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 1917-1925 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 1917-1925 2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黄修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ISBN:7501313504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753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7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 1917-1925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者说明1

一、旅俄华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战1

中国人红军队伍的建立和战斗(1918年—1920年)1

中国侨民支持苏维埃政权(1918年—1920年)22

旅俄中国共产党人组织章程(1920年制定)24

上乌丁斯克华工关于成立俄共(布)支部的决议(1920年5月)27

附录1:在苏维埃俄国的华人共产主义组织(1918年—1920年)28

附录2:中国赤卫队战斗在北高加索40

附录3:列宁的中国卫士45

二、苏俄与孙中山的早期联系48

契切林致孙中山的信(1918年8月1日)48

契切林致孙中山的信(1920年10月31日)50

孙中山致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部信(1921年8月28日)51

契切林致孙中山的信(1922年2月7日)53

孙中山致俄罗斯联邦外交人民委员格·瓦·契切林函(1922年6月23日)54

三、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1919年3月2日—6日)56

共产国际纲领(1919年3月4日)56

共产国际宣言(1919年3月6日)64

关于组织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决定(1919年3月6日)75

中国代表的祝词(1919年3月5日)76

四、苏俄两次对华宣言和中国的反应79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1919年7月25日)79

中国社会各界的反应(1920年)82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政府的宣言(1920年9月27日)91

五、维经斯基来华和中国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94

中国劳动者与劳农议会的俄国(1920年11月7日)&吴廷康94

张太雷向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报告(1921年春)96

张太雷关于建立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支部的报告(1921年6月)98

我与孙中山的两次会见(1925年3月15日)&维经斯基99

附录1:李达回忆维经斯基(1955年8月2日)103

附录2:包惠僧回忆维经斯基(1957年)105

附录3:罗章龙回忆维经斯基(1978年6月27日)108

附录4:郑佩刚回忆“社会主义者同盟”(摘录)(1964年2月—5月)110

六、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1920年7月19日—8月7日)112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1920年6月5日)&列宁112

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补充提纲&罗易119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1920年7月26日)&列宁122

罗易在第四次会议上的发言(1920年7月26日)127

中国代表刘绍周在第五次会议上的发言(1920年7月28日)129

马林在第五次会议上的发言(1920年7月28日)132

马林在第十三次会议上的发言(1920年8月6日)137

关于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的决议138

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补充提纲144

共产国际章程(1920年8月4日)147

土地问题提纲(节录)(1920年8月4日)152

七、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1921年6月22日—7月12日)159

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书面报告(1921年6月10日)&张太雷159

关于殖民地问题致共产国际“三大”的提纲(草案)(1921年6月)&张太雷180

张太雷在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发言(1921年7月12日)182

共产国际和共产主义青年运动提纲(节录)(1921年7月8日)184

关于妇女的决议(节录)(1921年7月12日)186

八、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1921年7月9日—23日)188

青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书记处致中国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书(1921年3日)188

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致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书(不早于1921年3月16日)192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的报告193

关于共产党和共青团相互关系的决议198

农村青年工作的提纲201

在殖民地青年中工作的提纲(节录)204

青年共产国际章程208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与青年共产国际的关系(1922年5月)211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据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共产党与青年团关系的决议所发的第十七号通告(1922年9月6日)213

九、马林第一次来华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215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215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节录)(1921年7月)219

驻赤塔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斯穆尔基斯的信件摘录(1921年10月13日)219

陈独秀致吴廷康的信(1922年4月6日)222

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报告(1922年7月11日)&马林223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1922年7月30日)240

访问中国南方的革命家(1922年9月7日)&马林242

我对孙中山的印象(1925年3月20日)&马林245

附录1:与斯内夫利特谈话记录(1935年8月19日)&伊罗生251

附录2:回忆马林(1979年6月)&包惠僧259

附录3:国际代表马林(1979年)&罗章龙269

十、远东人民代表大会(1922年1月21日—2月2日)273

关于召开远东人民代表大会的呼吁书(1921年7月)&张太雷273

第三国际与远东民族问题(1922年1月)&萨发洛夫274

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大会宣言(1922年)285

十一、远东革命青年代表大会(1922年1月30日—2月2日)289

青年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致中国青年团、朝鲜青年联盟和全体日本工人青年书(1921年10月15日)289

