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冉光和主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3951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金融事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1章 总论4

1.1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4

1.2 研究的目标及思路7

1.3 研究的假设及方法7

1.4 研究的结构及资料9

2.1.1 金融发展理论10

2.1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渊源10

第2章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源泉10

2.1.2 产业组织理论13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15

2.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17

第3章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8

3.1 金融、金融产业与经济的关系18

3.1.1 金融、金融产业的基本内涵19

3.1.2 金融、金融产业与经济的关系27

3.2.1 金融产业与真实产业的比较31

3.2 金融产业与真实产业的相互关系31

3.2.2 金融产业与真实产业的关系34

3.3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界定36

3.3.1 金融及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36

3.3.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37

3.4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39

3.5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准则43

3.6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46

4.1 金融产业的金融资源配置功能53

第4章 金融产业化发展的金融资源配置53

4.1.1 金融资源开发职能55

4.1.2 金融资源利用职能56

4.1.3 金融资源管理职能57

4.2 金融产业的金融资源配置目标58

4.2.1 金融企业可持续发展58

4.2.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60

4.2.3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61

4.3 金融产业的金融资源配置原则63

4.3.1 市场配置原则63

4.3.2 效率优先原则64

4.3.3 金融安全原则66

4.4 金融产业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68

4.4.1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68

4.4.2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标志70

4.4.3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74

4.5 金融产业的金融资源配置模式78

4.5.1 计划型金融资源配置模式78

4.5.2 市场型金融资源配置模式82

第5章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87

5.1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模式87

5.1.1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权模式88

5.1.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92

5.1.3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模式95

5.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模式99

5.2.1 健全的市场体系99

5.2.2 完善的市场机制101

5.2.3 有效的金融市场105

5.3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模式108

5.3.1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组织模式109

5.3.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经营模式111

5.3.3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发展模式115

第6章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120

6.1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概述120

6.1.1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内涵121

6.1.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目标122

6.1.3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要素126

6.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126

6.2.1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供求机制129

6.2.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机制130

6.2.3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133

6.3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138

6.3.1 激励的主体139

6.3.2 激励的依据140

6.3.3 激励的方式141

6.4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机制144

6.4.1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约束144

6.4.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约束145

6.4.3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约束146

6.4.4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约束146

6.5.1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调节147

6.5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自我调节机制147

6.5.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关系调节148

6.5.3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关系调节149

6.5.4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行业自我约束150

6.6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151

6.6.1 宏观调控的基础151

6.6.2 宏观调控的目标152

6.6.3 宏观调控的方式153

7.1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估准则155

第7章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估规程155

7.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程序157

7.3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159

7.3.1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框架159

7.3.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设计162

7.4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方法168

7.4.1 模糊多级综合评判方法169

7.4.2 主成分分析法172

8.1 金融产业内控制度的基本界定178

8.1.1 金融产业内控制度的涵义178

第8章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控制度178

8.1.2 金融产业内控制度的要素180

8.1.3 金融产业内控制度的特征186

8.2 金融产业内部控制的一般原理188

8.2.1 金融产业内部控制环节188

8.2.2 金融产业内部控制过程190

8.2.3 金融产业内部控制内容193

8.2.4 金融产业内部控制方法197

8.3 金融产业内控制度的设计规范200

8.3.1 金融产业内控制度的设计目标201

8.3.2 金融产业内控制度的设计原则203

8.4 金融产业内控制度的设计思路204

8.4.1 金融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204

8.4.2 金融市场内控制度的设计207

8.4.3 金融产业内控制度的设计209

第9章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监管212

9.1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分析212

9.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监管的规定性214

9.2.1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监管目标215

9.2.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监管原则216

9.2.3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监管内容219

9.3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监管的条件220

9.4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监管的体系222

9.4.1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监管体制模式223

9.4.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监管组织体系226

9.5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监管运行机制229

9.5.1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监管的操作机制229

9.5.2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风险预警机制231

9.5.3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减震机制238

10.1 中国金融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241

第10章 中国金融产业化发展的条件及障碍241

10.1.1 金融产业化发展的制度供给242

10.1.2 金融产业化发展的资源存量248

10.1.3 金融产业化发展的市场保障256

10.1.4 金融产业化发展的组织体系261

10.2 中国金融产业化发展的障碍分析267

10.2.1 金融产业化发展的制度障碍267

10.2.2 金融产业化发展的资源障碍271

10.2.3 金融产业化发展的市场障碍276

10.2.4 金融产业化发展的主体障碍279

10.3 中国金融产业化发展障碍的原因280

第11章 中国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86

11.1 中国金融产业核心竞争力战略286

11.2 中国金融产业诚信化发展战略292

11.3 中国金融产业规模化发展战略298

11.4 中国金融产业区域化发展战略304

11.5 中国金融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310

11.6 中国金融产业全球化发展战略317

12.1 研究结论324

第12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324

12.2 政策运用333

12.2.1 建立明晰的金融产权关系333

12.2.2 培育多元化金融产业主体334

12.2.3 构建合理的金融产业结构335

12.2.4 建立规范的金融市场体系337

12.2.5 健全市场化利率运行机制338

12.2.6 强化金融产业的有效监管339

12.2.7 创造良好的金融产业环境340

参考文献3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