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给水排水与环境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给水排水与环境工程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2309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给水工程-毕业设计-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排水工程-毕业设计-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环境工程-毕业设计-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给水排水与环境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兰州新民花园商住楼给水排水工程设计1

1.1 概述3

1.1.1 工程概况3

1.1.2 原始资料3

1.1.3 设计任务3

1.2 生活给水系统3

1.2.1 生活给水系统组成3

1.2.2 给水方式的选择3

1.2.3 管材和附件5

1.2.4 管道布置和敷设5

1.2.5 加压设备及构筑物6

1.2.6 生活给水系统的计算6

1.3 生活热水系统12

1.3.1 热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12

1.3.2 热水供应系统的选择13

1.3.3 管道布置和敷设13

1.3.4 生活热水系统的计算14

1.4 消防给水系统20

1.4.1 消火栓给水系统20

1.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2

1.4.3 消防给水系统计算24

1.5 生活排水系统28

1.5.1 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28

1.5.2 排水管道布置和敷设28

1.5.3 排水管材附件和检查井29

1.5.4 排水系统计算30

1.6 雨水排水系统32

1.6.1 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32

1.6.2 雨水排水系统的选择33

1.6.3 雨水排水系统计算33

1.7 中水系统33

2 华北地区某市新建污水处理厂设计35

2.1 工程概况37

2.2 设计资料37

2.3 处理厂工艺流程方案选择37

2.3.1 工艺流程方案的提出37

2.3.2 AB法38

2.3.3 A2/O工艺40

2.4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43

2.4.1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说明43

2.4.2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说明46

2.5 污水处理厂的布置48

2.5.1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48

2.5.2 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49

2.6 计算说明书49

2.6.1 泵前中格栅49

2.6.2 泵房50

2.6.3 泵后细格栅52

2.6.4 旋流沉砂池53

2.6.5 初次沉淀池55

2.6.6 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56

2.6.7 二次沉淀池64

2.6.8 消毒池(在进水管处加滤液消毒)68

2.6.9 浓缩池68

2.6.10 污泥投配池70

2.6.11 污泥消化池70

2.6.12 贮气罐(沼气贮气设备)74

2.6.13 污泥脱水75

2.6.14 计量设施75

2.6.15 高程计算76

2.6.16 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设计计算结果及说明78

2.7 经济估算80

2.7.1 指标总造价估算80

2.7.2 污水成本计算81

2.8 结论82

参考文献83

3 北京某住宅楼给水排水工程设计85

3.1 方案比较87

3.1.1 生活给水系统87

3.1.2 热水供应系统89

3.1.3 消火栓给水系统90

3.1.4 排水系统91

3.1.5 雨水排水系统91

3.1.6 管材比较91

3.2 给水系统设计及计算93

3.2.1 设计说明93

3.2.2 设计计算94

3.3 热水系统设计及计算97

3.3.1 设计说明97

3.3.2 设计计算98

3.3.3 热水回水管路计算99

3.3.4 计算循环管网的总水头损失101

3.3.5 水表的选择及计算101

3.3.6 减压阀的设置102

3.3.7 水泵的选择及计算103

3.3.8 给水系统水泵的选择103

3.4 消火栓给水系统选择及计算103

3.4.1 消火栓给水方式的选择103

3.4.2 水箱及贮水池容积计算104

3.4.3 消防给水系统计算104

3.4.4 消防水泵计算105

3.4.5 减压阀计算106

3.4.6 水泵接合器106

3.5 自动喷淋系统的设计及计算106

