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贺强,杜惠芬,李磊宁著;黄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6151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资本市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4
证券机构创新篇4
上篇: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研究4
引言4
第1章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概述5
1.1 证券经纪业务的含义5
1.2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6
1.3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的背景及诱因9
1.4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13
第2章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之一:网上证券交易16
2.1 网上证券交易的优势16
2.2 发展网上交易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18
2.3 我国网上证券交易业务开展的现状22
2.4 我国现阶段网上证券交易推广的困难与对策24
第3章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之二:银证合作业务29
3.1 银证合作业务的背景及动因分析29
3.2 现阶段银证合作业务的主要方式33
3.3 银证合作对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影响37
第4章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之三:建立现代证券经纪人制度41
4.1 证券经纪人的概念41
4.2 发达国家和地区证券经纪人的类型与管理制度43
4.3 我国证券经纪人的发展46
4.4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是建立证券经纪人制度49
下篇: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对策研究54
引言54
5.1 各国证券机构的概念55
第5章 国外证券机构的变迁和发展55
5.2 各国证券机构的发展57
5.3 各国证券机构发展的基本特征64
第6章 我国证券公司的变迁与发展68
6.1 证券公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69
6.2 我国证券公司的历史作用78
6.3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特点80
7.1 证券公司业务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85
第7章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85
7.2 证券公司在财务活动方面的问题88
7.3 法人治理结构问题89
7.4 证券公司整体竞争力低下92
第8章 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的挑战96
8.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证券公司的冲击96
8.2 国内经营环境变化对证券公司的影响97
第9章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对策102
9.1 设计和制定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对策的基本原则102
9.2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对策103
9.3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战略性思考115
国有资产运作篇122
上篇:国有股减持方案研究122
引言122
第10章 国有股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国有股减持的原因和现状124
10.1 国有股产生的历史背景124
10.2 国有股减持的主要原因126
10.3 国有股减持存在的主要问题133
第11章 有关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和法规136
11.1 关于国有股减持的理论概述136
11.2 国有股减持的意义139
11.3 国有股减持的基本原则140
11.4 国有股减持的政策法规141
第12章 国有股减持模式介绍及评价143
12.1 直接减持模式143
12.2 间接减持模式148
12.3 半性减持模式151
1 2.4 国有股减持阶段性成果153
第13章 国有股减持的对策建议及新方案设计159
13.1 吸收解决相关历史遗留问题的经验159
13.2 遵循国有股减持的基本原则162
13.3 国有股减持的新方案设计163
下篇: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分析及对策研究168
引言168
14.1 国有资产及其国有资产管理172
第14章 国有资产概述及国有资产管理历史回顾172
14.2 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历程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关系173
14.3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历史回顾174
第15章 国内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特点分析177
15.1 发达国家或地区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和模式分析177
15.2 国外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资产参股、控股企业179
15.3 国内国有资产管理特点和模式分析181
第16章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案例分析190
16.1 深圳市三层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191
16.2 资产经营公司的职能和运作方式194
16.3 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监管方式195
16.4 深圳模式的实践和经验总结199
16.5 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203
第17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体制重构205
17.1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206
17.2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210
17.3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特点211
第18章 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212
18.1 相关政策建议212
18.2 国有资产在战略性退出过程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219
市场监管创新篇226
上篇:银证合作与证券监管创新研究226
引言226
第19章 银证合作是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的过渡阶段228
19.1 现行分业经营体制形成的过程229
19.2 现行分业经营体制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阻力231
19.3 在现行分业体制下金融企业的创新要求236
19.4 混业经营的条件尚未成熟238
第20章 银证合作对证券监管带来的挑战246
20.1 银证合作的现状246
20.2 银证合作的特点248
20.3 银证合作对证券监管形成的挑战249
第21章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252
21.1 金融创新的内涵252
21.2 金融监管理念的演进253
21.3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254
21.4 我国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254
第22章 应对银证合作的监管创新256
22.1 监管目标与监管原则257
22.2 立法体系的创新258
22.3 监管体制的创新264
第23章 现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监管措施创新的建议267
23.1 现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267
23.2 监管措施创新的建议269
下篇: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监管的问题研究276
引言276
第24章 上市公司监管概述278
24.1 证券市场监管的模式278
24.2 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的必要性282
24.3 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监管的目标及原因283
24.4 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监管的内容及手段284
25.1 国外上市公司监管体系296
第25章 国外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监管296
25.2 国外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监管的发展趋势301
25.3 公司化证券交易所保留一线监管的原因306
第26章 我国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监管307
26.1 我国上市公司监管体系307
26.2 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特征312
26.3 我国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监管的现实必要性317
27.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321
第27章 我国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321
27.2 证券交易所的监管手段不力326
27.3 证券交易所监管权力的非独立性328
27.4 行政干预加重上市公司监管难度329
第28章 完善证券交易所对上市监管的措施331
28.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332
28.2 提高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能力334
28.3 加大对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339
28.4 指引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341
参考文献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