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文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水文学原理
  • 芮孝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50842164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水文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文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水问题1

目录1

第二节水文学发展的回顾3

第三节水文学的主要分支学科4

第四节水文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6

第二章水文循环9

第一节水的奇异物理性质9

第二节水文循环现象10

第三节水文循环的尺度11

第四节地球系统中的水及水平衡12

第一节基本概念18

第三章流域和水系18

第二节水系的拓扑学特征20

第三节水系的几何学特征23

第四节流域的形状特征27

第五节流域的结构特征28

第六节数字高程模型及应用31

第七节水系的随机模拟34

第八节水系的分形理论40

第四章降水44

第一节降水要素及其时空变化表示方法44

第二节降雨的类型及影响因素49

第三节区域(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方法52

第四节降雨资料的检验55

第五节雷达测雨56

第五章土壤水58

第一节土壤的质地和结构58

第二节土壤中的“三相”关系59

第三节土壤水的存在形态61

第四节土壤水的能量状态66

第五节土壤水运动的控制方程71

第六章下渗76

第一节下渗的物理过程76

第二节非饱和下渗理论80

第三节饱和下渗理论89

第四节经验下渗曲线93

第五节天然条件下的下渗96

第六节下渗后的土壤水分再分布100

第七章蒸发与散发104

第一节蒸发现象及其控制条件104

第二节水面蒸发105

第三节土壤蒸发114

第四节植物散发122

第五节流域蒸散发126

第八章产流机制131

第一节截留与填洼131

第二节包气带及其结构134

第三节包气带水分动态及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137

第四节产流的基本物理条件143

第五节组合产流的类型和基本产流模式152

第一节含水层类型155

第九章地下水流155

第二节含水层的水文特征156

第三节地下水运动的控制方程158

第四节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162

第十章地表水流168

第一节洪水波运动168

第二节圣维南方程组173

第三节洪水波类型及其特征178

第四节圣维南方程组的线性化186

第五节槽蓄原理和槽蓄方程190

第六节枯水及退水规律195

第七节坡面水流运动197

第八节湖水运动204

第一节线性扩散波演算法212

第十一章洪水演算212

第二节线性运动波演算法222

第三节动力波演算法230

第四节线性特征河长连续演算法240

第五节断面流速分布演算法245

第十二章流域产流249

第一节山坡流域的分类249

第二节流域产流特征分析252

第三节产流面积的变化255

第四节蓄满产流的总径流量计算及水源划分258

第五节超渗产流的地面径流量计算263

第六节降雨径流相关图264

第一节流域汇流现象267

第十三章流域汇流267

第二节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的推移和坦化270

第三节线性流域汇流系统分析275

第四节线性集总式流域汇流模型285

第五节线性分散式流域汇流模型295

第六节地貌瞬时单位线理论300

第七节线性地下水汇流模型309

第八节流域汇流的非线性问题312

第十四章冰雪水文318

第一节积雪318

第二节融雪径流321

第三节冰川的形成及运动325

第四节冰川的积累与消融329

第五节冰川径流332

第六节河流冰情334

第十五章水质及河流生态环境350

第一节 “水质”的由来及本底水质350

第二节水污染的途径及污染源352

第三节水污染的主要类型及性质353

第四节水体的稀释扩散357

第五节污染物的源与汇362

第六节影响水体自净的因素368

第七节水质模型370

第八节河流生态系统的特点378

第九节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379

参考文献3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