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骨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侯树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9793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333页
- 文件大小:280MB
- 文件页数:1377页
- 主题词:骨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骨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骨科学基础2
第一章 矫形外科简史2
第一节 Orthopaedics来历2
第二节 骨折固定技术简史3
一、骨折固定技术的早期传播与记载3
二、休息与运动对骨折固定影响的早期认识过程3
三、Thomas固定学说的影响及危害4
四、Thomas固定学说地位的动摇和AO学派的兴起5
五、髓内钉固定技术的应用与发展7
第三节 脊柱疾病手术治疗史11
一、脊柱手术12
二、微创脊柱外科16
第四节 关节外科发展简史23
一、人工髋关节23
二、人工膝关节30
三、关节镜外科34
第五节 其他矫形专科发展简史37
一、手外科37
二、显微外科38
第二章 骨的正常结构、代谢及其调节41
第一节 骨的基本结构41
一、骨细胞41
二、骨基质42
三、骨组织结构44
四、骨膜44
五、骨质45
第二节 骨的血液供应46
一、髓内营养系统46
二、骺动脉和干骺端动脉47
三、静脉回流48
第三节 骨的代谢48
一、钙在骨代谢中的作用48
二、磷在骨代谢中的作用49
三、维生素与骨49
第四节 骨的钙化50
一、胶原50
二、黏多糖类51
三、基质小泡51
第三章 骨和骨组织的生物力学52
第一节 骨骼力学的几个基本概念52
一、基本概念52
二、外力与内力52
三、应力与应变52
四、五种基本变形53
五、骨组织的力学特性53
第二节 关节软骨生物力学54
一、软骨的负荷变形54
二、渗透性54
三、张力特性54
四、润滑作用54
五、磨损54
六、关节软骨变性生物力学55
第三节 关节力学56
一、关节内的应力分布56
二、关节的稳定性56
三、关节的力和力矩57
第四节 骨折力学58
一、骨折的力学原理58
二、长骨内的张应力58
三、断裂力学和骨断裂58
四、疲劳骨折59
第五节 内固定的生物力学60
一、内固定器-钢丝与张力带60
二、内固定器-钢板60
三、内固定器-螺钉60
第四章 骨科物理检查64
第一节 骨科检查基本原则和内容64
一、体格检查基本原则64
二、体格检查基本内容64
第二节 骨科部位检查法69
一、脊柱检查69
二、肩部检查74
三、肘部检查75
四、腕部检查76
五、手部检查78
六、骨盆和髋部检查79
七、膝部检查81
八、踝和足部检查85
九、上肢神经检查86
十、下肢神经检查90
十一、脊髓损伤检查90
第五章 骨科影像学检查96
第一节 骨科X线检查96
一、常规X线检查方法96
二、特殊X线检查方法98
三、骨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103
四、关节造影107
第二节 骨科CT检查111
一、概述111
二、CT在骨骼系统的主要应用112
第三节 骨科磁共振成像检查113
第四节 放射性核医学检查116
一、骨骼放射性核素检查116
二、关节的放射性核素检查120
第五节 PET-CT120
一、基本结构120
二、作用121
三、特点121
第六节 骨科B型超声检查122
第六章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124
第一节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124
一、SEP的分类124
二、SEP的检查方法124
三、SEP波形成分的测量和分析124
四、影响SEP的因素125
五、SEP在矫形外科的临床应用125
第二节 运动诱发电位127
一、磁刺激MEP的优点及安全性127
二、MEP检测方法128
三、MEP的正常值128
四、MEP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128
第七章 步态131
第一节 正常步态131
一、基本概念131
二、步态周期131
三、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132
第二节 步态分析方法133
一、临床分析133
二、运动学分析134
三、动力学分析136
四、动态肌电图136
第三节 病理步态136
一、分类136
二、常见异常步态137
第八章 骨科常用治疗技术140
第一节 石膏固定技术140
一、石膏绷带制作和使用140
二、各类石膏固定的操作方法144
第二节 牵引技术157
一、概述157
二、皮肤牵引160
三、上肢肘伸位牵引161
四、上肢肘屈位皮肤牵引162
五、下肢皮肤牵引162
六、小儿下肢悬吊式皮肤牵引163
七、Russel牵引163
八、骨牵引164
九、头部牵引166
十、上肢骨牵引168
十一、下肢骨牵引169
十二、骨盆悬吊牵引172
第九章 骨科围术期处理174
第一节 术前准备174
一、外科手术常规的术前准备174
二、骨科手术特殊的术前准备175
三、麻醉方式选择176
四、导航系统的准备176
五、支具或石膏准备176
第二节 术中处理176
一、麻醉处理176
二、输血176
三、神经功能监测177
四、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的应用177
五、术中定位179
六、止血带应用179
第三节 术后处理180
一、重症监护病房180
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182
三、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治疗183
四、术后止痛188
五、手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189