3.5.1 设计说明106

3.5.2 设计计算106

3.6 雨水系统设计及计算108

3.6.1 设计说明108

3.6.2 设计计算108

3.7 建筑排水系统设计与计算109

3.7.1 设计说明109

3.7.2 设计计算110

参考文献111

4 榆次西区污水处理厂设计113

4.1 项目初选115

4.1.1 处理工艺的选择115

4.1.2 处理方法的选择116

4.1.3 主要构筑物的选择118

4.2 流量的计算119

4.3 水处理构筑物的计算119

4.3.1 格栅的计算119

4.3.2 提升泵房计算124

4.3.3 平流沉沙池计算125

4.3.4 初沉池127

4.3.5 A2/O生物池计算(1)131

4.3.6 A2/O生物池计算(2)140

4.3.7 二沉池143

4.3.8 接触池147

4.3.9 加氯量148

4.3.10 巴氏计量槽148

4.4 污泥处理构筑物计算150

4.4.1 驻泥池,污泥浓缩池,污泥投配池150

4.4.2 污泥消化池153

4.4.3 贮气柜156

4.4.4 消化污泥控制室156

4.4.5 脱水机房158

4.4.6 事故干化厂159

4.5 污水厂的布置159

4.5.1 平面布置159

4.5.2 高程计算160

4.6 污水深度处理162

4.6.1 处理流程162

4.6.2 混凝,澄清,过滤法构筑物简略说明163

4.7 运行费用164

4.8 概算165

4.8.1 土建费用165

4.8.2 设备费用166

4.8.3 总费用166

4.9 调试,操作说明166

4.9.1 调试166

4.9.2 操作167

4.10 作业面积,制度和劳动定员167

参考文献168

5 惠州石湾镇供水厂设计169

5.1 工程概况171

5.1.1 设计原始资料与分析171

5.1.2 毕业设计内容172

5.2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173

5.2.1 设计水量173

5.2.2 管网定线173

5.2.3 管网水力计算成果175

5.3 净水工程设计说明180

5.3.1 水厂工艺流程的初步确定180

5.3.2 净水构筑物与设备的选择180

5.3.3 排泥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的选择184

5.3.4 取水构筑物与设备的选择185

5.3.5 水厂最终工艺流程186

5.3.6 水厂总体布置186

5.4 管网水力计算与校核188

5.4.1 管网水量计算188

5.4.2 管网水压计算191

5.4.3 管网水压校核193

5.5 送水泵站设计计算195

5.5.1 选泵和电机195

5.5.2 管路计算197

5.5.3 泵站工艺设计200

5.6 净水工程设计计算203

5.6.1 药剂投加系统设计计算203

5.6.2 管式静态混合器设计计算205

5.6.3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计算206

5.6.4 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212

5.6.5 消毒设备设计计算215

5.6.6 清水池设计计算216

5.6.7 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218

5.6.8 水厂高程计算218

5.6.9 取水构筑物设计计算220

参考文献222

6 同层排水技术降噪性能试验研究223

6.1 绪论225

6.1.1 排水系统的噪声225

6.1.2 研究背景227

6.1.3 研究现状228

6.1.4 研究内容及目的231

6.1.5 研究方法与步骤231

6.2 同层排水概况231

6.2.1 同层排水系统232

6.2.2 同层排水系统特点232

6.2.3 同层排水模式232

6.2.4 同层排水系统卫生器具及管件的改进234

6.2.5 同层排水系统降噪性能236

6.2.6 同层排水系统与传统排水系统比较236

6.3 传统排水系统与同层排水系统降噪性能试验研究237

6.3.1 排水管道测试方法研究现状237

6.3.2 排水管道噪声检测室及试验原理238

6.3.3 测试装置240

6.3.4 试验方法241

6.4 试验数据分析241

6.4.1 噪声分析方法241

6.4.2 恒流量法传统排水和同层排水噪声比较242

6.4.3 变流量下传统排水和同层排水噪声比较247

6.4.4 本章小结247

6.5 结论与建议248

6.5.1 结论248

6.5.2 建议249

附录1 试验数据表249

参考文献251

7 我国南、北方城市雨水利用不同特点的比较研究253

7.1 概述255

7.1.1 课题概要255

7.1.2 典型城市的选择255

7.1.3 气象资料和城市雨水利用的联系255

7.1.4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简介256

7.2 南、北方城市多年降雨不均匀性的研究256

7.2.1 不均匀性的表示方法257

7.2.2 南、北方地区城市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不均匀性分析261

7.2.3 南、北方地区城市降雨不均匀性的特点分析262

7.3 南、北方城市暴雨强度特点的研究263

