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子政务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电子政务教程
  •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总策划,中科希望技术培训学校主编;阮俊杰编著 著
  •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 ISBN:750511103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电子政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子政务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2.2.3 文件夹的属性及操作 31

目录2

应用篇2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2

1.1 政务概述2

1.1.1 政府的组织3

1.1.2 政府的职能4

1.1.3 国家税收和政府采购5

1.1.4 依法行政6

1.1.5 政府的绩效7

1.1.6 政府的形象9

1.2 电子政务10

1.2.1 电子政务与e-社会11

1.2.2 电子政务的目标12

7.4.4 Internet服务 114

1.2.3 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15

1.2.4 电子政务的发展16

1.2.5 电子政务的效益分析18

1.2.6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20

1.2.7 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特点21

1.3 电子政务的系统建设21

1.3.1 电子政务建设的一般原则21

1.3.2 电子政务建设的组织领导22

1.3.3 电子政务建设的宏观过程24

1.3.4 电子政务建设的团队24

1.4 电子政务时代的公务员26

2.1 操作系统简介27

2.1.1 信息处理原理27

第2章 桌面操作系统27

2.1.2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28

2.1.3 操作系统安装、卸载和复原28

2.2.1 目录简介29

2.2 目录与资源管理29

2.1.4 操作系统的界面29

2.2.2 目录与资源管理30

2.2.4 文件的属性及其操作33

2.3 应用程序33

2.3.1 应用程序的基本类型34

2.3.2 应用程序的维护与使用35

2.3.3 应用程序的控制界面36

2.3.4 Windows的内置应用程序38

2.4 设备管理38

2.4.1 设备安装38

2.4.2 设备管理39

2.5 系统管理40

第3章 办公软件41

3.1 字处理软件MS Word41

3.1.1 文档的构成要素41

3.1.2 MS Word的窗口界面42

3.1.3 Word的文档模板43

3.1.4 Word的文档制作45

3.1.5 Word的输出方式47

3.2 电子幻灯软件MS PowerPoint48

3.2.1 MS PowerPoint的窗口界面48

3.2.2 幻灯片的制作49

3.2.3 幻灯片的放映52

3.2.4 讲义文稿的制作53

3.3 电子表格软件MS Excel54

3.3.1 表格的构成要素54

3.3.2 MS Excel的界面及基本操作55

3.3.3 表格制作56

3.4 网站开发软件MS FrontPage60

4.1 现代办公管理65

4.1.1 组织管理65

4.1.2 公文管理65

第4章 办公自动化系统65

4.1.3 行政管理66

4.1.4 人事管理66

4.1.5 日常管理67

4.2 办公自动化系统概述67

4.2.1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原理67

4.2.2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68

4.3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69

4.2.3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发展69

4.3.2 发文处理70

4.3.1 系统界面70

4.3.3 收文处理71

第5章 Internet访问软件73

5.1 IE浏览器及网上资源访问73

5.1.1 浏览器界面73

5.1.2 搜索引擎74

5.1.3 网页操作75

5.1.4 表单输入75

5.1.5 聊天室、BBS、手机短信及ICQ76

5.2 IE浏览器及文件传输77

5.3 Outlook Express及邮件管理78

5 3.1 Outlook Express的窗口界面79

5.3.2 邮箱配置80

5.3.3 创建及发送邮件81

5.3.4 邮件管理82

技术篇86

第6章 电子政务的总体技术架构86

6.1 电子政务的功能模型86

6.2 安全支撑平台87

6.2.1 电子政务安全服务模型87

6.2.4 电子政务的信任与授权服务管理体系88

6.2.3 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88

6.2.2 网络基础设施及其安全结构88

6.3.2 统一政务门户89

6.3 应用支撑平台89

6.3.1 统一接入平台89

6.3.3 统一的Web服务平台90

6.3.4 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91

6.3.5 统一的消息处理平台92

6.4 一站式服务的应用框架93

6.4.1 一站式服务架构的组成93

6.4.2 单点登录94

6.4.4 工作流引挚95

6.4.3 统一资源管理95

6.4.5 信息采集、发布与报送服务96

6.4.6 公文一体化系统97

6.4.7 服务代理98

6.5 电子政务标准化99

6.5.1 标准化的意义99

