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网络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吴兴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51226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网络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常见网络技术1
1.1 网络中的数据交换1
1.1.1 电路交换1
1.1.2 存储转发1
1.2 网络体系结构4
1.2.1 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4
1.2.2 网络体系结构的组成5
1.2.3 OSI体系结构7
1.2.4 TCP/IP体系结构15
1.2.5 OSI参考模型与TCP/IP的比较18
1.3 以太网技术19
1.3.1 IEEE 802标准体系19
1.3.2 以太网工作原理21
1.3.3 CSMA/CD原理22
1.3.4 以太网的MAC层24
1.3.5 以太网的连接方式27
1.3.6 快速以太网29
1.3.7 交换式以太网30
1.3.8 千兆以太网33
1.3.9 万兆以太网34
1.3.10 100G以太网36
1.4 ADSL技术38
1.4.1 DSL技术概述38
1.4.2 DSL技术分类38
1.4.3 ADSL的原理及特点39
1.4.4 PPPoE协议44
1.5 SDH技术45
1.5.1 SDH的特点45
1.5.2 SDH网络的常见网元46
1.5.3 SDH映射、定位和复用47
1.5.4 SDH的开销47
1.5.5 关键技术51
1.5.6 网络生存性52
1.5.7 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56
1.6 无源光网络PON57
1.6.1 PON原理57
1.6.2 EPON原理58
1.6.3 GPON原理59
1.6.4 EPON和GPON比较61
1.7 无线局域网技术62
1.7.1 IEEE 802.11的体系结构62
1.7.2 802.11的物理层63
1.7.3 802.11的MAC子层64
1.7.4 CSMA/CA协议66
1.7.5 IEEE 802.11n技术68
1.7.6 IEEE 802.11ac技术69
1.8 移动通信技术70
1.8.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70
1.8.2 3G技术71
1.8.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72
1.8.4 实现3G的关键技术73
1.8.5 4G技术77
1.8.6 4G通信标准79
第2章 TCP/IP网络协议82
2.1 TCP/IP体系结构82
2.1.1 OSI参考模型82
2.1.2 TCP/IP模型83
2.2 主要协议介绍85
2.2.1 IPv4协议85
2.2.2 TCP协议89
2.2.3 UDP协议93
2.2.4 ICMP协议95
2.2.5 ARP协议97
2.2.6 IPv6协议100
2.3 IP地址100
2.3.1 地址概述100
2.3.2 IPv4地址结构、分类101
2.3.3 IPv4地址规划102
2.3.4 IPv6地址结构、分类106
2.3.5 IPv4地址和IPv6地址对比107
第3章 综合布线技术109
3.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09
3.1.1 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109
3.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109
3.1.3 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110
3.1.4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111
3.2 网络互联设备114
3.2.1 中继器114
3.2.2 集线器114
3.2.3 网卡115
3.2.4 网桥115
3.2.5 交换机115
3.2.6 路由器116
3.2.7 防火墙116
3.3 传输介质及技术参数116
3.3.1 双绞线116
3.3.2 光纤117
3.3.3 同轴电缆119
3.3.4 无线传输介质120
3.4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121
3.4.1 案例概述121
3.4.2 总体系统设计方案122
3.4.3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要点126
3.5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与验收126
3.5.1 双绞线验收测试标准126
3.5.2 光缆测试127
3.5.3 测试程序128
3.5.4 测试结果应报告的内容128
3.5.5 工程验收步骤及方法128
第4章 网络管理配置技术129
4.1 网络设备配置方式与配置模式129
4.1.1 Console端口管理129
4.1.2 使用Telnet进行远程管理130
4.1.3 通过Web进行远程管理131
4.1.4 通过网管系统进行管理131
4.2 网络设备的配置模式131
4.2.1 普通用户模式131
4.2.2 特权用户模式132
4.2.3 全局配置模式132
4.2.4 其他配置模式132
4.2.5 命令行在线帮助132
4.2.6 简写命令134
4.2.7 错误信息134
4.3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134
4.3.1 Show命令134
4.3.2 配置设备基本信息135
4.3.3 设备端口配置137
4.4 Vlan技术141
4.4.1 什么是Vlan141
4.4.2 Vlan的优点142
4.4.3 Vlan的划分142
4.4.4 Vlan管理与配置143
4.5 STP148
4.5.1 STP基本概念148
4.5.2 STP端口状态和定时器150
4.5.3 STP选举150
4.5.4 STP拓扑变更153
4.5.5 STP配置154
4.6 静态路由155
4.6.1 路由概述155
4.6.2 静态路由157
4.6.3 使用单臂路由实现Vlan之间的路由160
4.7 RIP161
4.7.1 RIP简介161
4.7.2 RIPv1和RIPv2的区别168
4.7.3 RIP配置171
4.7.4 RIPv1与RIPv2的兼容性173
4.8 OSPF175
4.8.1 OSPF协议介绍175
4.8.2 OSPF路由器的类型178
4.8.3 OSPF报文类型180
4.8.4 OSPF区域186
4.8.5 OSPF网络类型186
4.8.6 OSPF基本配置188
4.8.7 OSPF区域配置189
4.8.8 OSPF路由汇总配置191
第5章 服务器与存储技术197
5.1 服务器基础概念197
5.1.1 服务器介绍与分类197
5.1.2 服务器系统技术203
5.2 存储阵列技术205
5.2.1 硬盘技术介绍205
5.2.2 磁盘阵列概述207
5.2.3 存储网络协议209
5.2.4 常见存储架构211
5.2.5 存储方案的选择214
5.3 数据备份技术214
