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科学技术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刑事科学技术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0718897.jpg)
- 贾玉文主编;张书杰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3537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科学技术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刑事科学技术的概念1
一、刑事科学技术的定义1
二、刑事科学技术的对象1
三、刑事科学技术的任务2
四、刑事科学技术的作用3
五、刑事科学技术的内容4
六、法医与刑事科学技术5
第二节 刑事科学技术的一般方法6
一、刑事科学技术检验手段6
二、刑事科学技术的种属鉴别7
三、刑事科学技术的同一认定10
第三节 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工作程序13
一、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的概念13
二、委托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的准备14
三、鉴定的委托与受理15
四、鉴定的准备与实施16
五、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结论17
第一章 刑事案件现场勘查18
第一节 现场勘查的任务和原则18
一、现场勘查的意义18
二、现场勘查的任务19
三、现场勘查应遵循的原则20
第二节 现场访问21
一、现场访问的对象和内容22
二、现场访问的行为准则和方法23
三、现场访问笔录和录音25
第三节 现场的实地勘查26
一、现场保护和紧急措施26
二、实地勘查的顺序27
三、实地勘查的步骤27
四、勘查中的思索与鉴别28
第四节 现场勘查记录29
一、现场勘查记录的意义和手段29
二、现场勘查笔录29
三、绘制现场图30
四、现场摄影35
第五节 临场分析35
一、分析判断案件性质35
二、分析推断作案时间37
三、分析判断作案手段37
四、分析判断作案人的特征37
五、发现问题,补充勘查38
第六节 现场勘查后的处理38
一、需要保留现场的处理38
二、不需保留现场的处理39
三、物证的提取与扣押39
第二章 刑事摄影40
第一节 刑事摄影的任务和作用40
一、刑事摄影的概念40
二、刑事摄影的任务40
三、刑事摄影的作用41
第二节 现场摄影41
一、现场摄影的意义41
二、现场摄影器材41
三、现场摄影的种类42
四、现场摄影的步骤和方法43
五、现场摄影的后期制作45
第三节 辨认摄影46
一、辨认摄影的意义46
二、人犯辨认摄影46
三、尸体辨认摄影46
第四节 物证摄影47
一、物证摄影的意义47
二、物证摄影的基本要求47
三、原大和直接扩大摄影48
四、显微摄影49
五、脱影摄影49
第五节 检验摄影50
一、检验摄影的意义50
二、分色摄影50
三、紫外线摄影51
四、红外线摄影52
五、激光摄影54
第三章 手印检验55
第一节 手印检验的任务和作用55
一、手纹与手印55
二、手印检验的任务55
三、手印检验的作用55
第二节 手印的形成与分类56
一、手印的形成56
二、手印的分类56
第三节 手印的发现、显现与提取60
一、寻找、发现手印的方法60
二、粉末显现手印61
三、“502”胶显现手印62
四、茚三酮显现手印63
五、硝酸银显现手印63
六、血手印的显现64
七、现场手印的记录与提取64
八、样本手印的收取65
九、无名尸体指纹的提取66
第四节 现场手印的分析判断66
一、分析、判断犯罪嫌疑人手印66
二、分析、判断手印的遗留部位69
三、根据手印判断人的身高、体态71
第五节 手印鉴定72
一、手印鉴定的一般程序72
二、根据手印鉴别犯罪嫌疑人73
三、根据手印鉴别无名尸体身源74
四、对手印鉴定的评价74
第四章 足迹检验76
第一节 足迹检验的任务和作用76
一、足迹与足迹检验76
二、足迹检验的任务76
三、足迹检验的作用76
第二节 足迹的形成和分类77
一、足迹的形成77
二、足迹的分类78
第三节 现场足迹的发现和提取82
一、寻找现场足迹82
二、发现、确定犯罪嫌疑人足迹82
三、提取现场足迹83
四、提取样本足迹84
第四节 足迹分析85
一、鞋种分析85
二、身高分析86
三、体态分析87
四、性别分析87
五、行走姿势分析88
六、年龄分析88
第五节 足迹鉴定90
一、赤足足迹鉴定90
二、穿袜足迹鉴定91
三、穿鞋足迹鉴定92
第五章 枪弹痕迹检验94
第一节 枪弹痕迹检验的任务和作用94
一、枪弹痕迹检验的任务94
二、枪弹痕迹检验的作用94
第二节 枪弹痕迹的形成和分类95
一、射击弹头上痕迹的形成和分类95
二、射击弹壳上痕迹的形成和分类97
三、被射物体上弹着痕迹的形成和分类100
第三节 枪弹痕迹的发现和提取101