6.5.2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框架99

6.5.3 六项电子政务基础标准101

第7章 网络基础设施102

7.1 局域网102

7.1.1 以太网102

7.1.3 令牌总线106

7.1.2 令牌环网106

7.2 城域网107

7.2.1 城域网的特点107

7.2.2 自组城域网107

7.1.4 FDDI107

7.2.3 租用骨干网108

7.2.4 租用城域网109

7.2.5 分布式网点的接入109

7.2.6 综合布线工程109

7.3 广域网110

7.3.1 骨干网110

7.3.2 路由策略110

7.3.3 IP地址分配111

7.3.4 虚拟专用网111

7.4 国际互联网112

7.4.1 Internet骨干网112

7.4.2 Internet接入113

7.4.3 Internet管理113

7.5 接入网及公共数据网114

7.5.1 电话网PSTN114

7.5.2 数字数据网DDN115

7.5.3 ISDN115

7.5.4 X.25网116

7.5.5 帧中继网117

7.5.7 无线个人网118

7.5.6 无线网118

7.5.8 卫星网119

7.5.9 移动通信网119

7.6 标准应用协议120

7.6.1 DoD与OSI/RM比较120

7.6.2 文件传送协议120

7.6.5 域名系统121

7.6.6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121

7.6.7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121

7.6.4 简单邮件协议121

7.6.3 终端仿真协议121

7.7 网络服务质量122

7.7.1 QoS的基本要求122

7.7.2 应用识别与分类122

7.7.3 服务模型123

7.7.4 QoS的实现技术123

7.8 网络管理124

7.8.1 网络管理功能124

7.8.2 网络管理协议124

7.8.3 网络管理工具124

7.8.4 网络管理的新技术125

7.9 下一代互联网125

7.9.1 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IPv6126

7.9.2 强大的网络层安全机制127

7.9.3 更高的服务质量保证128

7.9.4 支持真正的移动通信129

7.9.5 IPv4与IPv6的共存130

7.9.6 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战略规划130

7.10 电子政务的网络平台131

7.10.1 电子政务的网络组成131

7.10.2 电子政务网络体系结构132

7.10.3 电子政务的网络平台133

7.10.4 电子政务网络标准135

8.1.1 Windows家族137

8.1.2 Windows 2000的管理功能137

8.1 Windows操作系统137

第8章 服务器操作系统137

8.2 UNIX操作系统140

8.2.1 UNIX起源及分支140

8.2.2 UNIX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41

8.2.3 UNIX图形用户界面142

8.3 Linux操作系统143

8.3.1 Linux的起源与发展143

8.3.2 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模式143

8.3.3 Linux操作系统与电子政务144

9.1.1 小型数据库146

第9章 数据库146

9.1 数据库管理系统综述146

9 1.2 企业级关系数据库的通用功能147

9.2 Oracle数据库148

9 3 Sybase数据库149

9.4 Informix数据库150

9.5 DB2数据库151

9.6 SQL Server数据库152

第10章 资源整合技术154

10.1 XML154

10.1.1 标记语言及XML154

10.1.2 XML采用的字符编码标准156

10.1.3 XML的基本语法结构157

10.1.4 DTD、Namespace和XML Schema159

10.1.5 CSS与XSLT161

10.1.6 XBase、XPath、XLink、XPointer和XQuery162

10.1.7 DOM和SAX164

10.1.8 XML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165

10.2 元数据166

10.2.1 元数据技术框架166

10.2.2 元数据的结构及定义169

10.2.3 元数据的标准171

10.2.4 资源描述框架协议RDF174

10.2.5 元数据的管理及服务功能175

10.3 轻目录访问协议LDAP176

10.3.1 X.500目录服务标准176

10.3.2 LDAP目录服务模式及信息模型177

10.3.3 LDAP的命名方式178

10.3.4 LDAP的功能模型179

10.3.5 LDAP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180

10.4 内容管理CMS181

10.4.1 内容管理的基本概念181

10.4.2 内容管理系统的服务模式182

10.4.3 内容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183

10.5.1 数据仓库与数据集市185

10.5 数据仓库及BI技术185

10.4.4 内容管理与知识管理185

10.5.2 BI的分析功能186

10.5.3 BI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187

第11章 服务整合技术188

11.1 分布式计算标准188

11.1.1 DCE188

11.1.2 CORBA189

11.1.3 DTP191

11.2 分布式计算平台192

11.2.1 Windows 2000 DNA192

11.2.2 Windows.Net194

11.2.3 J2EE195

11.3 Web服务198

11.3.1 Web服务的体系结构199

