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宝钢大型高炉操作与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宝钢大型高炉操作与管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0908669.jpg)
- 朱仁良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6962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75页
- 文件大小:253MB
- 文件页数:591页
- 主题词:高炉炼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宝钢大型高炉操作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原燃料生产与质量控制3
1 原料管理3
1.1 原料管理概述3
1.1.1 原料管理的意义3
1.1.2 宝钢原料管理的特点3
1.1.3 原料管理的主要内容4
1.2 原料及料场管理5
1.2.1 原料质量管理5
1.2.2 原料数量管理10
1.2.3 料场管理14
1.3 原料堆积技术21
1.3.1 料场堆积技术21
1.3.2 混匀矿堆积技术29
1.4 原料质量管理标准42
1.4.1 破碎筛分质量管理标准42
1.4.2 混匀矿质量管理标准42
1.4.3 用户槽位管理标准43
2 烧结生产与质量控制45
2.1 概述45
2.2 烧结质量管理及控制46
2.2.1 烧结矿质量管理标准46
2.2.2 烧结矿质量控制措施47
2.3 烧结配矿技术57
2.3.1 铁矿石的质量控制57
2.3.2 熔剂的质量控制57
2.3.3 燃料的质量控制59
2.3.4 混匀矿配矿技术60
2.4 烧结生产控制技术64
2.4.1 低硅烧结64
2.4.2 厚料层烧结68
2.4.3 高褐铁矿配比烧结71
3 炼焦生产与焦炭质量控制77
3.1 焦炭质量控制原则和方式77
3.1.1 焦炭质量指标体系77
3.1.2 焦炭质量综合指标的控制79
3.2 炼焦煤质控制与配煤技术88
3.2.1 炼焦单种煤使用策略88
3.2.2 进厂单种煤质量控制90
3.2.3 新品种的开发和使用94
3.2.4 配煤技术发展思路及配煤结构变化95
3.2.5 配煤生产中的煤种替代98
3.2.6 非炼焦煤在炼焦配煤生产中的使用103
3.2.7 焦炭质量预测与配煤专家系统110
3.3 炼焦用煤准备及处理117
3.3.1 炼焦煤料场管理117
3.3.2 焦炉装入煤处理过程118
3.4 焦炉及熄焦生产及过程控制128
3.4.1 焦炉干馏过程焦饼中心温度控制128
3.4.2 焦炉火落管理129
3.4.3 焦炉火落管理与炉温管理日常应用方式132
3.4.4 焦炉作业计划对焦炭质量的影响133
3.4.5 干法熄焦134
参考文献137
4 高炉精料技术138
4.1 高炉原燃料质量要求138
4.1.1 原料的质量要求140
4.1.2 燃料的质量要求144
4.2 入炉原燃料管理150
4.2.1 槽位管理151
4.2.2 筛分管理152
4.2.3 水分管理156
4.2.4 成分管理157
4.2.5 渣比控制167
4.3 炉料结构167
4.3.1 炉料在高炉内的性状变化168
4.3.2 合理炉料结构优化途径182
参考文献192
第二篇 高炉操作与管理195
5 宝钢高炉生产工艺概述195
5.1 高炉概况195
5.2 各系统情况简介196
6 高炉炉况顺行的判别及煤气流调节197
6.1 炉况顺行的判别197
6.1.1 炉况顺行的定义197
6.1.2 炉况顺行的表征特点197
6.1.3 炉况顺行的判别方法及标准198
6.2 高炉合理煤气流控制202
6.2.1 煤气流形成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202
6.2.2 观察和评判气流分布方法206
6.2.3 合理煤气流特征210
6.2.4 合理煤气流的调剂与控制211
6.2.5 日常气流变化时的应对224
6.2.6 炉况失常处理方法及预案227
7 操作炉型管理243
7.1 炉型管理的概念及内容243
7.1.1 炉型管理概念243
7.1.2 管理内容243
7.2 炉型管理方法及异常处理245
7.2.1 正常生产时炉型的管理246
7.2.2 炉墙结厚处理249
7.2.3 热负荷频繁波动处理252
参考文献257
8 高煤比操作258
8.1 高煤比操作的意义258
8.2 高炉喷煤发展历程及近年来喷煤情况259
8.3 高喷煤比操作特点及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261
8.3.1 高煤比喷煤操作特点261
8.3.2 高煤比喷煤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262
