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习应考实用手册 高中语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方可丛书主编;杨四利,陈恩权本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 ISBN:753033321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语文课-初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习应考实用手册 高中语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
《考试说明》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的要求1
一、语音1
(一)基本知识1
(二)汉语拼音方案2
(三)汉语拼音书写的要求3
(四)轻声和儿化3
(八)重音4
(七)节拍4
(六)停顿4
(五)变调4
(九)语气5
(十)平仄5
(十一)押韵5
(十二)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5
(十三)高考试题(2001年~2004年)回顾6
与评析6
附录1 中学生容易读错的字7
(一)因按声旁发音而读错的字7
(19
附录5《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新变字音9
(二)因按声旁类推而读错的字9
(三)因形似而误续11
(四)因旧有异读而读错的字12
附录2容易读错的专用名词13
附录3常用多音多义字14
附录4成语中的难读字19
(二)汉字的演变20
(三)汉字的造字法(六书)20
(一)汉字及其特点20
二、汉字20
(四)汉字的笔画和笔顺21
(五)汉字的结构21
(六)汉字的偏旁和部首21
(七)繁字、简化字和异体字21
(八)同音字、形似字和多音多义字21
(九)纠正错别字22
(十)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22
(十一)高考试题(2000年~2004年)回顾22
与评析22
附录1常见汉字部首的意义类属23
附录2同音异混字辨析举例25
附录3容易写错的字集录27
附录4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29
三、词语(包括熟语)31
(一)语素31
(二)词31
(三)词的构成31
(五)同义词和反义词32
同音词的辩析32
(四)词义32
(六)怎样解词33
(七)成语33
(八)其他熟语33
(九)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34
(十)高考试题(2000年~2004年)回顾与34
评析34
附录1常见易混实词辨析举例38
附录2常见易混虚词辨析举例42
附录3试卷中常考成语集释44
附录4常见易混成语辨析49
附录5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52
(一)词类53
四、语法53
(二)短语55
1.短语的分类55
2.复杂的短语及其划分57
(三)句子57
1.句子及分类57
2.句子的成分57
3.几种特殊单句60
5.复句61
4.单句的复杂化61
6.句群64
(四)病句类型65
《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65
《考试说明》没有规定的病句类型69
(五)病句的辨析与修改69
(六)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70
(七)高考试题(2000年~2004年)回顾与70
评析70
(三)标点符号的用法73
(二)标点符号的种类73
五、标点符号73
(一)标点符号的作用73
(四)标点符号的位置78
(五)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78
(六)高考试题(1995年~1998年)回顾与78
评析78
六、修辞80
(一)《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八种修辞手法80
(二)中学常见的其他10种修辞手法83
(三)其他修辞手法(14种)85
(四)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87
(五)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88
(六)高考试题(2000年~2004年)回顾与88
评析88
七、语言表达89
(一)扩展语句,压缩语段89
1.扩晨语句(类型、方法)89
2.压缩语段(方法、例析)91
(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92
1.选用句式92
2.仿用句式(类型、解法)93
3.变换句式(类型、解法)94
(三)语完表达简明、连贯、得体96
1.语言表达简明96
2.语言表达连贯97
3.语言表达得体99
(四)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100
(五)高考试题(2000年~2004年)回顾与100
评析100
(一)中国作家作品106
1.先秦作家作品106
《考试说明》对“文学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部分的要求106
一、文学常识106
第二部分 文学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106
2.秦汉作家作品107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108
4.隋唐五代作家作品109
5.宋代作家作品111
6.元明作家作品112
7.清代近代作家作品113
8.现代、当代作家作品114
(二)外国作家作品119
1.古代作家作品119
2.近代作家作品121
(三)文学体裁124
(四)常见文学流派130
(五)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130
(六)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131
评析131
(一)姓氏和称谓133
二、古代文化常识133
(二)职官136
1.中央职官136
2.地方职官137
3.有关官吏任免调动的词语137
(三)天文138
(四)历法139
(五)地理142
(六)科举144
(七)礼俗144
(八)衣、食、住、行、用147
(九)度量衡148
(十)古代刑法148
(十一)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149
三、名句名篇149
(一)《语文大纲》推荐的部分背诵篇目及149
其名句149
(二)初高中课文里的其他名句153
(三)其他名句辑录154
评析157
(五)高考试题(2002年~2004年)回顾与157
(四)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157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159
《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要求159
一、文言实词159
(一)古今词义的演变159
(二)单音和复音160
(三)一词多义161
(四)通假字、古今字161
(五)词类活用161
(六)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165
评析166
(七)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166
附录1常见通假字表171
附录2新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177
词集释177
附录3课本练习多义词集释195
附录4古今异义词集释199
附录5古代汉语数的表达204
(一)文言虚词的特点206
(二)文言虚词分类简介206
二、文言虚词206
(三)《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用210
法归纳210
(四)其他常见的32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213
