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缺血性脑血管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 罗祖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843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144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1166页
  • 主题词:脑血管疾病-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缺血性脑血管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临床基础2

第一章 脑血循环的应用解剖2

第一节 脑的动脉2

第二节 脑的静脉17

第二章 脑血循环的应用生理学20

第一节 脑血流量20

第二节 脑的微循环23

第三节 脑脊液循环23

第四节 脑代谢27

第三章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30

第一节 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30

第二节 缺血半暗带与治疗时间窗35

第四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39

第一节 脑动脉硬化39

第二节 脑梗死41

第五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48

第一节 一般流行病学特征48

第二节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56

第六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遗传学63

第一节 遗传学概述63

第二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遗传学证据65

第三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与遗传66

第四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单基因遗传70

第五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多基因遗传91

第七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方法99

第一节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99

第二节 临床试验研究方法111

第三节 循证医学在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中的应用157

第八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171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171

第二节 高血压动脉硬化176

第三节 动脉炎178

第四节 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183

第五节 血管痉挛184

第六节 颅内感染185

第七节 其他病因187

第九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192

第一节 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192

第二节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195

第三节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206

第四节 危险因素的监测207

第十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211

第一节 脑血管内血栓形成211

第二节 脑栓塞216

第三节 低血压与脑灌注不足217

第四节 其他机制219

第二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第一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类224

第一节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类224

第二节 国际上常用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类225

第三节 国际卒中的新分类和卒中亚型——ASCO分类方法229

第二章 脑部动脉系统梗死综合征241

第一节 颈内动脉综合征241

第二节 大脑前动脉综合征242

第三节 大脑中动脉以及分支综合征246

第四节 大脑后动脉综合征256

第五节 丘脑梗死262

第六节 脉络膜前动脉梗死265

第七节 小脑梗死268

第八节 中脑梗死270

第九节 脑桥梗死273

第十节 延髓梗死276

第十一节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79

第十二节 基底动脉主干梗死281

第十三节 椎动脉梗死284

第十四节 脑盗血综合征285

第十五节 大面积脑梗死291

第十六节 边缘带脑梗死297

第十七节 多发性脑梗死302

第十八节 腔隙性脑梗死304

第三章 短暂性缺血发作321

第一节 TIA和小卒中的定义321

第二节 TIA/MIS的危险性324

第三节 TIA/MIS的病原328

第四节 TIA/MIS的临床表现330

第五节 TIA/MIS的检查333

第六节 TIA/MIS的处理334

第四章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348

第一节 概述348

第二节 脑静脉血栓形成356

第三节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358

第三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第一章 神经系统的病史采集366

第二章 神经系统检查370

第三章 神经心理学检查394

第一节 利手测定394

第二节 失语症检查法394

第三节 汉语失读症399

第四节 汉语失写症400

第五节 智力测验402

第六节 记忆测验405

第七节 认知功能的综合评定407

第八节 认知功能的单项评定413

第九节 非认知功能评定414

第四章 实验室检查419

第一节 血、尿、大便常规检查419

第二节 血液流变学与血液生化检查420

第三节 脑脊液检查423

第四节 基因与分子生物学技术425

第五章 影像学检查428

第一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428

第二节 磁共振431

第三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438

第四节 核医学技术成像439

第五节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和经颅多普勒440

第六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445

第一节 定位诊断445

第二节 病因诊断448

第三节 危险因素的诊断452

第七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456

第四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第一章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原则460

