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辽金元文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张维民,郭艳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704604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文学史-中国-辽宋金元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宋辽金元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宋代文学1
概述1
一、宋代的社会状况与文学发展1
二、各体文学发展概况3
第一章 宋词6
第一节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6
一、闲雅而有情思的晏殊词6
《浣溪沙》7
《蝶恋花》7
《诉衷情》8
《清平乐》(金风细细)8
《清平乐》(红笺小字)9
《玉楼春》9
《木兰花》10
二、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词10
《踏莎行》11
《蝶恋花》11
《朝中措·平山堂》12
《采桑子》12
《生查子》13
《玉楼春》13
《长相思》14
三、描写士大夫日常生活的张先词14
《天仙子》15
《醉垂鞭》16
《青门引·春思》16
《千秋岁》17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17
四、豪放词的滥觞——范仲淹词18
《渔家傲》18
《苏幕遮》19
《御街行》20
五、咏史怀古的王安石词20
《桂枝香·金陵怀古》21
《南乡子》22
《渔家傲》22
六、大胆革新的柳永词23
《鹤冲天》24
《定风波》24
《蝶恋花》25
《八声甘州》26
《望海潮》26
《雨霖铃》27
《少年游》28
《昼夜乐》29
《归朝欢》29
《采莲令》30
《戚氏》31
《如鱼水》32
《凤归云》33
第二节 苏轼与北宋中后期词34
一、全面革新词体的苏轼词35
《江城子·密州出猎》36
《念奴娇·赤壁怀古》3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38
《蝶恋花》39
《水调歌头》40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40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41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42
《满庭芳》43
《行香子·述怀》43
二、雅俗并存的黄庭坚词44
《鹧鸪天》45
《清平乐》46
三、情韵兼胜的秦观词46
《鹊桥仙》46
《踏莎行》47
《满庭芳》48
《千秋岁》49
《江城子》49
《浣溪沙》50
《兰陵王》50
《临江仙》51
《行香子》52
《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53
《如梦令》(楼外残阳红满)53
《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53
《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54
四、“古之伤心人”——晏几道词55
《临江仙》55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56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56
《清平乐》57
《阮郎归》57
《破阵子》58
《虞美人》(小梅枝上东君信)58
《虞美人》(秋风不似春风好)59
五、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的贺铸词60
《青玉案》60
《鹧鸪天》61
《六州歌头》61
《踏莎行》62
《行路难》63
六、句法精工的周邦彦词63
《兰陵王·柳》64
《苏幕遮》65
《瑞龙吟》65
《少年游》66
《花犯》67
《夜游宫》67
《浣溪沙》68
第三节 李清照与南渡词坛69
一、“别是一家”的李清照词69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70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71
《点绛唇》(蹴罢秋千)71
《点绛唇》(寂寞深闺)72
《一剪梅》72
《醉花阴》73
《凤凰台上忆吹箫》73
《临江仙》74
《诉衷情》74
《永遇乐》75
《武陵春》76
《声声慢》76
二、感怀忧愤的朱敦儒词77
《相见欢》77
《好事近·渔父词》78
《鹧鸪天》78
三、慷慨悲凉的张元干词79
《贺新郎》79
四、充满爱国激情的岳飞词80
《满江红》81
第四节 辛弃疾与南宋爱国词派81
一、豪放词的集大成者——辛弃疾词82
《南乡子》83
《破阵子》8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4
《摸鱼儿》85
《西江月》86
《清平乐》87
《青玉案·元夕》87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88
《菩萨蛮》89
《祝英台近》90
《鹧鸪天》90
《贺新郎》91
《丑奴儿》92
《行香子》92
《水调歌头》93
二、辛派词人的创作94
张孝祥词95
《六州歌头》95
陆游词96
《卜算子·咏梅》96
《诉衷情》97
《钗头凤》98
陈亮词98
《水调歌头》99
刘过词99
《沁园春》100
刘克庄词100
《贺新郎》101
刘辰翁词102
《柳梢青·春感》102
第五节 姜夔与南宋后期格律词派103
一、“骚雅清空”的姜夔词103
《踏莎行》103
《暗香》104
《扬州慢》105
《点绛唇》106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106
《长亭怨慢》107
《疏影》108
《江梅引》109
二、格律派词人110
史达祖词110
《双双燕·咏燕》110
《绮罗香·咏春雨》111
吴文英词112
《唐多令》112
《风入松》112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113
《莺啼序·春晚感怀》114
《宴清都·连理海棠》115
《浣溪沙》116
蒋捷词117
《虞美人·听雨》117
《一剪梅·舟过吴江》118
王沂孙词118
《眉妩·新月》119
《齐天乐·蝉》119
张炎词120
《高阳台·西湖春感》121
《解连环·孤雁》121
《南浦·春水》122
第二章 宋诗123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诗坛对唐诗的模仿124
一、“白体”诗人124
王禹偁诗125
《村行》125
《畬田词》(选二)125
《对雪》126
《感流亡》128
二、“晚唐体”诗人129
林逋诗129
《山园小梅》129
《梅花》130