10.3.2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200

11.3.3 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203

11.3.4 统一服务发现协议UDDI207

11.3.5 Web服务流程描述语言WSFL210

11.3.6 Web服务平台及电子政务211

11.4 其他系统整合技术212

11.4.1 中间件技术212

11.4.2 企业门户技术214

11.4.3 P2P技术215

11.4.4 网格计算技术217

第12章 安全整合技术218

12.1 安全综述218

12.1.1 安全目标218

12.1.2 安全威胁218

12.1.3 安全策略220

12.1.4 安全体系220

12.1.5 安全等级222

12.2 信息加密技术223

12.2.1 密码算法223

12.2.2 加密方式224

12.2.3 数字签名及应用224

12.2.4 XML安全技术225

12.3.1 PKI基本组成及功能227

12.3 公钥基础设施PKI227

12.3.2 数字证书的内容、托管及保护228

12.3.3 连线证书状态查询协议OCSP229

12.3.4 时间戳服务协议TSP229

12.3.5 委托证书PC229

12.3.6 简单证书认证协议SCVP229

12.4 授权基础设施PMI230

12.4.1 PMI的体系结构230

12.4.2 X.509属性证书231

12.4.3 PMI的授权模型232

12.4.5 PMI的优势233

12.4.4 基于属性证书的访问控制233

12.5 基本信任服务234

12.5.1 网络信任域模型234

12.5.2 身份认证模型235

12.5.3 可信接入238

12.5.4 可信传输240

12.5.5 可信管理240

12.5.6 可信应用240

12.5.7 分布式审计模型241

12.6 安全管理242

12.6.1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化242

12.6.2 安全管理制度243

第13章 电子政务典型应用系统244

13.1 城市空间信息整合服务平台244

13.1.1 城市空间信息的整合需求244

13.1.2 GIS技术发展简介245

13.1.3 GPS技术简介246

13.1.4 WebGIS简介246

13.1.5 城市空间信息整合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248

13.2 社会医疗保险系统250

13.2.1 业务综述250

13.2.2 功能需求251

13.2.3 网络结构253

13.2.4 社保中心分系统254

13.2.5 医保中心分系统255

13.2.6 医院端分系统256

13.3 紧急救助系统257

13.3.1 系统概述257

13.3.2 呼叫中心技术简介258

13.3.3 数字集群通信技术简介260

13.3.4 紧急救助系统的功能实现261

13.4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263

13.4.1 需求概述263

13.4.2 突发事件应对的有关方法264

13.4.3 应急指挥的有关方法266

13.4.4 系统体系结构267

第14章 政府CIO270

14.1 政府CIO的角色定义270

14.1.1 组织管理需要CIO270

管理篇270

14.1.2 政府CIO的素质要求271

14.1.3 政府CIO的地位和作用271

14.2 政府CIO的管理活动272

14.2.1 政府信息化实体的组织架构272

14.2.2 CIO与外部资源273

14.2.3 管理制度与组织文化274

14.2.4 信息资源管理275

14.3.1 外包的利弊分析277

14.3 政府CIO与工程外包277

14.3.2 外包的类型和范围278

14.3.3 外包的管理方式279

第15章 电子政务工程管理280

15.1 过程管理280

15.1.1 RUP参考模型280

15.1.2 电子政务工程管理指南281

15.2 电子政务工程监理282

15.2.1 建设工程监理282

15.2.2 信息工程监理283

15.2.3 电子政务监理规范284

15.3.1 设备选型285

15.3 工程建设的基本内容285

15.3.2 环境准备286

15.3.3 编码286

15.3.4 测试287

15.3.5 说明书291

15.3.6 培训292

15.3.7 数据准备292

15.3.8 试运行293

15.3.9 并行运行293

15.4 软件工程设计及规范293

15.4.1 面向对象技术293

15.4.2 统一建模语言UML294

15.4.3 设计模式296

15.4.4 Struts Framework297

第16章 工程质量管理概述298

16.1 产品质量概论298

16.1.1 产品质量、标准及认证298

16.1.2 质量保证体系及认证298

16.1.3 质量义务、责任与监督301

16.2 软件质量301

16.2.1 软件质量简述301

16.2.2 软件质量危机302

16.2.3 危机因素分析302

16.3.1 CMM概述303

16.2.4 软件质量体系和软件过程的认证303

16.3 CMM303

16.3.2 CMM建议的项目组织306

16.3.3 关键过程域KPA307

16.3.4 过程改进SPI309

16.3.5 软件过程评估310

16.3.6 CMMI311

17.1.1 任务划分312

17.1.2 工作量估算312

17.1.3 人员与工作量的关系312

17.1 计划管理312

第17章 工程建设的其他管理312

17.1.4 进度规划313

17.1.5 资源规划及计划评审313

17.1.6 计划的管理313

17.2 风险管理314

17.2.1 风险的识别与评估314

17.2.2 风险对策315

17.2.3 风险管理计划315

17.3 变更管理315

17.3.1 变更的控制316

17.3.2 变更的实施317

主要参考文献3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