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滇池水环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滇池水环境
  • 王圣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4034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滇池-水环境-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滇池水环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滇池水环境特征及其演变3

第1章 滇池及其流域概况3

1.1滇池及其流域自然环境状况3

1.1.1滇池及其流域基本情况3

1.1.2滇池水系概况5

1.2滇池流域社会经济概况9

1.2.1滇池流域行政区划及人口概况9

1.2.2滇池流域经济发展概况10

1.3滇池流域特征及湖泊富营养化10

1.3.1流域自然环境特征10

1.3.2快速发展的流域社会经济环境11

1.3.3流域特征对滇池富营养化的影响12

1.4本章小结13

第2章 滇池水污染特征及其演变15

2.1滇池水质现状15

2.1.1滇池水体总氮及其形态分布特征15

2.1.2滇池水体总磷及其形态分布特征20

2.1.3滇池水体叶绿素a(Chl a)及高锰酸盐指数(CODMn)分布特征23

2.1.4滇池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布特征24

2.1.5滇池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26

2.2滇池水质演变及其阶段性特征27

2.2.1滇池水质演变总体趋势27

2.2.2滇池水体COD浓度升高原因分析30

2.2.3滇池水质演变的阶段性特征42

2.3本章小结44

第3章 滇池主要生物类群特征及其演替46

3.1滇池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其演变46

3.1.1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现状46

3.1.2滇池浮游动物群落现状58

3.1.3滇池藻类演变趋势68

3.2滇池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及其演变70

3.2.1滇池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其演变70

3.2.2滇池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演化成因77

3.3滇池鱼类群落特征及其演变80

3.3.1滇池鱼类区系及其群落现状80

3.3.2滇池鱼类区系演变趋势及其阶段性特征87

3.3.3滇池鱼类区系演变特征及其成因88

3.3.4对滇池鱼类群落恢复的思考94

3.4滇池水生植被群落特征及其演变96

3.4.1滇池水生植被现状96

3.4.2滇池水生植物群落演变101

3.4.3滇池水生植被退化驱动因子104

3.4.4对滇池水生植被恢复的思考106

3.5本章小结109

第4章 滇池沉积物氮磷特征及其对流域发展的响应111

4.1滇池沉积物氮磷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111

4.1.1滇池沉积物氮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111

4.1.2滇池沉积物磷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116

4.1.3滇池沉积物氮磷营养盐特征122

4.2滇池沉积物氮磷含量演变125

4.2.1滇池沉积物氮磷含量历史演变125

4.2.2滇池沉积物氮磷污染阶段性特征127

4.3滇池沉积物氮磷累积埋藏特征129

4.3.1滇池沉积物埋藏沉积特征129

4.3.2滇池表层沉积物氮磷累积特征130

4.3.3滇池沉积物氮磷埋藏特征及历史演变131

4.4本章小结134

第二篇 流域发展演变及其对滇池水环境的影响139

第5章 滇池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139

5.1滇池流域经济社会现状139

5.1.1人口现状及布局139

5.1.2经济发展现状141

5.1.3产业结构及布局现状142

5.2滇池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特征145

5.2.1人口发展趋势145

5.2.2经济发展趋势146

5.2.3社会经济发展特征147

5.3本章小结149

第6章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状况及其格局演变150

6.1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150

6.1.1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150

6.1.2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151

6.2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及特征152

6.2.1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现状152

6.2.2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特征152

6.3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演变及原因分析153

6.3.1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演变总体趋势153

6.3.2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演变差异159

6.3.3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演变原因162

6.4本章小结163

第7章 滇池外源入湖污染负荷及其演变趋势165

7.1滇池入湖水系空间关系165

7.1.1滇池入湖水系分析165

7.1.2汇水区和子流域划分166

7.1.3流域污染入湖控制分区168

7.2滇池入湖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模型170

7.2.1入湖点源污染负荷计算模型171

7.2.2入湖面源污染负荷计算模型171

7.3滇池流域污染负荷排放特征174

7.3.1滇池流域点源污染排放特征174

7.3.2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排放特征176

7.4滇池外源入湖污染负荷演变趋势及原因184

7.4.1入湖点源污染负荷特征及演变184

7.4.2入湖面源污染负荷特征及演变187

7.4.3入湖污染负荷特征及演变趋势193

7.4.4入湖外源污染负荷演变原因198

7.5滇池氮磷平衡特征199

7.5.1滇池氮磷入湖特征199

7.5.2滇池氮磷出湖特征205

7.5.3滇池氮磷平衡及上覆水氮磷分布208

7.6本章小结210

第8章 流域发展演变与污染负荷对滇池水质的影响212

8.1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滇池水质的影响212

8.1.1经济社会发展与滇池水质变化关系分析212

8.1.2流域人口聚集对滇池水质的影响212

8.2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滇池水质的可能影响214

8.2.1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影响因素分析214