(五)文言复音虚词215
(六)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218
(七)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218
评析218
三、文言句式220
(一)判断句220
(三)倒装句221
(二)被动句221
(五)疑问句223
(四)省略句223
(六)否定句224
(七)固定结构224
(八)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226
(九)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227
评析227
(一)文言读音228
(二)文言断句228
四、文言读音、断句和翻译228
(三)文言翻译229
(四)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230
(五)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230
评析230
附录 中学文言文异读字辑录232
五、分析综合235
(一)《考试说明》的要求235
(二)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235
(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236
(五)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238
(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38
(六)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239
评析239
六、古代诗歌鉴赏243
(一)鉴赏古代诗歌必须具备的知识243
1.诗歌的基本特点243
2.古代抒情诗的分类及各自特点244
3.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现实主义和244
浪漫主义244
4.诗歌的意象和意境245
(1)表达方式246
5.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46
(2)表现方法250
6.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251
7.古代诗歌的风格流派254
(二)古诗词鉴赏的步骤和方法258
(三)古诗鉴赏应注意的问题260
(四)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261
(五)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261
评析261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65
一、理解265
1.考点解析265
《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要求265
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265
专项阅读能力265
2.解题技巧归纳266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67
1.考点解析267
2.解题技巧归纳267
(三)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269
(四)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269
评析269
(二)培养分析综合能力的方法276
1.培养分析能力的方法276
二、分析综合276
(一)什么是分析综合276
2.培养综合能力的方法278
(三)分析综合应注意的问题279
(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80
(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82
(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283
(八)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284
(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84
评析286
(九)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286
三、鉴赏评价292
(一)什么是鉴赏评价292
(二)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方法292
(三)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293
巧293
(四)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293
态度293
析294
(五)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评294
整体阅读能力297
一、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297
(一)高考命题特点297
(二)高考考查要点297
(三)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298
(四)高考考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298
评析298
(二)高考考查要点303
(一)高考命题特点303
二、文学作品阅读303
(三)散文鉴赏摘要304
(四)小说鉴赏摘要305
(五)文学作品阅读应注意的问题………306
(六)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306
评析306
一、基础理论知识314
(一)主题314
《考试说明》对“写作”部分的要求314
第五部分写作314
(二)材料317
1.材料、素材、题材317
2.如何选择材料317
3.使用材料应注意什么318
(三)结构319
(四)语言322
(五)写作过程326
1.命好文章的标题326
2.审题327
3.要正确立意329
4.列好提纲330
5.开头和结尾332
6.过渡和照应336
二、常用文体的写作337
(一)记叙文的写作337
1.记叙文的特点及分类337
2.记叙文的线索和顺序338
3.记叙文的表达方式338
4.记叙文的写作341
5.改写、扩写、缩写343
1.议论文的特点和分类344
(二)议论文的写作344
2.论证方法345
3.议论文的结构346
4.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技巧346
5.议论性供材料作文的类型及写作技巧348
6.常见议论类别的论证角度及其论据集锦349
(三)说明文的写作360
1.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分类360
2.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过程362
1.《考试说明》规定的八种应用文格式365
(四)应用文的写作365
2.其他常见的应用文格式368
三、话题作文的写作370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370
(二)话题作文写作的基本过程371
(三)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371
1.怎样审题371
2.怎样选取角度372
3.怎样选择文体373
4.怎样拟题373
5.怎样写出新意374
6.怎样写出文采377
四、考场作文的应试技巧379
(一)哪些作文可以取得高分379
(二)高考作文如何取得高分381
五、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评析383
(一)作文命题回顾383
(二)分析和评价384
1.命题原则384
2.命题特点及走向385
3.高考作文预测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