远东革命青年代表大会关于远东青年运动任务的提纲(节录)291

远东革命青年代表大会宣言294

远东革命青年代表大会致中国、日本、朝鲜、蒙古青年书298

十二、马林第二次来华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303

陈独秀致吴廷康的信(1922年6月30日)303

中共中央执委会书记陈独秀给共产国际的报告(1922年6月30日)304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信(节录)(1922年7月)311

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1922年7月)312

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1922年7月)315

附:第三国际的加入条件(1920年7月)315

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1922年7月11日)&马林319

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命令(1922年7月18日)321

共产国际和红色工会国际发给其派驻中国南方代表的委任书(1922年7月)322

《共产国际》和《国际新闻通讯》发给其派驻远东记者的委任书(1922年7月24日)323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其派驻中国南方代表的指令(1922年8月)324

马林工作记录(1922年8月12日—9月7日)326

马林关于杭州会议后活动的报告(1922年10月14日)327

马林工作记录(1922年10月14日—11月1日)330

马林关于国共合作的笔记(1922年11月底—12月初)332

俄国革命五周[年]纪念(1922年11月2日)&孙铎333

吴佩孚和陈炯明(1922年11月8日)&孙铎335

国民运动、革命军和革命宣传(1922年11月8日)&孙铎336

附录1:陈独秀谈西湖会议及国共合作(1929年12月10日)340

附录2:蔡和森谈西湖会议(1926年)341

附录3:张国焘回忆西湖会议(1971年)342

十三、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1922年11月5日—12月5日)350

刘仁静关于中国形势的报告350

拉狄克的发言353

关于东方问题的总提纲355

土地纲领草案(1922年11月30日)366

共产国际的策略(1922年12月5日)372

十四、青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1922年12月4日—16日)386

关于东方国家工作的决议(节录)386

青年共产国际给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书(1922年12月)388

十五、孙文越飞会谈392

孙中山致越飞的信(1922年8月27日)392

孙中山致越飞的信(1922年12月20日)395

孙中山致列宁的信(1922年12月)397

越飞致马林的信(1922年11月7日)398

越飞致马林的信(1922年11月17日)400

关于我们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尤其是在中国的工作问题(不晚于1922年12月)404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布哈林致斯大林的便笺(不晚于1923年1月10日)407

上海工部局关于孙文越飞会谈的记载(1923年1月22日、24日)407

孙文越飞联合宣言(1923年1月26日)409

马林致加拉罕和越飞的信(1923年2月15日)410

苏联政府致孙中山电(1923年5月1日)414

孙中山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电(1923年5月15日)415

马林致越飞和达夫谦的信(1923年6月20日)415

马林致越飞和达夫谦的信(1923年7月18日)420

马林致达夫谦和越飞的信(1923年7月20日)425

马林致廖仲恺的信(1923年7月21日)428

中央通告第十九号(1923年10月)433

十六、马林第三次来华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434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建立共产国际东方部符拉迪沃斯托克局的决定(不晚于1923年1月10日)434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任命参加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1923年1月10日)435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1923年1月12日)436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就京汉铁路罢工工人流血事件告中国铁路工人书(1923年3月3日)437

维经斯基致斯内夫利特的信(1923年3月9日)438

维经斯基致斯内夫利特的信(1923年3月27日)440

第三国际妇女部告中国女学生书(1923年)442

关于罢工问题的讨论记录(1923年3月30日)445

致拉夫斯坦的信(1923年4月3日)446

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部拉狄克和萨法罗夫的信(1923年5月30日)449

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红色工会国际、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部和东方部远东局(1923年5月31日)450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指示(1923年5月)456

致布哈林的信(1923年5月31日)458

斯内夫利特笔记(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关于国共两党关系的讨论)(1923年6月12日—20日之间)461

斯内夫利特笔记(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讨论)(1923年6月12日—20日)468

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信(1923年6月20日)476

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1923年6月)485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489

关于第三国际第四次大会决议案(1923年6月)491

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工会国际和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部远东局的报告(1923年6月25日)492