六、手术后并发症189
第二篇 创伤194
第一章 骨与关节创伤总论194
第一节 创伤的全身反应与并发症194
一、创伤后全身反应194
二、创伤性休克195
三、脂肪栓塞综合征201
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04
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05
六、急性肾衰竭207
七、多器官衰竭208
八、筋膜间隔综合征209
九、挤压综合征216
第二节 影响骨折愈合因素217
一、骨修复与再生218
二、骨痂中细胞的来源224
三、固定方法与骨折愈合225
四、影响骨折愈合因素227
五、促进骨折愈合的强化措施229
第二章 四肢骨与关节损伤232
第一节 肩部损伤232
一、应用解剖与生理232
二、锁骨骨折234
三、肩胛骨骨折236
四、肩袖损伤238
五、肩关节脱位与周围结构损伤241
六、肱骨近端骨折244
第二节 上臂损伤250
一、解剖与生理250
二、肱骨干骨折251
三、肱二、三头肌损伤诊断与治疗254
第三节 肘部损伤256
一、肘部损伤应用解剖与生理256
二、肱骨髁上骨折257
三、肱骨远端骨骺分离258
四、肱骨髁间骨折258
五、肱骨内上髁骨折263
六、肱骨内髁骨折265
七、肱骨外髁骨折266
八、肱骨小头骨折268
九、尺骨鹰嘴骨折269
十、尺骨冠状突骨折270
十一、桡骨近端骨折和脱位272
十二、肘关节恐怖三联征273
第四节 前臂骨折与脱位274
一、应用解剖与生理274
二、尺桡骨双骨折275
三、前臂开放性骨折277
四、特殊的前臂骨干骨折——弯曲骨折277
五、前臂骨间膜损伤278
六、单纯桡骨干骨折278
七、Galeazzi骨折-脱位279
八、单纯尺骨干骨折279
九、Monteggia骨折280
第五节 腕部骨折与脱位281
一、应用解剖与生理281
二、桡骨远端骨折283
三、尺骨茎突骨折286
四、下尺桡关节脱位286
五、腕骨骨折与脱位287
六、腕关节不稳289
第六节 手外伤289
一、应用解剖与生理289
二、手部开放性损伤293
三、手部肌腱、神经损伤294
四、掌骨及指骨骨折296
五、手部关节脱位及韧带损伤299
六、手的功能康复300
第七节 骨盆与髋臼骨折301
一、骨盆骨折301
二、髋臼骨折314
第八节 髋部骨折与脱位321
一、应用解剖与生理321
二、股骨头骨折323
三、股骨颈骨折326
四、股骨转子间骨折334
五、髋关节脱位342
第九节 股骨骨折345
一、应用解剖与生理345
二、股骨干骨折346
三、股骨转子下骨折349
四、股骨远端骨折353
第十节 膝部骨折与脱位357
一、应用解剖与生理357
二、膝关节韧带损伤及不稳360
三、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64
四、股骨髁骨折366
五、髌骨骨折371
六、胫骨平台骨折375
七、上胫腓关节脱位377
八、膝关节外伤性脱位379
九、浮膝损伤381
第十一节 胫腓骨骨折382
一、概述382
二、伤情特点及诊断384
三、治疗原则和方法386
四、并发症388
五、单纯胫腓骨骨折391
六、胫腓骨应力性骨折391
第十二节 踝部损伤392
一、应用解剖与生理392
二、踝关节骨折脱位393
三、胫骨远端平台骨折(pilon骨折)395
四、距骨骨折与脱位396
五、踝关节韧带损伤397
六、创伤性腓骨肌腱滑脱400
七、跟腱断裂400
第十三节 足部骨折与脱位402
一、跟骨骨折402
二、足舟骨、楔骨及跗骨骨折407
三、跗跖关节骨折脱位409
四、跖趾骨骨折与脱位410
第十四节 开放性骨折414
一、概述414
二、诊断与分型414
三、治疗415
第十五节 多发性创伤与多发性骨关节损伤417
一、多发创伤417
二、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420
第十六节 骨不连与骨折延迟连接423
一、病因及预防423
二、骨不连的治疗426
第十七节 骨折畸形愈合428
一、概述428
二、手术适应证431
三、术前检查432
四、畸形矫正436
第十八节 截肢术444
一、截肢后负荷的传导444
二、截肢伤口愈合444
三、创伤后截肢444
四、上肢截肢445
五、下肢截肢445
六、截肢的危险因素446
七、截肢的并发症446
第三章 四肢脊柱火器伤448
第一节 火器伤的致伤特点448
一、火器伤中投射物能量传递方式448
二、影响火器伤致伤作用的因素449
三、火器伤的致伤特点450
四、常见火器伤的致伤武器450
第二节 火器伤的分类452
一、概述452
二、常用分类方法452
第三节 火器伤的救治455
一、现场急救455
二、四肢火器伤的救治456
三、脊柱脊髓火器伤的救治461
第四节 火器伤的特殊感染462
一、致病因素462
二、病理变化462
三、临床表现463
四、诊断463
五、治疗464
六、预防464
第四章 周围神经损伤466
第一节 概述466
一、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466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分类467
三、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机制468
四、神经损伤的症状及检查469
五、周围神经损伤电生理检查471
六、周围神经损伤其他检查471
七、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471
八、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474
第二节 臂丛神经损伤488
一、解剖488
二、臂丛神经根在椎管内外的解剖结构489
三、病因490
四、临床表现491
五、臂丛损伤诊断491
六、臂丛神经损伤辅助检查492
七、臂丛神经损伤治疗493
第三节 上肢神经损伤495
一、腋神经损伤495
二、肌皮神经损伤495
三、桡神经损伤496
四、正中神经损伤497
五、尺神经损伤498
六、指神经损伤499
第四节 下肢神经损伤499