7.3.1 当重现期分别取0.5、1、3、5、10年时,降雨时间取15min时,南、北方典型城市的暴雨强度的特点263

7.3.2 成都市暴雨强度和其他典型城市暴雨强度的比较265

7.3.3 南、北方地区典型城市暴雨强度变化趋势分析266

7.3.4 在一定的重现期下,南、北方典型城市24h最大降雨量的特点分析268

7.4 南、北方城市蒸发量特点的比较分析270

7.5 城市雨水利用的概述272

7.5.1 城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272

7.5.2 城市雨水利用的简要阐述272

7.5.3 城市雨洪控制的简要阐述273

7.5.4 城市雨水利用和雨洪控制的联系及区别273

7.6 南、北方城市雨水调节池特点的研究274

7.6.1 南、北方城市雨水调节池容积的计算275

7.6.2 南、北方城市雨水调节池特点的分析比较279

7.7 南、北方城市渗透系统特性分析280

7.7.1 采用渗透系统的必要性和雨水渗透的概述280

7.7.2 有关渗透模型的原理及计算282

7.7.3 模型的应用284

7.7.4 南、北方城市渗透设计的影响因素286

7.7.5 小结291

7.8 多功能调蓄——水景观291

7.8.1 多功能调蓄的概述291

7.8.2 水景观水量平衡模型的计算292

7.8.3 水景模型实例说明294

7.8.4 小结300

7.9 小结及建议300

7.9.1 南、北方城市雨水特点小结300

7.9.2 南、北方城市雨水利用特点及建议301

参考文献302

8 景观休闲水体湿地设计305

8.1 项目概述307

8.2 自然环境概况与圆明园水系变迁309

8.2.1 自然环境概况309

8.2.2 圆明园水系变迁及其缺水原因分析312

8.3 圆明园人工湿地计划概述315

8.3.1 补充水源及水量分析315

8.3.2 补水水源水质分析315

8.3.3 防渗措施分析315

8.4 人工湿地系统设计319

8.4.1 圆明园历史水源319

8.4.2 圆明园历史水深319

8.4.3 人工湿地水流设计320

8.4.4 人工湿地具体设计321

8.4.5 人工湿地特殊措施322

8.5 人工湿地系统辅助设计322

8.5.1 生态系统设计322

8.5.2 辅助设施设计324

8.5.3 环保设计324

8.5.4 宣教设计324

8.6 总水量计算324

8.7 水质标准计算325

8.7.1 人工湿地系统计算模型325

8.7.2 气候条件参数的选取和计算328

8.7.3 水量平衡的计算328

8.7.4 水力停留时间的计算336

8.7.5 化学需氧量的计算342

8.7.6 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和总磷的计算343

8.7.7 粪大肠菌群的计算343

8.7.8 水力负荷的计算344

8.7.9 去除效率的计算344

8.8 管渠计算344

8.8.1 进水暗渠计算344

8.8.2 管道计算344

参考文献344

9 基于马尾藻的生物吸附剂的固定及其对重金属铜的吸附效能研究347

9.1 绪论349

9.1.1 重金属污染危害及常用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349

9.1.2 生物吸附方法处理重金属废水350

9.2 马尾藻—壳聚糖吸附剂概述350

9.2.1 马尾藻吸附剂350

9.2.2 壳聚糖吸附剂351

9.2.3 马尾藻—壳聚糖351

9.2.4 马尾藻—壳聚糖吸附机理及影响因素351

9.3 吸附剂的制取、固定和脱附研究353

9.3.1 吸附剂的制取及固定研究353

9.3.2 吸附剂的脱附方法分析356

9.3.3 制取及洗脱结果357

9.3.4 印迹效果分析357

9.4 试验水样分析方法的选择358

9.4.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方法原理358

9.4.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性能特点358

9.4.3 铜标线的配制方法359

9.5 吸附动力学研究360

9.5.1 试验药品和仪器360

9.5.2 试验条件的确定360

9.5.3 试验操作步骤360

9.5.4 时间与吸附容量的关系360

9.6 吸附等温线分析362

9.6.1 试验药品及仪器362

9.6.2 试验条件362

9.6.3 马尾藻—壳聚糖吸附剂等温线研究363

9.6.4 无印迹铜马尾藻吸附剂等温线研究368

9.6.5 壳聚糖吸附剂等温线研究370

9.6.6 马尾藻粉吸附剂等温线研究371

9.6.7 四种吸附剂最大吸附容量比较372

9.7 pH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研究373

9.7.1 试验药品及仪器373

9.7.2 试验方案373

9.7.3 pH对吸附过程的影响373

9.8 吸附剂溶出情况375

9.8.1 pH影响试验水样的溶出情况375

9.8.2 无印迹铜吸附剂等温线试验水样溶出情况375

9.8.3 壳聚糖吸附剂等温线试验水样溶出情况375

9.9 结论及建议376

9.9.1 结论376

9.9.2 不足及建议376

附录1 计算表格和试验数据表377

参考文献3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