189
一、受众与受众研究189
二、“为受众服务”是编辑活动的核心原则192
三、处理与受众关系的一般原则193
第八章 编辑活动的一般过程197
第一节 信息采集与整理197
一、信息对于编辑活动的价值198
二、编辑活动涉及信息的类别199
三、采集和整理信息的原则200
四、市场调研的一般程序202
第二节 选题205
一、选题的创造性思维205
二、选题策划的原则207
三、制定选题的程序210
第三节 审鉴211
一、审鉴的基本原理212
二、审鉴的程序213
三、审鉴报告217
第四节 编辑加工218
一、编辑加工应当尊重作者意见218
二、编辑加工不可或缺219
第五节 编辑产品的形式、宣传与评价220
一、文化产品的形式美221
二、文化产品的宣传与评价224
第九章 编辑活动与质量228
第一节 编辑对媒介产品质量的意义228
一、崇尚编辑质量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优良传统229
二、党和政府一贯强调提高出版物质量231
三、优化质量贯穿于编辑活动全过程231
四、提高质量是获取媒介效益的根本途径232
五、质量是媒体和媒介产品的生命233
第二节 媒介产品质量的内涵234
一、媒介产品质量的概念234
二、媒介产品的质量构成要素235
三、媒介产品的质量标准236
第三节 编辑活动与质量管理240
一、质量理念与质量意识241
二、编辑过程质量管理241
三、媒介质量管理的方向——全面质量管理248
第十章 编辑活动与市场252
第一节 媒介产品与媒介市场253
一、媒介产品的双重属性253
二、媒介市场的特点256
三、媒介产品与媒介市场的关系259
第二节 编辑活动与市场活动260
一、编辑的市场活动261
二、编辑在市场活动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262
三、编辑活动与市场活动的关系264
四、建立有利于市场竞争的编辑体制和运行机制267
第三节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70
一、编辑的社会效益270
二、编辑的经济效益273
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275
参考文献280
后记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