一、坐骨神经损伤499
二、胫神经损伤500
三、腓总神经损伤501
四、股神经损伤502
第五节 腰骶丛损伤503
一、解剖503
二、损伤原因503
三、诊断503
四、治疗505
第六节 副神经损伤506
一、解剖506
二、副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506
三、副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与诊断506
四、副神经损伤治疗507
第五章 四肢血管伤509
第一节 四肢血管伤的生理解剖509
一、解剖学509
二、组织学509
第二节 四肢血管伤的诊断512
一、体征512
二、辅助检查512
第三节 四肢血管伤的处理513
一、急救止血513
二、休克与多发伤的处理513
第四节 特殊部位和类型的动脉伤522
一、腘动脉损伤522
二、锁骨下动脉损伤522
三、骨折脱位合并动脉损伤522
四、闭合性动脉损伤522
五、儿童的血管损伤522
六、动脉火器伤522
七、医源性动脉损伤523
第五节 四肢血管伤晚期并发症523
一、陈旧性动脉伤肢体缺血523
二、假性动脉瘤523
三、创伤性动静脉瘘524
第六章 肢(指)离断再植525
第一节 断肢再植术525
一、概述525
二、清创术527
三、再植手术527
四、术后处理529
第二节 断掌再植手术530
一、分型530
二、分类530
三、手术要点530
第三节 断指再植手术532
一、手术指征532
二、分类532
三、手术方法533
四、术后处理536
第七章 大面积皮肤撕脱和坏死540
第一节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540
一、病因540
二、分类540
三、病理541
四、诊断541
五、治疗542
第二节 大面积皮肤坏死548
一、发病机制548
二、临床特点548
三、实验室检查548
四、治疗548
第八章 骨骺损伤550
第一节 概述550
一、骨骺损伤的历史及流行病学调查550
二、骨骺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特性550
三、骨骺损伤的分型550
四、骨骺损伤的诊断551
第二节 骺损伤的治疗552
一、骨骺损伤的治疗原则552
二、骨骺损伤的并发症及治疗554
第三篇 脊柱566
第一章 脊柱脊髓损伤566
第一节 脊柱脊髓损伤概论566
一、脊柱解剖生理特点566
二、损伤原因及机制566
三、急诊室初步评估567
四、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568
五、脊髓损伤的急诊室药物治疗570
第二节 上颈椎损伤570
一、寰枕关节脱位570
二、寰椎横韧带损伤572
三、寰椎骨折573
四、齿状突骨折574
五、枢椎峡部骨折577
六、枢椎椎体骨折577
第三节 下颈椎损伤579
一、概述579
二、病史及体格检查579
三、初期影像检查579
四、下颈椎损伤的分类579
五、颈椎外伤的治疗581
第四节 中上胸椎骨折599
一、中上胸椎损伤的力学特点599
二、中上胸椎骨折的诊断600
三、中上胸椎骨折的治疗600
四、手术要点600
第五节 胸腰段损伤606
一、胸腰椎的解剖生理606
二、脊柱损伤机制606
三、胸腰椎骨折的分类606
四、骨折与神经损伤的关系610
五、影像学检查612
六、治疗613
七、典型病例618
第六节 骶椎损伤625
一、相关解剖625
二、损伤评估625
三、影像学检查626
四、骨折类型626
五、治疗627
第七节 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632
一、脊柱骨折的康复治疗原则632
二、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康复治疗632
三、脊髓损伤的康复633
第二章 颈椎病637
第一节 颈椎病的病因、病理及分型637
一、颈椎病的病因学637
二、颈椎病的病理学638
第二节 颈椎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639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639
二、脊髓型颈椎病641
三、交感型颈椎病642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642
五、其他类型颈椎病642
第三节 颈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643
一、颈神经根病的定位诊断643
二、颈脊髓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643
三、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检查643
四、颈椎病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647
第四节 颈椎病治疗与康复648
一、颈椎病的治疗648
二、颈椎病的康复655
第三章 颈椎间盘突出症657
第一节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657
一、常见发病原因657
二、发病机制657
第二节 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658
一、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658
二、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659
三、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661
第三节 颈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鉴别诊断662
一、诊断依据662
二、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663