第一节 TIA的治疗原则460

第二节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原则461

第二章 缺血性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464

第一节 院前急救464

第二节 绿色通道466

第三节 卒中单元469

第四节 临床路径473

第三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般治疗481

第一节 呼吸支持481

第二节 血压管理482

第三节 调整血糖水平482

第四节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482

第五节 吞咽困难的评估与处理483

第六节 其他措施492

第四章 并发症的防治494

第五章 缺血性脑卒中的特殊治疗516

第一节 溶栓治疗516

第二节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523

第三节 降纤维蛋白药物治疗526

第四节 抗凝治疗533

第五节 神经保护治疗538

第六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565

第七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578

第六章 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592

第一节 概述592

第二节 主要神经功能障碍的康复593

第七章 缺血性卒中的护理603

第一节 偏瘫603

第二节 失语604

第三节 感觉减退或缺失605

第四节 吞咽障碍606

第五节 排尿障碍607

第六节 排便障碍608

第七节 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610

第八节 面瘫611

第九节 高热611

第十节 焦虑612

第十一节 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613

第十二节 常见并发症614

第八章 脑卒中的预防性治疗618

第一节 药物预防618

第二节 外科预防628

第三节 社区预防640

第九章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中药治疗644

第一节 概论644

第二节 各论652

第十章 几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665

第一节 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665

第二节 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671

第三节 TIA的治疗673

第四节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治疗679

第五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殊问题第一章 遗传性脑血管病686

第一节 概述686

第二节 显性遗传性脑血管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687

第三节 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随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692

第四节 Fabry病693

第五节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696

第六节 其他少见的遗传性缺血性脑血管病699

第二章 夹层动脉瘤与缺血性脑卒中704

第三章 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710

第一节 概述710

第二节 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类型712

第四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智能障碍730

第一节 血管性痴呆730

附 常用认知功能评定项目745

第二节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747

第三节 Binswanger病756

第五章 系统疾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765

第一节 高血压脑病765

第二节 心脏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771

第三节 低血压与脑血管疾病782

第四节 脑淀粉样血管病788

第五节 脑血管病与炎性动脉病792

第六节 凝血异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805

第七节 糖尿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815

第六章 颅内异常血管网症825

第七章 妊娠与围生期缺血性脑血管病836

第一节 流行病学836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836

第三节 病理837

第四节 临床表现838

第五节 辅助检查839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840

第七节 治疗840

第八章 头痛与脑血管病843

第九章 物质滥用、药物应用与缺血性脑卒中850

第一节 物质滥用850

第二节 常用药物与缺血性脑血管病856

第十章 脑内微出血与缺血性脑卒中后出血性转换859

第一节 脑内微出血的简介859

第二节 缺血性脑卒中后出血性转换863

第十一章 脑卒中后的炎性反应与抗炎细胞治疗868

第一节 炎症反应对脑组织的损伤作用869

第二节 抗炎细胞治疗876

第十二章 脑缺血耐受与内源性神经保护881

第一节 诱导脑缺血耐受的预处理方式881

第二节 脑缺血耐受的分子机制884

第三节 药物对预缺血诱导的内源性神经保护的影响890

第四节 脑缺血耐受的临床意义与研究方向892

第十三章 缺血性卒中后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895

第一节 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895

第二节 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898

第三节 脑水肿与颅高压的监测901

第四节 脑水肿与颅高压的治疗904

第十四章 亚低温脑保护911

第十五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制定与应用926

第一节 概述926

第二节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方法927

第三节 应用指南的原则和方法928

第四节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制定与应用929

第十六 章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的卫生经济评价932

第一节 卫生经济学评价的一般理论932

第二节 卫生经济评价方法936

第三节 卫生经济评价的应用947

第十七章 腺苷及其增效剂的缺血性神经细胞保护作用953

第一节 脑的能量代谢953

第二节 腺苷增效剂的基础和临床研究959

第十八章 持续性植物状态962

附 脑死亡以及判断标准978

第十九章 自由基清除剂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982

第二十章 脑小血管病988

第二十一章 干细胞治疗对脑血管病作用的探讨995

第一节 干细胞的概念及特性995

第二节 干细胞的分类995

第三节 干细胞替代治疗996

第二十二章 脑血管病的治疗方向——综合治疗1001

第一节 神经血管单元的概念1001

第二节 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1002

第三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细胞替代治疗1004

附录 一美/欧/日成人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1008

2007年美国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指南1008

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指南20081019

日本脑梗塞治疗指南1031

附录二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1037

附录三 婴幼儿卒中的处理1047

附录四 脑卒中神经功能评分量表1096

附录五 Glasgow昏迷评分1108

附录六 改良Rankin量表1109

附录七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1110

附录八 褥疮危险度评分1112

附录九 康复评价量表1113

附录十 临床痴呆评定量表1116

附录十一 脑卒中相关抑郁焦虑评分量表1118

附录十二 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11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