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闫天灵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6694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97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汉族-移民-研究-内蒙古-近代;社会变迁-研究-内蒙古-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汉族移民历程考论1
第一节 汉族移民的类型特征与启动机制2
一、汉族移民的类型特征4
二、旅蒙商与移民的启动13
第二节 17—19世纪的移民潮流17
一、归化城土默特17
二、伊克昭盟18
三、察哈尔23
四、卓索图盟24
五、昭乌达盟27
六、哲里木盟28
第三节 清末蒙地放垦与移民30
一、西蒙放垦31
二、东蒙放垦32
三、清末放垦与移民33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移民与塞外新村建设38
一、铁路移民的兴起39
二、绥远移民概况40
三、察哈尔、东蒙移垦概况45
四、公司实业移垦47
五、组织移民的兴起48
六、河套新村建设55
第五节 汉族移民的路线分布与再移民57
一、移民路线模型58
二、绥远的晋陕移民圈60
三、东蒙的鲁冀移民圈68
四、南方移民群71
五、汉族移民的再移民72
第二章 蒙汉耦合机制透视95
第一节 农耕对游牧的经济补充97
一、蒙古游牧经济的脆弱性与汉族农业的救济作用98
二、蒙古族对汉族农产品的依重100
三、蒙古族对汉族工商业者的依赖103
第二节 客居依附效应与私人情谊管道105
一、客居依附效应与汉族蒙古化105
二、私人情谊管道107
第三节 经济利益双赢机制109
一、双赢机制的构建110
二、双赢机制的强化113
第四节 民族政策的保障功能115
一、民间耦合力的局限性116
二、清代民族政策的保障功能117
第五节 蒙古族“朝台”与蒙汉沟通119
一、蒙古族的五台山情结120
二、“朝台”与蒙汉沟通121
三、蒙古信徒入陕交流123
第三章 汉族移民社会之成长133
一、特殊地位134
第一节 长盛不衰的“雁行人”134
二、存在基础137
三、内部构成140
四、流动特点141
五、作业程序143
六、“雁行人”的不利影响146
第二节 定居化与本土化148
一、移民驻留的不稳定性148
二、移民的定居化模式149
三、移民的本土化157
四、初级组织161
五、正式组织169
第三节 农牧方式与租佃关系170
一、歇耕与游耕170
二、粗放经营与特色农业技术172
三、移民牧业176
四、地权集中与土地规模占有179
五、租佃佣工习惯184
第四节 社会分层与社会控制189
一、垂直流动与社会分层189
二、社会控制中心的流变191
三、后套地区的河霸地主与社会控制192
四、群体分层控制199
五、移垦区的“独立王国”200
第五节 生活状况与风俗习惯202
一、生活水平202
二、职业分布204
三、生活习惯209
四、婚姻习惯216
五、民风与民间信仰218
第六节 土匪、鸦片与娼妓——三大社会问题221
一、土匪222
二、鸦片226
三、娼妓229
第四章 蒙地与蒙旗:制度层的二重变革270
第一节 土地制度的流变271
一、从总有到私有271
二、土地的族际转移276
三、清末及民国前期的蒙地整理279
第二节 旗县并立下的二元行政体制282
一、旗县二元体制的确立282
二、蒙旗治权的收缩283
三、旗县之间的利权分割286
四、双重管辖与双重负担290
第三节 跨旗流动与等级松弛293
一、蒙古移民与跨旗流动294
二、等级制度的松弛298
三、权力增值下的内部纷争302
第四节 蒙旗经济生活的变化304
一、蒙古族交换意识的增强304
二、蒙古族职业结构的分化307
三、畜牧技术的改进312
四、农区管理组织的出现313
五、移民开垦对蒙旗经济发展的影响314
第五章 民族—经济—文化区的重构333
第一节 蒙汉杂居格局的形成与族际文化交流333
一、蒙汉人口结构的变动333
二、蒙汉杂居格局的形成336
三、蒙汉通婚与文化交流341
四、蒙汉双向文化吸收的特征348
第二节 塞外经济区的重构352
一、农牧布局及其内部结构353
二、以蒙汉粮畜调剂为主的内部市场359
三、蒙地役畜输出的继续与粮油大宗内运366
四、内地传统输入品的继续输入与农业性输入品的增加374
五、商业市镇378
第三节 “走西口”与“走西口”文化圈381
一、“走西口”与晋陕绥毗连带民歌圈的生成382
二、“走西口”与“二人台”戏曲的产生401
第六章 移民开垦与塞外生态环境变迁421
第一节 严重的生态形势与脆弱的生态环境421
一、严重的生态形势421
二、脆弱的生态环境422
第二节 粗放式开垦利用与土地沙化424
一、农进牧退与生态退化424
二、游耕、撂荒与沙化加剧427
三、“甘草淘金潮”对草地生态的巨大破坏429
第三节 民国时期对内蒙古开发道路的认识与认定433
一、“农垦实边”、“林牧兴边”与“农牧并重”的基本认识分野433
二、农牧论争的视角分析与塞外开垦不可扼制的原因439
附录一 内蒙古六盟四十九旗名称对照表454
附录二 民国时期内蒙古旗县分布对照表457
参考文献460
后记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