8.2.2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滇池水质影响因素216

8.2.3流域土地利用与滇池水质关系分析218

8.3污染负荷对滇池水质的影响222

8.3.1外源入湖污染负荷对滇池水质的影响222

8.3.2沉积物内源氮磷释放对滇池水质的影响225

8.4本章小结241

第9章 滇池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双向调控243

9.1水环境承载力概念及内涵243

9.1.1环境、资源与生态243

9.1.2水环境、水资源与水生态244

9.1.3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245

9.2滇池流域水资源供给能力247

9.2.1滇池流域水资源量247

9.2.2滇池流域水量平衡249

9.3滇池流域水环境容量250

9.3.1湖泊水库水环境容量算法250

9.3.2滇池水环境容量计算251

9.4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及其演变特征分析255

9.4.1滇池流域污染负荷255

9.4.2滇池流域水资源需求量257

9.4.3基于环境承载力的滇池流域适度人口规模258

9.5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双向调控对策262

9.5.1水环境承载力双向调控262

9.5.2传统城市水代谢系统下提高水环境承载力263

9.5.3新型城市水代谢系统下提高水环境承载力264

9.6本章小结265

第三篇 滇池水污染治理及环境政策269

第10章 滇池“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及实施效果269

10.1滇池“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概况269

10.1.1规划目标269

10.1.2控制单元分类策略及优先控制单元治污方案270

10.1.3规划项目概况273

10.2滇池“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执行情况274

10.2.1规划项目执行情况274

10.2.2规划目标及指标完成情况275

10.3《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效果初步分析276

10.3.1《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后滇池水质改善情况276

10.3.2《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对入湖污染负荷的削减作用281

10.3.3《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对水体污染负荷的削减289

10.3.4《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对滇池水环境容量的增加291

10.3.5《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对滇池生态环境的改善294

10.3.6《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效果公众评价296

10.4《滇池“十二五”规划》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296

10.4.1存在问题296

10.4.2对策措施297

10.5本章小结298

第11章 滇池流域环境经济政策及其绩效评估299

11.1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现状分析299

11.1.1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体系299

11.1.2滇池流域现行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分析301

11.1.3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310

11.2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绩效评估312

11.2.1研究方法概述312

11.2.2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315

11.2.3绩效评估技术路线316

11.3滇池流域财政政策绩效评估317

11.3.1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317

11.3.2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317

11.3.3滇池流域财政政策绩效318

11.4滇池流域排污收费政策绩效评估319

11.4.1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319

11.4.2数据描述性统计320

11.4.3滇池流域排污收费政策绩效320

11.5滇池流域水资源补偿政策绩效评估322

11.5.1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322

11.5.2数据描述性统计322

11.5.3滇池流域水资源补偿政策绩效323

11.6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综合绩效评估324

11.6.1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324

11.6.2描述性统计324

11.6.3滇池流域水环境经济政策综合绩效325

11.7本章小结327

第12章 滇池水污染治理回顾及下一步工作重点329

12.1滇池保护与治理历程及成效分析329

12.1.1启动探索期(“七五”到“九五”)329

12.1.2治理攻坚期(“十五”到“十一五”)330

12.1.3初步显效期(进入“十二五”)331

12.2滇池保护与治理经验332

12.2.1政府重视,强力推进333

12.2.2多手段并用,系统控源334

12.2.3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335

12.2.4调控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337

12.2.5给湖泊留有生存空间,加强生态修复338

12.2.6持续投入,巩固治理成果339

12.3滇池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39

12.3.1滇池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机遇339

12.3.2滇池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挑战340

12.4滇池保护与治理下一步工作重点342

12.4.1构建滇池流域安全的生态格局342

12.4.2进一步优化调整滇池流域产业结构343

12.4.3提升滇池流域污染源系统控制水平344

12.4.4从区域层面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44

12.4.5完善和提升湖滨湿地系统功能345

12.4.6建设与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相适应的机制与体制345

12.5滇池治理对我国湖泊保护的启示347

12.5.1解决好“人湖关系”是我国湖泊治理的关键一环347

12.5.2政府重视,科技支撑,市场化推进是我国湖泊治理的重要途径347

12.5.3水质、水量与水生态一体化综合考虑是我国湖泊治理的真正内涵348

12.6本章小结349

主要参考文献3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