5.3.1 备份的基础概念与类型214
5.3.2 容灾介绍217
5.3.3 备份容灾技术概览219
5.3.4 备份容灾的管理体系模型223
5.3.5 备份容灾的应用实践224
5.4 服务器集群技术225
5.4.1 服务器集群技术概述225
5.4.2 服务器集群的分类226
5.4.3 服务器集群的应用226
5.5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227
5.5.1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概述227
5.5.2 虚拟化技术的特点228
5.5.3 虚拟化技术应用228
5.5.4 主流的虚拟化技术厂商及产品介绍228
5.5.5 发展230
第6章 网络应用技术实践231
6.1 网络操作系统231
6.1.1 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231
6.1.2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231
6.1.3 网络操作系统的工作模式233
6.1.4 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234
6.2 DHCP及配置管理236
6.2.1 DHCP产生的背景236
6.2.2 DHCP工作原理236
6.2.3 DHCP中继237
6.2.4 DHCP的配置和管理237
6.3 DNS及配置管理240
6.3.1 DNS概述240
6.3.2 域名空间与区域241
6.3.3 DNS解析原理242
6.3.4 DNS配置与管理244
6.4 Web服务及配置管理248
6.4.1 Web服务概述248
6.4.2 Web服务器软件250
6.4.3 Apache服务器的安装和管理251
6.4.4 Apache服务器的配置252
6.5 代理服务器的配置管理255
6.5.1 代理服务器概述255
6.5.2 代理服务器的分类256
6.5.3 Squid服务器的搭建和管理258
6.6 流媒体服务器的搭建260
6.6.1 流媒体的概念260
6.6.2 流式传输261
6.6.3 流媒体播放方式263
6.6.4 流媒体文件和发布格式264
6.6.5 流媒体服务器264
6.7 其他企业级应用267
6.7.1 即时通信服务267
6.7.2 电子邮件服务269
6.7.3 电子商务271
6.7.4 电子政务273
第7章 网络安全技术276
7.1 网络安全概述276
7.1.1 网络安全的概念276
7.1.2 网络安全的威胁277
7.1.3 网络安全的层次277
7.1.4 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278
7.2 加密技术279
7.2.1 密码学与密码体制279
7.2.2 数据加密技术280
7.2.3 数字签名技术281
7.3 身份识别技术283
7.3.1 身份识别技术的概念283
7.3.2 身份识别的类型284
7.3.3 身份识别在网络安全中的角色286
7.4 防火墙技术286
7.4.1 防火墙概念286
7.4.2 防火墙的类型287
7.4.3 防火墙技术288
7.4.4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289
7.5 VPN技术291
7.5.1 VPN概述291
7.5.2 VPN关键技术292
7.5.3 VPN的类型292
7.5.4 IPSec VPN的部署295
7.6 入侵检测技术296
7.6.1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296
7.6.2 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297
7.6.3 IDS应用方案298
7.6.4 入侵防御系统IPS299
7.7 上网行为管理301
7.7.1 上网行为管理概念301
7.7.2 上网行为管理的功能301
7.7.3 上网行为管理的部署301
7.8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303
7.8.1 网络安全方案概述303
7.8.2 安全网络设计303
7.8.3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实例307
第8章 热点网络技术应用309
8.1 云计算309
8.1.1 云计算概述309
8.1.2 云计算支撑技术及运算形式310
8.1.3 云计算的应用312
8.1.4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现状314
8.2 物联网315
8.2.1 物联网概述315
8.2.2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317
8.2.3 物联网的应用318
8.2.4 物联网发展现状321
8.3 大数据322
8.3.1 大数据概述322
8.3.2 大数据应用323
8.3.3 机遇与挑战329
第9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331
9.1 网络规划的基本内容331
9.1.1 网络的生命周期331
9.1.2 网络信息系统体系架构331
9.1.3 网络规划与实施过程332
9.1.4 网络规划与设计场景332
9.1.5 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335
9.2 网络规划需求分析335
9.2.1 需求调研335
9.2.2 需求分析报告337
9.3 逻辑网络设计与物理网络设计338
9.3.1 逻辑网络设计338
9.3.2 物理网络设计339
9.4 网络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技术指标340
9.4.1 设计原则340
9.4.2 网络技术指标341
9.5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342
9.5.1 网络拓扑结构类型342
9.5.2 网络拓扑结构中的网元表示345
9.5.3 小型网络拓扑结构设计346
9.5.4 中型网络拓扑结构设计350
9.5.5 大型网络拓扑结构设计353
9.6 Vlan与IP地址规划357
9.6.1 Vlan规划原则357
9.6.2 IP地址规划357
9.6.3 Vlan规划案例358
9.7 网络设备技术指标与设备选型360
9.7.1 交换机360
9.7.2 路由器365
9.7.3 防火墙367
9.7.4 无线AP369
9.7.5 无线控制器372
9.7.6 UPS373
9.8 数据中心机房规划与设计375
9.8.1 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原则375
9.8.2 数据中心机房设计内容376
9.8.3 技术指标要求377
9.8.4 区域功能分析设计378
9.8.5 机房装修工程设计379
9.8.6 配电系统380
9.8.7 KVM系统380
9.8.8 UPS系统设计380
9.8.9 精密空调381
9.8.10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382
9.8.11 动力环境监控383
参考文献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