8.4 高煤比操作的措施与对策267
8.4.1 调剂及控制煤气流分布267
8.4.2 控制炉热制度和造渣制度270
8.4.3 提高煤焦置换比272
8.4.4 保证稳定的外围条件276
参考文献278
9 低硅冶炼279
9.1 低硅冶炼的理论279
9.1.1 低硅冶炼的意义279
9.1.2 国内外低硅冶炼水平279
9.1.3 低硅冶炼的机理分析280
9.1.4 降低铁水硅含量的措施288
9.2 高炉低硅冶炼实践288
9.2.1 低硅冶炼特点289
9.2.2 低硅冶炼技术措施290
参考文献297
10 休风管理和送风管理298
10.1 休风管理298
10.1.1 预定休风准备工作298
10.1.2 休风操作308
10.2 送风管理313
10.2.1 送风准备工作313
10.2.2 送风操作314
11 开炉操作与停炉操作324
11.1 开炉操作324
11.1.1 概述324
11.1.2 开炉前准备工作324
11.1.3 高炉烘炉325
11.1.4 枕木填充及计算336
11.1.5 炉料填充及料面测试338
11.1.6 开炉点火操作344
11.2 停炉操作350
11.2.1 概述350
11.2.2 停炉前准备工作351
11.2.3 空料线停炉356
11.2.4 打水凉炉362
11.2.5 高炉停炉异常情况处置(停炉前和停炉过程中各种事故预案)366
12 炉前作业与管理370
12.1 炉前作业管理的目的和意义370
12.2 炉前作业管理内容及方法371
12.2.1 出渣铁状态管理371
12.2.2 铁口状态管理376
12.2.3 宝钢高炉炉前作业情况382
12.3 炉前作业状态异常的处理384
12.3.1 铁口深度过深384
12.3.2 铁口深度过浅384
12.3.3 漏铁事故处理386
12.3.4 铁口煤气火大386
12.3.5 打泥压力连续高387
12.3.6 跑大流390
12.3.7 出铁喷溅大390
12.3.8 侧壁温度高时炉前作业应对391
12.4 定修及开、停炉炉前作业392
12.4.1 定修炉前作业管理392
12.4.2 开炉作业管理393
12.4.3 停炉作业管理396
参考文献398
第三篇 高炉长寿与维护401
13 选型与配置401
13.1 高炉炉型401
13.1.1 宝钢高炉炉型演变401
13.1.2 合理炉型选型423
13.2 冷却配置427
13.2.1 炉体冷却结构428
13.2.2 炉缸冷却结构435
13.2.3 冷却水系统439
13.3 耐火材料447
13.3.1 炉缸耐火材料448
13.3.2 炉体耐火材料452
13.3.3 炮泥454
参考文献456
14 长寿维护457
14.1 高炉内衬及冷却设备的诊断457
14.1.1 炉体检测系统458
14.1.2 炉缸侵蚀模型459
14.2 炉缸、铁口及风口区域的维护464
14.2.1 炉缸区域维护464
14.2.2 铁口区域维护466
14.2.3 风口区域维护472
14.3 炉体内衬的维护474
14.3.1 炉体内衬维护的必要性474
14.3.2 炉身喷涂475
14.3.3 封罩喷涂480
14.3.4 上升管下降管维护481
14.3.5 硬质压入481
14.4 冷却设备的维护489
14.4.1 冷却设备维护简介489
14.4.2 冷却壁的整体更换489
14.4.3 冷却板的更换492
14.4.4 微型冷却器的安装493
参考文献496
第四篇 工艺装备技术发展499
15 炉顶装料系统499
15.1 宝钢钟式炉顶装料设备499
15.2 串罐式无料钟炉顶499
15.2.1 早期的旋转受料罐式串罐无料钟炉顶501
15.2.2 固定受料罐式串罐无料钟炉顶510
15.2.3 新型旋转受料罐式串罐无料钟炉顶514
15.3 并罐式无料钟炉顶517
15.3.1 设备构成517
15.3.2 炉顶设备的装料过程517
15.3.3 主要性能及结构特点介绍517
16 煤气净化系统525
16.1 双文洗涤塔式的煤气净化系统525
16.1.1 工艺流程简述525
16.1.2 主要设备及结构特点526
16.2 环缝洗涤系统529
16.2.1 工艺流程简述529
16.2.2 主要设备及结构特点533
16.3 煤气干法除尘系统536
16.3.1 工艺流程简述536
16.3.2 主要设备及结构特点538
17 高炉专家系统545
17.1 高炉专家系统简介545
17.1.1 高炉专家系统的功能545
17.1.2 高炉专家系统的总体要求546
17.1.3 高炉专家系统的实践546
17.2 早期高炉专家系统547
17.2.1 早期高炉专家系统的特点547
17.2.2 早期高炉专家系统的应用实践547
17.3 现有高炉专家系统549
17.3.1 现有高炉专家系统的特点550
17.3.2 现有高炉专家系统的应用实践550
17.4 展望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