三、“西昆体”诗人130
杨亿诗131
《柳絮》131
第二节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132
欧阳修诗132
《戏答元珍》132
《画眉鸟》133
《边户》133
《食糟民》134
梅尧臣诗134
《陶者》135
《汝坟贫女》135
《鲁山山行》136
《田家语》136
《秀叔头虱》137
《东溪》138
苏舜钦诗138
《庆州败》139
《淮中晚泊犊头》140
王安石诗140
《河北民》141
《明妃曲》142
《登飞来峰》142
《书湖阴先生壁》143
《泊船瓜洲》143
《北陂杏花》144
第三节 苏轼与诗文革新运动的完成144
《荔枝叹》145
《吴中田妇叹》146
《游金山寺》147
《和子由渑池怀旧》148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148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49
《饮湖上初晴后雨》150
《新城道中》150
《题西林壁》151
《惠崇春江晚景》151
第四节 宋诗风格的凝定期——黄庭坚与江西诗派151
黄庭坚诗152
《登快阁》152
《寄黄几复》153
《题竹石牧牛》154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154
陈师道诗155
《示三子》155
陈与义诗156
《伤春》156
第五节 南宋“中兴四大家”对江西诗派的超越157
陆游诗157
《关山月》157
《书愤》158
《金错刀行》159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60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60
《示儿》161
《沈园》(二首)161
《游山西村》162
《剑门道中遇微雨》162
《临安春雨初霁》163
杨万里诗163
《闲居初夏午睡起》164
《初入淮河》(二首)164
《插秧歌》165
《小池》166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66
范成大诗166
《州桥》167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167
尤袤诗169
《浮远堂》(二首选一)169
《雪》169
第六节 南宋后期“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170
赵师秀诗171
《约客》171
翁卷诗171
《乡村四月》171
刘克庄诗172
《北来人》172
《军中乐》173
戴复古诗173
《江村晚眺》173
第七节 文天祥与宋末遗民诗174
文天祥诗174
《过零丁洋》174
《扬子江》175
《正气歌》175
《金陵驿》180
汪元量诗180
《湖州歌》(六首)180
第三章 宋代散文182
第一节 北宋前期散文182
王禹偁文183
《待漏院记》183
范仲淹文185
《岳阳楼记》186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散文188
欧阳修文189
《醉翁亭记》190
《秋声赋》192
《五代史伶官传序》194
王安石文196
《游褒禅山记》196
苏洵文198
《六国论》198
曾巩文200
《墨池记》200
苏轼文201
《前赤壁赋》202
《后赤壁赋》205
苏辙文208
《黄州快哉亭记》208
第三节 南宋前期散文210
李清照文210
《金石录后序》210
第四节 南宋中后期散文216
辛弃疾文217
《美芹十论·审势》217
《九议》219
文天祥文221
《指南录·后序》221
第四章 宋代话本小说226
第一节 话本小说的相关概念226
一、“说话”的兴起与话本226
二、话本小说的思想内容227
三、话本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影响227
第二节 代表作品228
《碾玉观音》228
下编 辽金元文学241
辽金文学241
第一章 辽金文学概说241
一、辽代文学发展概况241
二、金代文学概况242
第二章 金代文坛的“双璧”243
第一节 元好问诗词作品243
元好问词243
《摸鱼儿》243
元好问诗244
《论诗绝句三十首》(选四)244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245
第二节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246
《西厢记诸宫调》节选(小亭送别)246
元代文学250
概说250
一、元代社会状况250
二、元代文学发展概况251
第一章 元杂剧及作家作品251
第一节 元杂剧的相关概念251
一、元杂剧的概念251
二、元杂剧的分期251
三、元杂剧的内容252
第二节 关汉卿与窦娥冤252
一、关汉卿的杂剧创作252
二、《窦娥冤》253
《窦娥冤》节选(第三折)253
第三节 王实甫与《西厢记》257
一、王实甫的杂剧创作257
二、代表作品《西厢记》257
《西厢记》节选(第四本第二折)257
第四节 马致远与《汉宫秋》262
一、马致远的杂剧创作262
二、《汉宫秋》及作品节选262
《汉宫秋》节选(第三折)263
第五节 白朴与《梧桐雨》268
一、白朴的杂剧创作268
二、《梧桐雨》及作品节选268
《梧桐雨》节选(第四折)268
第六节 纪君祥与《赵氏孤儿》273
一、纪君祥的杂剧创作273
二、《赵氏孤儿》及作品节选273
《赵氏孤儿》节选(第三折)274
第二章 南戏278
第一节 南戏及其特点278
一、南戏的概念278
二、南戏与元杂剧的区别278
第二节 高明与《琵琶记》278
《琵琶记》节选(糟糠自厌)279
第三章 元代散曲283
第一节 散曲概说283
一、散曲的概念283
二、散曲与词体的区别283
第二节 代表作家及作品284
关汉卿散曲284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285
马致远散曲286
《越调·天净沙》287
《双调·夜行船》287
张养浩散曲289
《中吕·山坡羊》289
睢景臣散曲290
《般涉调·哨遍》290
乔吉散曲293
《双调·折桂令》293
张可久散曲293
《南吕·一枝花》294
第四章 元代的诗歌296
第一节 元诗概说296
第二节 代表诗人及作品297
赵孟頫诗297
《岳鄂王墓》297
刘因诗298
《白沟》298
虞集诗299
《挽文山丞相》299
杨维桢诗300
《题苏武牧羊图》300
王冕诗301
《墨梅》301
第三节 少数民族诗人302
耶律楚材诗302
《阴山》303
《和移刺继先韵》303
高克恭诗304
《过信州》304
《岳阳楼》305
贯云石诗305
《芦花被》305
《采石歌》306
萨都剌诗306
《上京即事》(其一)307
《过嘉兴》307
马祖常诗308
《河西歌效长吉体》308
迺贤诗308
《南城咏古·黄金台》309
《新乡媪》309
余阙诗310
《秋兴亭》310
马九皋诗311
《赠钱唐骆生》311
参考文献313
编写后记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