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合同履行障碍及其救济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合同履行障碍及其救济制度研究
  • 焦富民,李云波,蔡养军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2719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合同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合同履行障碍及其救济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合同目的的利益论解释——合同履行障碍前思1

第一节 考察合同目的的两种角度1

一、具体意义上的合同目的2

二、抽象意义上的合同目的5

第二节 合同的目的是实现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变动8

第三节 以利益变动为目的的合同过程分析13

一、缔约前阶段14

二、缔约阶段15

三、履约阶段16

四、履约后阶段18

第四节 利益变动目的论下合同履行障碍范围的界定22

一、合同履行障碍的时间范围22

二、合同履行障碍的主体范围24

三、合同履行障碍的原因范围26

四、合同履行障碍及其处理流程表29

第二章 合同履行障碍制度构建的路径选择30

第一节 合同履行障碍的概念分析30

第二节 合同履行障碍的路径变迁——以德国法为中心的分析33

一、合同履行障碍的“事实构成进路”33

二、德国债法现代化与“法律效果进路”的形成43

三、“法律效果进路”的核心特征56

第三节 “法律效果进路”的比较分析60

一、“法律效果进路”的国际立法考察60

二、“法律效果进路”连接根据的比较分析63

三、“复合标准”的选择:“不履行”与“义务违反”的融合趋势70

第三章 合同履行障碍制度体系的比较法考察72

第一节 合同履行障碍法的制度价值72

第二节 罗马法上的合同履行障碍制度体系77

一、罗马合同法的体系形成77

二、罗马法上的合同履行78

三、罗马法上契约责任的归责原则79

四、罗马法上的合同债务不履行及其后果82

五、罗马法债务不履行的救济84

六、罗马法上买卖合同中瑕疵担保责任规则86

第三节 大陆法上的合同履行障碍制度体系88

一、法国法上的合同履行障碍制度体系88

二、德国法上的合同履行障碍制度体系102

三、新近民法典中的合同履行障碍制度体系110

第四节 英美法上的合同履行障碍法体系135

一、基本假设的落空(错误、履行艰难和目的受挫)137

二、债的不履行139

三、自助救济141

四、损害赔偿142

五、实际履行及禁令143

第五节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履行障碍法体系143

一、自始履行不能、错误、艰难情形的法律后果144

二、合同不履行的一般规定146

三、要求履行的权利148

四、合同的终止149

五、损害赔偿150

第六节 中国合同履行障碍法的体系153

一、合同履行障碍法的精神内核153

二、合同履行障碍法的外在体系155

第四章 合同履行障碍的原因分析158

第一节 法律的障碍158

一、法律障碍的情形159

二、关于病态契约的救济161

第二节 当事人的障碍163

一、缔约中当事人的障碍163

二、履约中当事人的障碍169

第三节 第三人的障碍175

一、缔约中第三人的障碍175

二、履约中的第三人障碍189

第四节 客观情况的障碍197

一、不可抗力198

二、情事变更201

第五章 合同履行障碍的救济211

第一节 履行障碍克服的效果论取向及违约形态对效果的制约211

一、合同履行障碍救济的模式211

二、履行障碍克服的效果论取向215

三、履行障碍形态类型化的必要性及其对效果的制约229

第二节 风险负担的经济分析方法对履行障碍责任分配的启示304

一、风险的层次性304

二、给付风险——英美法的借鉴305

第三节 请求权竞合理论的局限及其克服——以加害给付下损害赔偿额的确定为中心316

一、问题的提出316

二、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其理由3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