一、搜寻、提取射击弹头和弹壳101
二、搜寻、提取射击枪支102
三、搜寻、提取弹着痕迹及射击残留物102
四、枪弹痕迹物证的包装、固定和记录103
第四节 现场枪弹痕迹的分析判断103
一、分析判断物体上的孔洞是否为枪击弹孔103
二、由射击痕迹分析发射枪种特点104
三、分析判断射击入口、出口及射击方向104
四、分析判断射击时间及射击顺序105
五、分析判断射击距离106
六、分析枪击伤亡事件的性质107
第五节 枪弹痕迹鉴定108
一、发射枪种的鉴定108
二、发射枪支的鉴定111
第六章 工具痕迹检验114
第一节 工具痕迹检验的任务和作用114
一、工具痕迹与工具痕迹检验114
二、工具痕迹检验的任务与作用115
第二节 工具痕迹的形成与分类115
一、工具痕迹的形成因素115
二、工具痕迹的形成机制119
三、工具与客体的接触关系120
四、工具痕迹的分类121
第三节 工具痕迹的发现和提取126
一、寻找发现工具痕迹126
二、提取工具痕迹127
三、记录工具痕迹127
第四节 作案工具的分析判断128
一、确定工具痕迹128
二、分析工具痕迹129
三、推断工具种类130
四、推断交通车辆132
第五节 工具痕迹鉴定132
一、打击痕迹的鉴定132
二、刺切痕迹与擦划痕迹的鉴定133
三、车辆痕迹的鉴定133
第七章 笔迹检验134
第一节 笔迹检验的任务和作用134
一、笔迹与笔迹检验134
二、笔迹检验的任务134
三、笔迹检验的作用134
第二节 笔迹的形成和分类135
一、笔迹的形成135
二、书写习惯的基本属性136
三、笔迹的分类137
第三节 笔迹特征138
一、整体风貌138
二、基本写法139
三、书写顺序140
四、搭配比例141
五、运笔动作142
第四节 物证笔迹的提取和样本收集142
一、提取物证笔迹142
二、收集笔迹样本的要求143
三、收集笔迹样本的方法144
第五节 笔迹的鉴定144
一、分析物证笔迹是否正常144
二、笔迹特征的选择146
三、综合比较鉴别146
第八章 言语识别148
第一节 言语识别的任务和作用148
一、语言、言语和言语识别148
二、言语识别的任务149
三、言语识别的作用149
第二节 言语的构成和分类149
一、言语的形成149
二、言语的构成150
三、言语的分类151
四、言语的特性151
第三节 言语的分析识别152
一、言语分析识别的一般方法152
二、地域性言语识别154
三、社会性言语识别155
四、病态言语识别159
五、个体言语识别160
第四节 声纹鉴定161
一、声纹和声纹鉴定161
二、声纹鉴定的条件162
三、声纹鉴定的一般方法162
第九章 印刷文件检验164
第一节 印刷文件检验的任务与作用164
一、印刷文件与印刷文件检验164
二、印刷文件检验的任务与作用164
第二节 印刷文件的真伪鉴别165
一、印刷方法鉴别165
二、版面图文167
三、印刷材料167
四、装帧方法168
第三节 印刷机具鉴别168
一、静电复印机鉴别168
二、普通打字机鉴别170
三、电子打字机鉴别172
四、印章印文鉴别174
第四节 印刷品来源鉴别175
一、印刷品来源鉴别的一般方法175
二、报纸类印刷品来源鉴别177
三、信稿纸类印刷品来源鉴别177
四、书刊类印刷品来源鉴别177
第十章 污损文件检验178
第一节 污损文件检验的任务和作用178
一、污损文件与污损文件检验178
二、污损文件检验的任务与作用178
第二节 污损文件的提取和处理178
一、一般污损文件的提取和存放178
二、浸湿文件的提取和处理179
三、烧毁文件的提取和处理179
四、破碎文件的提取和处理179
第三节 模糊字迹的辨读180
一、退色字迹的显现180
二、被掩盖字迹的显现180
三、书写压痕的显现182
四、被烧毁文件的显现183
五、金属上冲压字迹的显现183
第四节 变造文件的鉴定184
一、添改文件的鉴定185
二、挖补、改贴文件的鉴定185
三、拼凑复印件的鉴定185
四、文件制成时间的鉴定186
第十一章 相貌识别和人相鉴定190
第一节 相貌识别的任务和作用190
一、相貌与相貌识别190
二、相貌识别的任务190
三、相貌识别的作用190
第二节 相貌描述与合成192
一、体貌特征的描述192
二、摹拟画像192
三、相貌合成192
第三节 照片人相鉴定193
一、照片人相鉴定的范围和条件193
二、相貌特征193
三、人相鉴定的方法步骤196
第十二章微量物证分析199
第一节 微量物证分析的任务和作用199
一、微量物证与微量物证分析199
二、微量物证分析的任务199
三、微量物证分析的作用200
第二节 微量物证的发现和提取201
一、犯罪现场的微量物证201
二、犯罪嫌疑人的微量物证201
三、微量物证的发现202
四、微量物证的提取和包装202
五、物证分析样品的收集和积累203
第三节微量物证分析的一般方法203
一、物理检测法203
二、显微分析法204
三、微量化学法204
四、薄层层析法205
五、仪器分析法206
第四节 微量物证分析的程序和结论208
一、认真区分物证和无关物质208
二、制订科学、高效的检验方案208
三、坚持系统、综合的检验209
四、严格区分相同与同一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