第四节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665
一、非手术治疗665
二、手术治疗666
三、手术方法的选择668
第四章 颈椎管狭窄670
第一节 颈椎管狭窄的病因及病理670
一、骨性颈椎管狭窄的病因以及病理670
二、椎间关节退变与颈椎管狭窄672
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与颈椎管狭窄673
四、颈椎管狭窄与颈脊髓损伤673
第二节 颈椎管狭窄的临床表现674
第三节 颈椎管狭窄诊断及鉴别诊断674
第四节 颈椎管狭窄治疗与康复676
一、非手术治疗676
二、颈椎管狭窄的微创治疗677
三、颈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677
第五章 胸椎间盘突出症679
第一节 胸椎间盘突出症病因与病理679
一、病因679
二、病理680
第二节 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680
一、症状680
二、体征681
三、影像学表现681
第三节 胸椎间盘突出症诊断682
一、诊断682
二、鉴别诊断682
第四节 胸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与康复682
一、非手术治疗682
二、手术治疗682
第六章 胸椎管狭窄症689
第一节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689
一、病因689
二、病理及分型690
三、临床表现69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692
五、治疗与康复694
第二节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696
一、病因696
二、病理及分型696
三、临床表现69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698
五、治疗与康复698
第七章 腰椎不稳703
第一节 腰椎不稳病因及病理703
一、腰椎不稳症的定义703
二、腰椎不稳的病因703
三、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病理改变705
第二节 腰椎不稳临床表现705
一、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症状705
二、腰椎不稳症的临床体征706
三、影像学表现706
第三节 腰椎不稳诊断及鉴别诊断708
第四节 腰椎不稳治疗及康复708
一、腰椎不稳的治疗原则708
二、腰椎不稳的治疗方法708
三、腰椎不稳的康复711
第八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713
第一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理713
一、腰椎间盘结构与生理713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715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720
一、症状720
二、体征721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辅助检查722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723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724
一、诊断724
二、鉴别诊断724
第四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及康复727
一、非手术治疗727
二、介入治疗729
三、手术治疗731
四、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治疗734
第九章 腰椎管狭窄症736
第一节 腰椎管狭窄症病因及发病机制736
一、病因736
二、发病机制738
第二节 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表现742
一、临床症状742
二、体格检查743
三、辅助检查744
第三节 腰椎管狭窄症诊断及鉴别诊断747
一、诊断747
二、鉴别诊断748
第四节 腰椎管狭窄症治疗及康复750
一、非手术治疗750
二、手术治疗750
第十章 腰椎滑脱764
第一节 腰椎滑脱病因、病理及分型764
一、腰椎滑脱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764
二、腰椎滑脱的分类及分度765
第二节 腰椎滑脱临床表现及诊断771
一、症状771
二、体征772
三、影像学检查772
四、诊断776
五、鉴别诊断776
第三节 腰椎滑脱的治疗776
一、非手术治疗776
二、手术治疗777
三、常用手术方法778
四、术后康复786
第十一章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789
第一节 椎间盘源性腰痛789
一、椎间盘的大体解剖789
二、发病机制789
三、临床表现790
四、诊断学方法791
五、治疗793
第二节 小关节源性腰痛795
一、概述及背景795
二、流行病学796
三、腰椎小关节的解剖与神经支配796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798
五、临床表现799
六、辅助检查800
七、诊断800
八、鉴别诊断801
九、治疗801
第三节 骶髂关节源性腰痛802
一、解剖特点802
二、神经支配802
三、功能和生物力学802
四、发病情况803
五、损伤机制803
六、诊断和临床表现803
七、治疗方法804
第四节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康复805
