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二编 第10册 《礼记》气论思想研究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二编 第10册 《礼记》气论思想研究 上
  • 林庆彰主编;赖昇宏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254652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84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1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二编 第10册 《礼记》气论思想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1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4

一、研究范围4

二、研究方法6

第二章 先秦气论思想的发展13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气论思想13

一、《老子》的气化思想:自然义气化论的雏形13

二、《左传》的气化思想:「天生六气」16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气论思想21

一、《庄子》:「心斋」与「精神」说21

二、《孟子》:形气的道德义「浩然之气」28

三、《荀子》的气化修养论:「化性起伪」31

四、论邹衍「五德转移说」40

五、《易传》的气化思想:卦爻化的气论主张42

六、《管子》的气化思想:「刑德说」与「精气说」51

七、《吕氏春秋》十二纪:合天道、地道、治道之「圜道说」65

第三节 先秦气论思想的特色74

一、先秦气论思想的发展74

二、论先秦气论思想的路径模式83

第三章 《礼记》的成书及其气论诸篇89

第一节 《礼记》的成书与其命意89

一、汉代《礼经》之传89

二、论《礼记》篇章的来源92

三、《礼记》的成书与其命意95

第二节 论《礼记》具气论思想之诸篇背景107

一、〈中庸〉107

二、〈月令〉109

三、〈乡饮酒义〉112

四、〈祭义〉113

五、〈乐记〉114

六、〈礼运〉、〈礼器〉、〈郊特牲〉116

第四章 〈中庸〉论「天人合德」121

第一节 「天道与人德」121

一、「天地之道」122

二、「尽性,合内外之道」126

三、「诚者,成己成物也」128

四、至诚,参赞天地化育130

第二节 〈中庸〉与《礼记》气论诸篇的关系134

第五章 〈月令〉的自然气化论139

第一节 论〈夏小正〉、《管子·四时》及《吕氏春秋》十二纪139

一、论〈夏小正〉月令特色139

二、论《管子·四时》月令思想141

三、论《吕氏春秋》十二纪月令主张142

第二节 《礼记·月令》篇的气化论144

一、天之道145

二、地之理149

三、人之纪152

第三节 《礼记·月令》气化思想的特色165

一、自然义的时令资料166

二、阴阳配合五行的气化宇宙观166

三、「与时相应」的人文观166

第六章 〈乡饮酒义〉的气论思想169

第一节 释〈乡饮酒礼〉之义169

第二节 由「天地仁义之气」定宾主之位170

第三节 由「四时之德」定宾主之位172

第七章 〈祭义〉之气化鬼神观175

第一节 先秦论「鬼神」之义175

第二节 〈祭义〉之气化鬼神观178

一、「精神」、「魂魄」、「鬼神」之名义178

二、圣人制〈祭礼〉之深意180

三、结语182

下册185

第八章 〈乐记〉的礼乐气化论185

第一节 「礼乐」的天地气化义185

一、乐者,天地之和185

二、礼者,天地之别189

第二节 圣人作乐应天,制礼配地191

一、乐由天作,礼以地制191

二、礼乐偩天地之情194

第三节 礼乐,和天性节人情196

一、天性与人情197

二、乐者,人情之感200

三、礼者,人情之节204

四、合礼乐以成德208

第四节 揖让以治天下213

一、先王礼乐之道213

二、礼乐刑政之治218

第五节 结语218

第九章 〈礼运〉、〈礼器〉、〈郊特牲〉的气化论221

第一节 承天之道221

一、论「大一」之名义222

二、〈礼运〉论「礼,必本於太一」224

三、政教之本:「法天地」新说225

第二节 治人之情228

一、〈礼运〉论「人」之新义228

二、「七情」与「十义」230

三、以人情为田233

四、礼义也者,人之大端236

第三节 礼乐为政,达之天下国家250

一、政者,本於天250

二、人君,参天地鬼神以治政252

三、君者,无为守正以执礼254

四、「大顺」说256

第四节 由「大顺说」论「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259

一诸家之论「大同」与「小康」259

二、论〈礼运〉「大同」章为战国晚出之作262

三、由「大顺说」论「大同」与「小康」265

第十章 论《礼记》的气论思想269

第一节 论《礼记》气论诸篇的思想发展269

一、隐晦期:〈中庸〉「天人合德」的架构269

二、发展期:〈乡饮酒义〉、〈祭义〉、〈月令〉271

三、成熟期:〈乐记〉、〈礼运〉、〈礼器〉、〈郊特性〉276

第二节 合《礼记》气论诸篇论其气论思想282

一、礼乐的天地气化论282

二、人情感发的礼乐化285

三、成德之道:天人、学行、礼乐之一体290

四、礼乐之治的理想297

第三节 《礼记》气论思想的特色——「由气说礼」302

一、由气化论礼乐之源303

二、由气化论礼乐之用304

三、由气化论成德之君子307

四、由气化论治国平天下309

第四节 由《礼记》气论思想论〈大学〉311

一、论〈大学〉之作311

二、「由气说礼」论〈大学〉312

第十一章 《礼记》气论思想与汉儒论「礼」之学的辩证321

第一节 汉儒论「礼」之学与《礼记》气论之学的辩证321

一、陆贾、叔孙通321

二、贾谊:「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327

三、《淮南子》「因民之性以为礼」336

四、司马迁〈礼书〉、〈乐书〉342

五、董仲舒论天道、人道、治道344

六、《白虎通义》:由气化论礼乐权威354

七、郑玄注《礼记》357

第二节 《礼记》与汉儒论「礼」辩证的意义359

一、汉儒论「礼」之演变脉络359

二、结语362

第十二章 论历代礼家「由气说礼」之思想脉络365

第一节 孔颖达「礼本元气之分」365

第二节 方慤「由气说礼的体用义」368

第三节 王夫之「由气说仁体礼用」371

第四节 孙希旦「由理气说礼的实践义」373

第五节 结语380

第十三章 《礼记》气论思想的定位与价值381

第一节 《礼记》气论思想渊源於先秦381

第二节 开创汉儒「由气说礼」的新气论模式382

第三节 开创后世论礼「由气说礼」一脉384

第四节 结论384

引用文献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