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量化设计理论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量化设计理论与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0914343.jpg)
- 苏东林,谢树果,戴飞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10082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飞机-电磁兼容性-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量化设计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电磁兼容性基本理论2
第1章 电磁场与电磁波2
1.1 麦克斯韦方程整体物理意义2
1.1.1 基本源量2
1.1.2 基本场量4
1.1.3 自由空间麦克斯韦方程组4
1.1.4 电磁场定律的物理意义4
1.1.5 电磁场定律的整体物理意义5
1.2 电磁功率流8
1.2.1 电磁功率流的传输通道8
1.2.2 电容器的本质——存储电能11
1.2.3 电感器的本质——存储磁能11
1.2.4 器件属性分析实例12
1.3 电磁波的反射13
1.3.1 理想导体表面电磁场的边界条件13
1.3.2 空气电壁15
第2章 微波技术18
2.1 微波传输线理论18
2.1.1 微波传输线概述19
2.1.2 微波传输线中的传输状态和截止状态20
2.1.3 微波传输线中的TEM模、TE模和TM模21
2.1.4 同轴线的主要特性22
2.1.5 波导传输线的主要特性23
2.1.6 微波传输线分布参数效应25
2.2 传输线理论在电磁兼容性研究中的应用30
2.2.1 单导体传输线特性在电磁兼容性研究中的应用30
2.2.2 多导体传输线特性在电磁兼容性研究中的应用31
第3章 天线原理与工程33
3.1 交变电偶极子产生的场33
3.1.1 近区场34
3.1.2 远区场34
3.2 天线的基本概念35
3.2.1 方向性函数与方向图35
3.2.2 辐射功率36
3.2.3 辐射电阻36
3.2.4 天线波瓣宽度及增益36
3.2.5 天线带外特性对整机电磁兼容性的影响38
3.2.6 天馈系统40
第2篇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量化设计方法与应用45
第4章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量化设计基本概念45
4.1 与电磁兼容性相关的基本概念45
4.1.1 电磁干扰45
4.1.2 电磁兼容性47
4.1.3 电磁易损性47
4.1.4 电磁环境49
4.1.5 电磁环境效应50
4.1.6 电磁环境适应性51
4.1.7 电磁频谱管理51
4.1.8 频谱使用认可51
4.1.9 频谱支持度52
4.2 电磁兼容性量化设计要点53
4.2.1 电磁耦合要素识别53
4.2.2 电磁兼容性三个发展阶段55
4.2.3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56
4.2.4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的特点57
4.2.5 不同领域对电磁干扰的解读58
4.3 电磁兼容性量化设计基本概念59
4.3.1 干扰关联关系59
4.3.2 干扰关联矩阵60
4.3.3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指标60
4.3.4 电磁泄漏剖面和电磁敏感剖面62
4.3.5 设备隔离度63
4.3.6 指标量化分配64
4.3.7 电磁兼容性行为级建模66
4.3.8 电磁兼容性行为级仿真68
4.3.9 电磁兼容性灰色关联量化建模69
第5章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量化设计中的关键技术71
5.1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量化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流程72
5.2 电磁兼容度求解方法74
5.3 电磁兼容性建模方法81
5.3.1 系统建模方法81
5.3.2 行为级建模方法83
5.3.3 灰色关联量化建模方法142
5.4 电磁兼容性仿真方法150
5.4.1 飞机系统级电磁兼容性仿真方法(案例1)150
5.4.2 发射和接收系统带外非线性干扰仿真方法(案例2)160
5.4.3 基于灰色模型的电磁发射要素识别(案例3)178
第6章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量化设计与评估方法应用举例198
6.1 用于电磁兼容性设计评估的几何模型建模方法198
6.2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量化评估方法200
6.2.1 干扰对判定和干扰量计算200
6.2.2 场路协同评估技术204
6.2.3 电磁兼容性统筹评估方法206
6.3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量化设计方法214
6.3.1 电磁兼容性指标权重量化方法214
6.3.2 电磁兼容性单指标优化方法216
6.3.3 电磁兼容性多指标协同优化方法218
第7章 电磁兼容性评估与质量控制方法226
7.1 电磁兼容性评估依据226
7.2 评估内容226
7.2.1 电磁兼容性设计226
7.2.2 电磁兼容性管理228
7.2.3 电磁兼容性试验228
7.3 评估方法229
7.3.1 分层次评估方法229
7.3.2 分阶段评估方法230
7.3.3 对文件的具体要求232
7.3.4 具体评估方法237
第8章 电磁兼容性工程实例解析239
8.1 CE102、RE102、RS103试验项目不合格带来的危害239
8.2 CE102、RE102、RS103试验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241
8.2.1 CE102试验242
8.2.2 RE102试验244
8.2.3 RS103试验245
8.3 顺利通过CE102、RE102和RS103试验考核的解决方案246
8.3.1 电磁兼容性问题定位246
8.3.2 整改建议246
附录A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量化设计软件平台简介251
附录B 飞机电磁兼容性转段评估管理软件260
附录C 飞机电磁兼容性质量管理软件263
符号表266
参考文献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