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谐的动力 上海市长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和谐的动力 上海市长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 许涞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5451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社会团体-概况-长宁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和谐的动力 上海市长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论篇2

第一章 社会组织——正在兴起的社会变革2

第一节 全球结社革命:社会组织兴起的背景2

一、全球“结社革命”的总体概况2

二、全球“结社革命”的产生原因4

第二节 我国当代社会组织的兴起8

一、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考察8

二、我国当代社会组织兴起的原因分析13

第二章 “国家-社会”理论视域下的西方社会组织及其发展17

第一节 从“自愿组织”到“自由结社”:西方社会组织发展历程的演进17

一、初期形态: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自愿社团阶段17

二、逐步诞生: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时期的限制阶段18

三、繁荣发展: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对结社自由的承认阶段19

四、相对独立:结社革命时期的飞速发展阶段20

第二节 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西方社会组织研究范式的转换20

一、“国家-社会”二元论:国家与社会的零和博弈关系21

二、“国家-社会”互动论:国家与社会的正和博弈关系24

三、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发展27

第三章 “政党-国家-社会”关系维度下我国杜会组织及其发展32

第一节 “政党-国家-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32

一、政党的政治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基本关系32

二、政党的社会性:政党与社会的本质联系34

三、政党的功能定位:连接国家与社会36

第二节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逻辑38

一、我国社会组织是国家对社会的“再组织化”的产物39

二、我国社会组织是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治理的需要40

三、我国社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做出的必然选择41

第三节 我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的双重性特征43

一、开放效应:多元化和社会化44

二、中国特色:政府主导与行政吸纳45

实践篇(上)50

第四章 社会组织的总体情况: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一)50

第一节 长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客观背景50

一、宏观制度环境分析50

二、微观区域优势分析51

第二节 长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沿革53

一、蛮荒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前)54

二、被动发展时期(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55

三、正轨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后至今)56

第三节 长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透视60

一、长宁区社会组织总体规模和发展趋势60

二、长宁区社会组织类别和结构状况62

三、长宁区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基本情况62

第四节 长宁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64

一、整合社会各类资源,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65

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构建社会协同管理格局66

三、发挥第三方公信力,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67

四、热衷社区公益事业,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68

五、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保障民生发展70

第五章 社会组织发展模式探索: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二)71

第一节 志愿者工作室:党的工作体系支撑下的社会组织孵化器72

一、热衷公益:志愿者工作室成立的初衷73

二、发展壮大:志愿者工作室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74

三、规范运作:由志愿者工作室到民办非企业76

第二节 长宁区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吸纳与合作的平台81

一、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82

二、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的功能、管理体制与运作模式85

三、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的实践意义89

第三节 人民团体转型发展:发挥组织优势与凸显社会属性91

一、新形势下人民团体的转型发展91

二、长宁区工青妇组织联系、服务和管理社会组织的主要做法92

三、人民团体转型发展模式探索的实践意义94

第六章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三)96

第一节 科学化: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98

一、建立分类管理的基本格局99

二、构建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101

第二节 枢纽型: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102

一、长宁区探索“枢纽型”管理体制的背景102

二、长宁区“枢纽型”管理体制的形成与特点105

三、长宁区“枢纽型”管理体制的作用110

第三节 制度化: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112

一、长宁区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背景114

二、长宁区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做法119

三、长宁区推讲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初步成效121

实践篇(下)125

第七章 社会组织党建总论: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四)125

第一节 长宁区社会组织党建的发展历程126

一、起步探索阶段:探索社区党建向社会组织拓展的新课题126

二、全面推进阶段:构建以块为主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新格局129

三、规范提高阶段:深化适应社会建设要求的党组织活动新形式132

第二节 长宁区创新社会组织党建的基本经验134

一、创新领导体制134

二、优化组织设置135

三、加强分类指导136

四、创新工作载体137

五、加强文化建设137

六、完善支撑保障138

第八章 社会组织党建特写: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五)151

第一节 长宁区社会团体党建151

一、长宁区社会团体党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152

二、长宁区加强社会团体党建的具体实践153

第二节 长宁区民办非企业党建156

一、长宁区民办非企业党建基本情况和特点156

二、长宁区加强民办非企业党建的具体实践157

第三节 长宁区群众团队党建162

一、长宁区群众团队党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163

二、长宁区群众团队党建的具体实践164

展望篇176

第九章 机遇与挑战: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的时代考验176

第一节 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新机遇176

一、基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176

二、空间: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177

三、契机: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178

四、助力:公民自主意识和志愿参与热情的提升178

第二节 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179

一、社会资源不足180

二、制度建设滞后184

三、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191

四、党组织建设不科学195

第十章 理念与路径:政党、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199

第一节 理念:合作型领导关系——“自治与控制的超越”199

第二节 路径之一:政府职能转变201

一、创新社会管理模式201

二、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伙伴关系202

第三节 路径之二:拓展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208

一、政府由控制式监管向发展式监管转变209

二、增强社会组织自主发展的能力213

第四节 路径之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嵌入220

一、辩证看待,执政党与社会组织的“互相认同”221

二、转变策略,执政党实现对社会组织的嵌入221

三、适应需求,构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222

四、良性循环,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形成“共振效应”224

附录一 长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现状调查问卷226

附录二《长宁区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实施意见》233

附录三《长宁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暂行办法》239

参考文献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