一、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康复评估805
二、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805
第十二章 脊柱畸形808
第一节 概论808
一、脊柱平衡评估808
二、脊柱侧凸评估810
三、矢状面平衡评估811
第二节 脊柱侧凸815
一、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凸815
二、先天性脊柱畸形840
第三节 脊柱后凸畸形849
一、休门后凸畸形849
二、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或腰椎后凸畸形855
第十三章 脊柱肿瘤863
第一节 概论863
一、概述863
二、脊柱肿瘤的分类与分期864
三、脊柱肿瘤的诊断866
四、脊柱肿瘤的治疗867
第二节 脊柱骨肿瘤各论877
一、良性肿瘤877
二、恶性肿瘤879
三、转移性肿瘤880
第三节 脊柱椎管内肿瘤882
一、髓外肿瘤882
二、髓内肿瘤886
第十四章 脊髓疾病893
第一节 脊髓拴系和脊髓纵裂畸形893
一、脊髓拴系893
二、脊髓纵裂畸形896
第二节 脊髓空洞症898
一、脊髓空洞分型899
二、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发的脊髓空洞899
第十五章 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905
第一节 微创技术在腰椎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概述905
一、微创腰椎减压术905
二、微创腰椎融合术906
三、展望909
第二节 腰椎间盘疾病的介入治疗909
第三节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909
一、历史和现状909
二、相关基础研究910
三、适应证与手术技巧912
四、疗效914
五、术式选择918
六、并发症及其预防919
七、展望920
第四节 内镜微创脊柱外科技术921
一、内镜下松解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921
二、内镜下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923
三、内镜下颈后路椎间孔切开术925
四、后路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928
五、经皮椎间孔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930
六、经皮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932
七、经皮内镜下腰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936
第五节 胸腔镜微创脊柱外科技术939
一、胸腔镜锁孔技术在脊柱侧凸中的应用939
二、胸腔镜下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945
三、胸腔镜下胸椎肿瘤瘤体切除重建内固定术946
第六节 腹腔镜微创脊柱外科技术946
一、前言946
二、手术适应证、禁忌证947
三、手术技术947
四、并发症防治949
五、临床评价949
六、典型病例950
第四篇 骨病956
第一章 骨代谢性疾患956
第一节 佝偻病956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956
二、特殊类型佝偻病958
第二节 骨质软化病959
一、病因959
二、临床表现959
三、辅助检查959
四、治疗959
第三节 骨质疏松症959
一、发病机制960
二、骨质疏松症的类型960
三、临床表现961
四、X线检查962
五、骨质疏松症的测量方法962
六、预防和治疗962
第四节 骨硬化病963
一、分型963
二、临床表现964
三、辅助检查964
四、诊断964
五、治疗964
第五节 甲状旁腺疾病964
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964
二、甲状旁腺功能减低966
第六节 维生素A增多症966
一、病因966
二、病理生理967
三、临床表现967
四、辅助检查967
五、治疗原则967
第七节 维生素C缺乏病967
一、发病机制968
二、临床表现968
三、实验室检查968
四、治疗968
第八节 肾性骨病968
一、发病机制968
二、分类969
三、临床表现969
四、诊断969
五、治疗969
第九节 脑垂体功能减退症96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969
二、临床表现969
三、辅助检查970
四、诊断970
五、治疗970
第十节 成骨不全症970
一、病因和病理970
二、当前命名、分类及新类型的提出971
三、药物治疗972
四、手术矫形治疗972
五、康复治疗原则973
六、展望973
第二章 骨骺疾患974
第一节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74
一、定义974
二、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974
三、病因学及自然病程演变975
四、鉴别诊断977
五、辅助检查978
六、分型979
七、治疗984
第二节 股骨头骨骺滑脱994
一、病因994
二、临床症状994
三、诊断994
四、分类994
五、治疗994
第三节 胫骨结节骨骺骨软骨炎994
一、病因994
二、临床表现994
三、影像学表现995
四、鉴别诊断995
五、治疗995
第四节 Blount病995
一、病因995
二、X线表现及分类995
三、临床表现996
四、治疗997
第五节 足舟骨骨软骨炎997
第六节 跟骨骨骺骨软骨炎997
第七节 跖骨头骨软骨炎998