致季诺维也夫、布哈林、越飞和达夫谦的信(附五位中共中央委员致孙中山函)(1923年6月25日)494

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报告(1923年7月15日)496

张国焘给维经斯基、穆辛的信(1923年11月16日)502

吴佩孚与国民党(1923年5月9日)&孙铎512

中国改造之外国援助(1923年6月13日)&孙铎515

中国国民运动之过去及将来(1923年7月)&孙铎518

十七、1923年孙中山与加拉罕的书信往来528

加拉罕对华宣言(1923年)528

加拉罕致孙中山博士的信(1923年9月8日)531

孙中山复加拉罕电(1923年9月16日)532

孙中山致加拉罕的信(1923年9月17日)533

孙中山复加拉罕的信(摘录)(1923年9月17日)534

十八、鲍罗廷来华与国民党改组535

为鲍罗廷来华加拉罕致孙中山的信(1923年9月23日)535

鲍罗廷对觉悟社记者谈对于中国内情之观察(1923年10月18日)536

给鲍罗廷委任状(1923年10月18日)&孙文538

人民心力为革命成功的基础(1923年11月25日)&孙中山539

党义战胜与党员奋斗(1923年12月9日)&孙中山541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1923年11月28日)547

契切林致孙中山的信(1923年12月4日)550

谭平山与鲍罗廷的谈话(1924年1月10日)551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驻中国代表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的报告(摘录)(1924年1月15日)563

鲍罗廷笔记(1924年)566

苏联全权代表加拉罕致孙中山电(1924年1月15日)570

孙中山复苏联代表加拉罕电(1924年1月24日)571

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20日)&孙中山572

关于列宁逝世的演说(1924年1月25日)&孙中山574

致苏联代表加拉罕哀悼列宁逝世电(1924年1月25日)&孙逸仙576

谢张两监察委员与鲍罗廷问答纪要(1924年6月25日)577

聘任鲍罗廷职务状(1924年10月11日)&孙文581

十九、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24年6月17日—7月8日)582

第三国际致中国共产党的信(不早于1924年3月30日)582

曼努伊尔斯基关于民族问题的讲话(节录)(1924年6月30日)583

琴华在讨论民族与殖民地问题会上的发言(1924年7月1日)584

里亚赞诺夫作关于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报告(节录)(1924年7月7日)588

策略问题提纲(节录)589

共产国际告世界无产阶级书590

共产国际致东方各国和殖民地的兄弟人民590

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和代表情况介绍594

二十、青年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1924年7月15日—25日)596

关于殖民地问题的决议596

青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信(1925年4月前)602

二十一、维经斯基再次来华和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606

中共“四大”对于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代表报告之议决案(1925年1月)606

中共“四大”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报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状况之议决案(1925年1月)607

中共“四大”对于托洛茨基同志态度之议决案(1925年1月)609

中共“四大”对于列宁逝世一周年纪念宣言(1925年1月21日)609

中国南方形势日益紧张(1924年9月3日)&维经斯基611

广东政府与国民革命(1924年12月20日)&卫金613

国民会议、军阀和帝国主义(1924年12月31日)&魏琴621

国民党军队战胜陈炯明的意义(1925年3月10日)&维经斯基624

二十二、加伦与广东革命政府628

加伦的汇报《华南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人》(1925年1月9日)628

军事政治形势(1925年1月10日)635

加伦手稿《广东战事随笔(1924年12月—1925年7月)》(节录)654

二十三、孙中山逝世前后706

孙中山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函(1924年2月16日)706

鲍罗廷致孙中山先生电(1924年3月)707

孙中山与“广州新闻社”记者的谈话(1924年3月)708

孙中山致加拉罕的信(1924年9月12日)710

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11日)711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致季诺维也夫同志和斯大林同志的电报(1925年3月12日)712

第三国际致国民党之唁电(1925年3月13日)713

孙中山与中国的解放运动(1925年3月23日)&维经斯基714

吾人之责任(1925年5月17日)&鲍罗廷724

中国国民党选派学生赴莫斯科孙文大学(1925年12月13日)&子任725

二十四、共产国际与五卅运动731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青岛和上海惨案告工人、农民和全体劳动人民书(1925年6月7日)731

上海事件的世界历史意义(1925年6月7日)&季诺维也夫734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致法国、意大利、美国和其他国家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电报(1925年6月17日)739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信(1925年7月6日)740

上海事件震憾着全中国(1925年6月14日)&维经斯基744

关税会议与司法调查(1925年8月31日)&魏琴7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