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伦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余谋昌,王耀先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4468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暂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伦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环境伦理学的学科性质1
第二节 环境伦理学产生的理论与现实基础3
一、环境伦理学产生的生态学基础4
二、环境伦理学的产生是伦理进化的必然5
三、环境伦理学产生的现实要求6
第三节 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9
第四节 学习和研究环境伦理学的意义11
一、实现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12
二、明确我们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12
三、唤起我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良知13
思考题13
主要参考和阅读文献14
第二章 环境伦理学的历史演进15
第一节 环境伦理思想的形成15
一、西方早期的资源保护运动15
二、环境伦理学说的提出19
第二节 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及其发展23
一、环境伦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23
二、环境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28
三、环境伦理学的发展趋势31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34
一、道家的生态智慧34
二、儒家的环境伦理意识36
三、佛学“尊重生命”的博爱意识37
第四节 环境伦理学在中国的发展38
思考题45
主要参考和阅读文献46
第三章 西方环境伦理学主要流派47
第一节 人类中心主义47
一、人类中心主义及其传统形态47
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51
三、超越人类中心主义57
第二节 动物解放论与动物权利论60
一、动物解放论62
二、强式动物权利论65
三、弱式动物权利论68
四、认真对待动物保护伦理71
第三节 生物中心主义72
一、敬畏生命72
二、尊重大自然76
第四节 生态中心主义83
一、大地伦理学85
二、自然价值论88
三、深层生态学:生物圈平等主义与自我实现论92
思考题100
主要参考和阅读文献100
第四章 自然界的价值101
第一节 自然价值概念101
一、自然界是否存在价值?102
二、自然价值概念的含义104
三、自然价值概念的案例分析105
第二节 自然价值的性质108
一、自然价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108
二、自然价值的历史性114
三、自然价值的多样性119
第三节 自然价值的创造和进化128
一、自然价值的创造128
二、关于自然价值的进化132
三、自然价值进化的层次性135
四、什么是自然价值的进化137
第四节 自然价值的结构与自然内在价值的伦理学论证139
一、自然价值结构概述139
二、自然内在价值的论证140
第五节 自然价值评价155
一、自然价值的真理性评价156
二、自然价值的实践评价157
三、自然价值的道德评价158
四、自然价值评价模型160
思考题164
主要参考和阅读文献165
第五章 自然的权利166
第一节 自然的权利概念166
一、对自然的权利的界定166
二、自然的法权导向168
三、自然的道德权利导向171
四、关于自然的环境道德关怀共同体173
第二节 自然的权利概念的历史考察175
一、天赋权利176
二、人类中心的自然权利176
三、非人类中心的自然权利177
四、扩展自然界权利的意义179
第三节 自然权利的内在属性181
一、“自然界最懂得自然”181
二、生物利益的自我保护性184
三、大自然的“报复”性187
第四节 自然的权利类型190
一、人类的自然权利190
二、自然界其他生物的权利196
第五节 关于自然界权利的几个问题215
一、自然的权利主体与道德主体215
二、自然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217
三、把道德权利赋予自然218
四、自然的权利与人权冲突的仲裁221
思考题224
主要参考和阅读文献224
第六章 协同进化的环境伦理基本原则226
第一节 协同进化的概念226
一、协同进化的来源226
二、协同进化的哲学意义228
第二节 协同进化的环境伦理231
一、相互依存的伦理定位231
二、共存共荣的生态基点234
三、协同进化的环境伦理方法论235
第三节 协同进化的环境伦理标准239
一、双标尺度而不是单标尺度239
二、有利于人类,有利于生态的双标尺度243
思考题247
主要参考和阅读文献247
第七章 环境道德的主要规范248
第一节 保护环境248
一、保护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普适道德248
二、从根本上实现从掠夺地球到善待地球的转变250
三、倡导全社会负起保护环境的道德责任252
第二节 生态公正254
一、对生物和自然界的公正254
二、所有个人都应享有环境上的权利256
三、资源和环境在代际之间公平分配259
四、代内要公平分担环境的权利和义务262
第三节 尊重生命268
一、敬畏生命,反对无故伤害生命268
二、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270
三、保护拯救濒危野生动植物272
四、取利除害要适度273
五、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事业276
第四节 善待自然277
一、照看好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共同家园277
二、尊重自然的限度,反对掠夺性开发资源278
三、节俭使用自然资源280
第五节 适度消费283
一、倡导适度消费,反对无节制的高消费283
二、崇尚简约生活,反对奢侈浪费288
三、参与绿色消费,抵制有害生态环境产品289
四、倡导对环境友好的精神消费294
思考题296
主要参考和阅读文献296
第八章 环境伦理实践(一)297
第一节 决策中的环境伦理297
一、决策失误可以导致灾难性的生态破坏297
二、决策中环境伦理观念的缺失与偏离299
三、环境伦理应当为决策提供价值定向300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工程中的环境伦理303
一、20世纪科技观的讨论304
二、新世纪科技观的生态转向305
三、工程活动是科学技术干预生态环境的主导力量307
四、当代工程伦理提出的环境道德新要求308
第三节 人口环境伦理312
一、人口生产的环境伦理意义313
二、从传统的生育伦理观向现代生育伦理观的历史转变314
第四节 生态保护中的环境伦理319
一、湿地的价值和保护319
二、荒野的认识和保护325
思考题333
主要参考和阅读文献333
第九章 环境伦理实践(二)334
第一节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334
一、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学基础334
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内涵339
三、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实践意义343
第二节 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制345
一、环境立法的一般情况345
二、环境法基本原则与环境伦理基本原则353
三、环境法的实施与环境道德建设360
第三节 环境道德与环境教育362
一、中国环境道德教育的基本情况362
二、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368
三、中国环境伦理学的教育实践371
思考题379
主要参考和阅读文献379
结束语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