第八节 剥脱性骨软骨炎998
第三章 骨骼发育不良1000
第一节 黏多糖病1000
一、病因1001
二、病理生理1001
三、临床表现及影像学1001
四、诊断1001
五、治疗1001
六、产前诊断及预防1001
七、常见类型1001
第二节 软骨发育不良1002
一、病因学1002
二、病理改变1002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1002
四、治疗及预后1002
第三节 骨畸形性发育不良1003
第四节 脊椎骨骺发育不良1004
一、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1004
二、治疗1005
第五节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1006
一、临床表现1006
二、X线表现1007
第六节 干骺端软骨发育不良1007
一、詹森(Jansen)型1007
二、施米德(schmid)型1007
三、斯帕-哈特曼(spahr-Hartmann)型1007
四、软骨和头发发育不良型1007
第七节 Marfan综合征1007
第八节 Larsen综合征1008
第九节 下肢不等长1009
一、概述1009
二、治疗1009
第四章 先天性疾患1011
第一节 先天性肌性斜颈1011
一、病因1011
二、病理改变1011
三、临床表现1011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1012
五、影像学检查1012
六、治疗及预后1012
第二节 先天性颈枕部畸形1013
一、概述1013
二、病因学1013
三、分类1013
四、病理变化1013
五、临床表现1014
六、诊断1014
七、治疗原则1014
第三节 先天性脊柱畸形1015
一、病因1015
二、分型1015
三、自然史1015
四、临床表现1017
五、治疗1018
六、总结1022
第四节 先天性脊柱峡部裂和脊椎滑脱1022
一、病因及流行病学1022
二、临床表现1022
三、影像学检查1023
四、治疗1024
第五节 先天性锁骨假关节1024
一、病因1024
二、临床表现1024
三、辅助检查1024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1025
五、治疗1025
第六节 先天性高肩胛症1025
一、病因1025
二、病理改变1025
三、临床表现1025
四、辅助检查1025
五、治疗1025
第七节 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连接1026
第八节 先天性手部畸形1027
一、裂手畸形1027
二、并指畸形1028
三、多指畸形1029
四、屈曲指畸形1030
五、侧方弯曲畸形1031
六、巨指畸形1031
第九节 髋关节发育不良1032
一、髋关节的应用解剖和DDH的病理1032
二、流行病学及病因1034
三、诊断1034
四、治疗1040
五、术后治疗和结果1042
六、并发症1042
七、总结1043
第十节 先天性髋内翻1043
一、发病率1044
二、病因1044
三、临床表现1044
四、治疗1044
第十一节 先天性髌骨脱位1045
一、病因1046
二、病理1046
三、临床表现1046
四、诊断1046
五、治疗1046
第十二节 先天性膝关节脱位1046
一、分型1046
二、病理1046
三、诊断1047
四、治疗1047
第十三节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1047
一、病因1047
二、病理改变1047
三、临床表现1047
四、辅助检查1048
五、诊断1048
六、治疗1048
第十四节 先天性胫骨弯曲畸形1050
一、病因1050
二、临床表现1050
三、诊断1050
第十五节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051
一、病因1052
二、足踝部的应用解剖和CTEV的病理1052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1053
四、治疗1054
五、总结1059
第十六节 先天性垂直距骨1059
一、定义1059
二、病因1059
三、病理解剖1059
四、临床表现1059
五、X线表现1060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060
七、治疗1060
第十七节 先天性长骨缺损1061
一、先天性桡骨缺损1061
二、先天性股骨缺损1062
三、先天性胫骨缺损1062
四、先天性腓骨缺损1062
第十八节 下肢旋转畸形1063
一、概述1063
二、股骨前倾畸形1063
三、胫骨旋转畸形1063
第五章 神经肌肉疾病1065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1065
一、病因学1065
二、临床表现1065
三、治疗1066
第二节 脑瘫后遗症1067
一、定义1067
二、流行病学1067
三、病因1068
四、临床诊断1068
五、治疗1070
第三节 脊髓脊膜膨出1071
一、病因学1071
二、病理变化1071
三、临床表现1072
四、诊断1073
五、鉴别诊断1073
六、治疗1073
第四节 肌营养不良1073
一、抗肌萎缩蛋白病1074
二、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076
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079
四、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1080
五、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080
六、Emery-Dreifuss型肌营养不良1080
七、远端型肌营养不良1080
八、眼咽型肌营养不良1080
第五节 先天性肌病1080
一、中央轴空病1081
二、杆状体肌病1081
三、肌管肌病中央核肌病1082
