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众传播理论解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大众传播理论解读](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748434.jpg)
- 张慧元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571115258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682页
- 文件大小:149MB
- 文件页数:7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众传播理论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chapter 1 科学方法与理论1
科学与科学方法2
传播研究常用的科学方法6
科学方法中的量化问题10
妥当性与可靠性12
什么是理论?13
测试理论的四大标准15
chapter 2 大众传播的演进19
新学科的诞生20
大众传播在美国24
性质与功能26
范围与目的28
chapter 3 大众传播与现代社会33
传播媒介与社会关系34
大众社会36
大众文化38
大众媒介40
chapter 4 大众传播模式47
什么是模式?48
模式的功能49
各种传播模式49
传播模式的发展趋势66
chapter 5 非语言传播71
静寂的声音72
非语言传播76
非语言传播的局限性79
chapter 6 人的传播学习过程83
人的传播学习84
「自我」的发展与成长91
结语99
chapter 7 传播的传真性103
效果的决定因素104
来源入码方面104
接收解码方面109
结语112
chapter 8 传播研究中的交互定向115
交互定向法的源起及内涵116
编辑室内的交互定向122
认知与传播:交互作用观127
交互作用133
chapter 9 认知协调与大众传播139
认知调和论的源起140
海德尔的均衡理论143
纽库姆的对称理论145
奥斯古德的调和理论152
费斯汀格的认知不谐调理论156
结语160
chapter 10 态度转变研究之兴起163
对说服的研究与运用165
态度的观念166
态度的成份167
学习理论168
耶鲁传播研究计划173
来源的可信度173
来源可信度的范畴175
恐惧与威胁二大诉求177
对反宣传的抗拒178
结语179
chapter 11 态度转变研究的发展183
凯兹的功能法184
麦克盖尔的免疫理论187
态度与行为189
莱尔宾格的五大设计191
低度卷入理论195
幽默诉求197
性的诉求198
重复的功效200
结语201
chapter 12 论对新闻选择性的曝露207
前言208
选择性曝露的定义209
实际选择性210
那么对支持的消息是否存在著一种普遍性心理偏好呢?211
认知不谐调与选择性曝露212
自愿对消息曝露213
结语214
chapter 13 选择性认知个案研究217
前言218
选择性认知218
个案研究:他们看一场球赛224
选择性保留226
结语227
chapter 14 讯息的关卡231
前言232
编辑室的社会控制232
客观为策略仪式237
守门人个案研究242
结语248
chapter 15 谣言与传播者可信性253
前言254
谣言的基本心理254
谣言传播与扭曲的实地实验259
台湾谣言传播的新模式262
美国媒体对谣言的处理268
传播者的可信性269
结语273
chapter 16 二级传播与人际传播277277
二级传播与意见领袖279
对二级传播的批评285
新闻事件的人际传播287
结语288
chapter 17 宣传与早期传播理论293
前言294
沿革295
宣传的定义与目的297
宣传的七大手法299
宣传的功效308
早期大众传播理论310
结语312
chapter 18 数学传播理论317
前言318
传播问题318
数学传播理论320
数学传播理论的实用性323
结语327
chapter 19 语意学:编码探讨331
前言332
现代语意学333
结语347
chapter 20 大众传播之功效351
前言352
早期的大功效理论353
「火星人入侵」354
功效有限论355
马克鲁汉的媒体决定论357
教化理论361
缄默漩涡理论364
媒体霸权观366
电视暴力效应假设368
依附理论372
强力功效论377
结语381
chapter 21 知识鸿沟论385
民主社会与资讯流通386
知识鸿沟假设387
假设验证方式388
知识鸿沟的五大理由390
知识鸿沟与新科技391
扩大鸿沟与缩小鸿沟392
结语395
chapter 22 大众传媒的议题设定399
议题设定假设的先驱401
议题设定功能研究402
特定问题的实际显著性405
议题设定的因果关系406
议题设定的实验证明408
议题设定的问题与偏见411
议题设定的时程414
议题建立与定向416
谁在策定传媒议题?418
议题设定的范围420
议题设定如何方能生效?421
结语421
chapter 23 羣体与传播427
谢瑞福对羣体规范的研究429
艾施对羣体压力的研究431
羣体与政治态度432
羣体的成份与结构434
羣体压力与动力439
羣体与大众传播441
结语443
chapter 24 大众传播游戏理论447
史蒂芬逊其人448
二个大众传播研究的新理论452
大众传播理论的方法论462
游戏理论480
阅读新闻的鲁登理论490
对游戏理论的广泛考量501
结语514
chapter 25 媒介使用与满足理论521
新闻之特性523
报纸与电视:探讨媒介使用和媒介功效研究526
公众对报业态度之调查528
电视与公众529
教育、闲暇及大众传媒使用531
美国分众对六大暗杀事件的不同认知532
媒介使用及满足理论的源起与研究535
结语540
chapter 26 衡量可读性545545
前言546
可读性的内涵547
衡量可读性的发展历史548
可读性与大众传播560
可听性562
结语565
chapter 27 衡量内涵意义:语意差异569
内涵及外延世界570
奥斯古德的故事572
语意空域573
因素分析575
比较与衡量579
语意差异与报纸研究581
民意调查与语意差异584
语意差异解决市场调查难题585
结语587
chapter 28 传媒暴力与儿童社会学习591
前言592
从野蛮到文明593
传媒内容及社会学习595
寻求资讯的年代603
结语609
chapter 29 创新、现代化及反射理论613
前言614
创新散布研究615
寓言与理论622
传媒与政府关系的反射理论634
结语642
chapter 30 电子文化及传播理论发展趋势647
前言648
电子文化的冲击649
大众传播理论发展趋势660
结语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