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
  • 赵晓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0433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产业结构调整-关系-节能-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及产业转移趋势分析1

1.1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1

1.1.1 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大体经历的三个阶段2

1.1.2 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增长趋势缓慢2

1.1.3 工业增长仍是靠重工业拉动4

1.2 区域产业转移趋势分析5

1.2.1 不同省份历年工业份额纵向比较5

1.2.2 主要年份工业规模变动面板比较8

1.2.3 制造业整体转移路径研究10

1.2.4 制造业内部行业省际转移分析16

1.3 本章小结18

第2章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分析19

2.1 全国能源消费现状19

2.1.1 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能源强度经历长期下降后开始上升20

2.1.2 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能源增速较快21

2.1.3 工业内部能源消费情况22

2.2 不同时期中国能源消费特征分析23

2.2.1 改革开放前能源消费结构特征(1949-1978年)23

2.2.2 改革开放后至入世前能源消费结构特征(1979-2001年)24

2.2.3 入世后至今能源消费结构特征(2002年至今)26

2.3 区域能源消费现状27

2.3.1 不同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差异明显27

2.3.2 不同地区相同行业能源强度存在差距28

2.4 本章小结30

第3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31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31

3.1.1 研究方法31

3.1.2 数据说明32

3.2 产业间结构变化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33

3.2.1 影响结果分析33

3.2.2 相关政策背景35

3.3 行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36

3.3.1 影响全国能源消费的关键性行业36

3.3.2 促进关键性行业能源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分析38

3.4 本章小结39

第4章 国内产业转移与能源消费40

4.1 产业转移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理论研究40

4.1.1 能源替代理论40

4.1.2 能源效率理论41

4.2 产业转移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实证研究42

4.2.1 研究方法及数据42

4.2.2 回归结果44

4.2.3 两种情况下能源消费比较46

4.3 政策经验47

4.3.1 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政策促进了产业转移过程中能源效率提高47

4.3.2 东部沿海省份优先发展政策45

4.3.3 鼓励节能的政策49

4.4 本章小结50

第5章 产业布局变化的份额效应、增长效应和交互效应对能源消费的影响51

5.1 关于方法和数据的说明51

5.1.1 研究方法51

5.1.2 关于地区产业能源消费的数据54

5.2 产业布局静态效应的分解结果58

5.2.1 国民经济部门的静态分解结果:地区层面分析55

5.2.2 国民经济部门的静态分解结果:产业层面分析61

5.2.3 工业细分产业的静态分解结果:地区层面分析63

5.2.4 工业细分产业的静态分解结果:产业层面分析65

5.3 产业布局变化的影响67

5.3.1 国民经济部门的动态分解结果67

5.3.2 工业细分产业的动态分解结果68

5.4 本章小结70

第6章 国际产业转移与能源消费71

6.1 基于结构因素分解法的中国对外贸易对能源消费影响分析71

6.1.1 投入产出结构因素分解模型71

6.1.2 数据来源及处理72

6.1.3 计算结果及分析73

6.2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影响的敏感性分析74

6.2.1 模型构建74

6.2.2 数据来源及处理77

6.2.3 计算结果及分析78

6.3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影响途径分析82

6.3.1 研究方法82

6.3.2 数据来源及处理85

6.3.3 计算结果及分析85

6.4 本章小结93

第7章 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中的技术进步作用94

7.1 不同技术进步水平下能源消费特征的差异分析94

7.1.1 技术进步测量的研究94

7.1.2 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研究95

7.1.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中的技术进步差异95

7.2 技术进步的分解及其对能源消费的影响98

7.2.1 技术进步的分解99

7.2.2 变量及数据说明101

7.2.3 计算结果及分析102

7.3 对能源消费产生影响的关键性技术进步分析106

7.3.1 技术进步各部分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贡献率分析106

7.3.2 技术进步各部分对能源效率的贡献率分析107

7.4 本章小结109

第8章 电力产业改革与节能减排110

8.1 中国电力产业改革回顾110

8.2 电力产业管制改革效率的理论分析: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应用112

8.2.1 效率的含义112

8.2.2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要素113

8.3 中国电力产业改革与效率: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视角115

8.3.1 电价改革及效率115

8.3.2 电力产业投资改革及效率118

8.4 中国电力产业改革对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125

8.4.1 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125

8.4.2 回归结果及分析128

8.5 电煤产业链管制结构改革与效率132

8.5.1 电力企业及煤炭企业间的关系转变:由不完全合约到关系合约132

8.5.2 关系合约及效率135

8.5.3 中国建设坑口电厂重要性的实证分析139

8.6 本章小结147

第9章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149

9.1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变动趋势及特点分析149

9.1.1 北京市能源消费趋势及特点分析149

9.1.2 北京市能源消费存在问题154

9.1.3 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特点分析155

9.2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及能源强度关系157

9.2.1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关系分析157

9.2.2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能源强度关系分析160

9.3 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的指数因素分解法分析166

9.3.1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166

9.3.2 北京市工业能源消费量增量的因素分解分析168

9.3.3 北京市工业分行业能源消费量增量的因素分解分析170

9.4 北京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因果关系:基于面板VEC模型的研究172

9.4.1 相关文献回顾172

9.4.2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175

9.4.3 面板单位根检验178

9.4.4 面板协整检验和FMOLS估计179

9.4.5 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182

9.5 本章小结184

第10章 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污染的影响185

10.1 工业结构变动与SO2排放关系研究:基于指数因素分解法的分析185

10.1.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185

10.1.2 实证分析结果及讨论187

10.2 考虑技术进步作用的电力产业发展及其污染物排放190

10.2.1 文献综述190

10.2.2 研究方法192

10.2.3 火电厂SO2排放系数的估算193

10.2.4 数据来源及描述194

10.2.5 实证分析结果及讨论195

10.3 本章小结197

第11章 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研究198

11.1 不同时期中国节能政策特点分析198

11.1.1 1978~1990年中国节能政策:以行政措施为主导,抑制能源需求195

11.1.2 1991~2008年的节能政策:强化市场机制,注重提高能源效率200

11.2 节能政策的交叉效果分析202

11.2.1 模型构建202

11.2.2 数据来源及处理205

11.2.3 模型的检验209

11.2.4 计算结果及分析210

11.3 国外节能减排政策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219

11.3.1 美国新能源计划及启示219

11.3.2 欧洲限额与交易(Cap-and-Trade)政策及启示221

11.4 中国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223

11.4.1 进一步利用价格杠杆作用,促进节能减排223

11.4.2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224

11.4.3 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注重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提高能源效率225

11.4.4 加大力度促进节能技术发展,尤其关注重点行业能源效率的提高225

11.4.5 进一步完善中国节能经济激励政策226

11.5 本章小结228

附表229

参考文献254

结束语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