四、先天性肌纤维类型不均等症1083
第六节 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1083
一、病因1083
二、病理1083
三、临床表现1083
四、治疗1084
第六章 非感染性关节炎1085
第一节 骨关节炎1085
一、概述1085
二、流行病学1085
三、病理生理机制1085
四、临床表现1085
五、相关检查1086
六、骨关节炎诊断1086
七、鉴别诊断1086
八、骨关节炎的预防1086
九、骨关节炎的治疗1086
第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1087
一、病因学1087
二、临床表现1088
三、相关检查1088
四、诊断标准1088
五、鉴别诊断1088
六、治疗1089
第三节 类风湿关节炎1089
一、流行病学1089
二、病因学1089
三、临床表现1090
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09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091
六、类风湿关节炎治疗1091
七、类风湿关节炎预后1092
第四节 结晶性关节炎1092
一、痛风与高尿酸血症1092
二、脱水焦磷酸钙沉积病1093
第五节 神经源性关节病1093
一、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1093
二、症状及体征1094
三、诊断1094
四、治疗1094
第六节 血友病性关节炎1094
一、临床表现1094
二、实验室检查1094
三、X线检查1094
四、治疗原则1094
第七节 银屑病性关节炎1095
一、病因学与病理改变1095
二、临床表现1095
三、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1095
四、诊断1096
五、治疗1096
六、预后1096
第八节 Reiter综合征1096
一、病因1096
二、临床表现1096
三、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1096
四、诊断1096
五、治疗1096
第九节 大骨节病1096
一、概述1096
二、流行病学1097
三、病理生理机制1097
四、临床表现1097
五、相关检查1099
六、诊断1099
七、鉴别诊断1099
八、预防和治疗1099
第七章 腱鞘及滑囊疾患1101
第一节 腱鞘炎1101
一、De Quervain综合征1101
二、屈肌狭窄性腱鞘炎1101
三、足底屈趾腱鞘炎1102
四、感染性屈指腱鞘炎1102
第二节 腱鞘囊肿1102
一、病因1102
二、治疗1102
第三节 滑囊炎1102
一、髌前滑囊炎1102
二、髌下滑囊炎1103
三、鹅足滑囊炎1103
四、大转子滑囊炎1103
五、鹰嘴滑囊炎1103
六、肩峰下滑囊炎1103
第四节 掌腱膜挛缩症1104
一、病因1104
二、病理1104
三、临床表现1104
四、诊断1104
五、治疗原则1105
第五节 末端病1105
一、病因1105
二、发病机制1105
三、临床表现1105
四、分类1105
五、诊断1106
六、治疗1106
七、预防1106
第八章 肩关节疾病1107
第一节 冻结肩1107
一、概述1107
二、冻结肩的病因与分期1107
三、冻结肩的临床表现1107
四、冻结肩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107
五、冻结肩的治疗1107
第二节 肩袖损伤1107
一、概述1107
二、肩袖损伤的分类1107
三、临床表现1108
四、辅助检查1110
五、治疗1111
第三节 肩关节不稳1111
一、不稳定的概念1111
二、肩关节不稳定的分类1111
三、临床诊断1111
四、治疗1118
第九章 髋关节畸形与疾病1121
第一节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与髋关节脱位1121
一、概述1121
二、病理解剖特点1121
三、临床表现和体征1121
四、影像学表现1121
五、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鉴别诊断1125
六、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原则1125
第二节 髋关节骨关节炎1126
一、流行病学1126
二、病理生理机制1126
三、临床表现1126
四、相关检查1126
五、诊断1127
六、鉴别诊断1127
七、治疗1127
第三节 股骨头坏死1128
一、概述1128
二、流行病学1128
三、病理生理学1128
四、临床表现1129
五、相关检查1129
六、诊断1130
七、鉴别诊断1130
八、分期1131
九、治疗1131
第四节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1133
一、病因1133
二、病理及分型1133
三、临床表现1134
四、辅助检查113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135
六、治疗方法1135
第十章 膝关节疾病1137
第一节 盘状半月板1137
一、分型1137
二、病理1137
三、临床表现1137
四、辅助检查1137
五、治疗1138
第二节 髌骨不稳1139
一、解剖特点1139
二、病因1139
三、临床表现1140
四、辅助检查1141
五、治疗1142
第三节 膝内翻与膝外翻1143
一、膝内翻1143
二、膝外翻1144
第四节 髌下脂肪垫炎、滑膜皱襞综合征1145
一、髌下脂肪垫炎1145
二、滑膜皱襞综合征1146
第五节 膝关节僵直与强直1147
一、病因1147
二、病理生理1148
三、治疗1148
第六节 膝关节游离体1148
一、病理及分类1148
二、诊断标准1148
三、治疗原则1149
第七节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149
一、诊断标准1149
二、治疗原则1149
第八节 膝关节骨关节炎1150
一、概述1150
二、流行病学1150
三、病理生理机制1150
四、临床表现1150
五、相关检查1150
六、诊断1151
七、鉴别诊断1151
八、治疗1151
第十一章 足部疾患1154
第一节 ?外翻1154
一、病因1154
二、解剖与病理1154
三、临床表现1155
四、影像学检查1155
五、分型1156
六、治疗1156
第二节 平足症1160
一、病因1160
二、分型1160
三、临床表现1160
四、辅助检查1160
五、诊断1160
六、治疗1160
第五篇 感染1164
第一章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1164
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1164
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1164
二、慢性骨髓炎1173
三、特殊部位的骨髓炎1181
第二节 化脓性关节炎1183
一、概述1183
二、病因与病理1184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1185
四、治疗1186
附:关节切开引流术1188
第二章 骨与关节结核1192
第一节 概述1192
一、流行病学1192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192
三、病理变化1192
四、临床表现1193
五、实验室检查1195
六、影像学检查1195
七、诊断1196
八、鉴别诊断1196
九、治疗1196
第二节 脊柱结核1198
一、临床症状及体征1198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200
三、治疗1200
第三节 上肢关节结核1202
一、肩关节结核1202
二、肘关节结核1207
三、腕关节结核1209
第四节 下肢关节结核1211
一、髋关节结核1211
二、股骨转子结核1216
三、膝关节结核1217
四、踝关节结核1223
五、跗骨与跗骨间关节结核1226
第五节 骨干结核1228
一、长骨干结核1228
二、短骨干结核1231
第六节 肌肉、腱鞘和滑囊结核1232
一、肌肉结核1232
二、腱鞘结核1232
三、滑囊结核1233
第六篇 骨与软组织肿瘤1236
第一章 骨肿瘤的诊断1236
第一节 临床资料1236
一、病史采集1236
二、临床检查1236
第二节 骨肿瘤影像学1237
一、X线平片1238
二、CT1240
三、MRI1241
四、核素扫描1242
第三节 活体组织检查1242
一、概述1242
二、活检方法1242
第二章 骨与软组织肉瘤的化疗1244
第一节 骨肿瘤的化疗1244
一、骨肉瘤化疗历史概述1244
二、化疗方案简介1244
三、骨肉瘤化疗疗效评价1245
四、骨肉瘤化疗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治疗1245
五、骨肉瘤化疗的未来方向-重点在生物学研究1245
第二节 软组织肉瘤的化疗1246
一、软组织肉瘤的化疗研究1246
二、尤文家族肿瘤和横纹肌肉瘤的治疗策略1246
第三章 良性骨肿瘤1248
第一节 生骨性肿瘤1248
一、骨瘤1248
二、骨样骨瘤1248
三、骨化性纤维瘤1250
第二节 软骨性肿瘤1250
一、骨软骨瘤1250
二、软骨瘤1252
三、软骨黏液样纤维瘤1254
第三节 纤维性肿瘤1255
非骨化性纤维瘤1255
第四节 脂肪源肿瘤1257
骨内脂肪瘤1257
第五节 血管源肿瘤1258
一、骨血管瘤1258
二、骨血管球瘤1259
第六节 囊性病变1260
一、骨囊肿1260
二、动脉瘤样骨囊肿1261
第七节 其他良性肿瘤与良性病变1262
一、骨巨细胞瘤1262
二、骨纤维结构不良1266
三、骨嗜酸性肉芽肿1267
四、骨化性肌炎1268
第四章 恶性骨肿瘤1270
第一节 骨肉瘤1270
一、常见型骨肉瘤1270
二、其他类型骨肉瘤1273
三、骨肉瘤的治疗1274
第二节 软骨肉瘤1274
一、概述1274
二、临床表现及治疗1275
第三节 尤文肉瘤1276
一、概述1276
二、临床表现及治疗1276
第四节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278
一、概述1278
二、临床表现及治疗1279
第五节 脊索瘤1280
一、概述1280
二、临床表现及治疗1280
第六节 长骨造釉细胞瘤1281
一、概述1281
二、临床表现及治疗1281
第七节 骨髓瘤1282
一、概述1282
二、临床表现及治疗1282
第八节 骨的恶性淋巴瘤1284
一、概述1284
二、临床表现及治疗1284
第九节 骨转移瘤1285
一、概述1285
二、各类骨转移瘤1285
第五章 软组织肿瘤1287
第一节 软组织良性肿瘤1287
一、概论1287
二、临床检查及治疗1287
三、脂肪源肿瘤1288
四、神经组织肿瘤1288
五、滑膜源肿瘤1290
六、血管源肿瘤1291
七、纤维源肿瘤1292
第二节 软组织肉瘤1292
一、总论1292
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296
三、脂肪肉瘤1298
四、滑膜肉瘤1299
五、纤维肉瘤1301
六、横纹肌肉瘤1302
七、恶性神经鞘瘤1304
八、骨外骨肉瘤1306
九、骨外尤文肉瘤1306
十、骨外软骨肉瘤1307
第六章 骨肿瘤手术学1309
第一节 骨肿瘤手术学总论1309
一、概述1309
二、手术界限1309
三、手术类型的选择1310
第二节 良性骨肿瘤的手术治疗1310
第三节 恶性骨肿瘤的手术治疗1311
一、截肢术1312
二、保肢术1315
第四节 骨转移癌的手术治疗1322
第五节 软组织肿瘤的手术治疗1324
第六节 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1326
一、概述1326
二、外科治疗相关问题1326
第七节 椎体肿瘤的手术治疗1327
索引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