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国经济与工业强国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大国经济与工业强国之路
  • 顾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6574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工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国经济与工业强国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大国经济与工业强国概念及内在联系1

1.1大国经济的概念与特征1

1.1.1大国经济概念1

1.1.2大国经济特征3

1.1.3大国经济发展模式4

1.2工业强国与国家竞争力5

1.2.1工业强国概念5

1.2.2工业强国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6

1.2.3工业强国实现路径9

1.3大国经济与工业强国的内在联系9

第2章 国家工业整体竞争力评价及比较14

2.1相关指标体系介绍16

2.1.1工业竞争力指数(CIP)16

2.1.2国家竞争力指数19

2.2国家工业整体竞争力(NIC)指数24

2.2.1 NIC指数构成24

2.2.2 NIC指数计算26

2.2.3 CIP指数与NIC指数的比较分析26

2.3 NIC指数评价结果28

2.3.1总体结果与四个层次的划分28

2.3.2第一层次31

2.3.3第二层次33

2.3.4第三层次35

2.3.5新兴层次38

第3章 主要工业强国发展现状及评价42

3.1世界一流工业强国43

3.1.1美国43

3.1.2德国49

3.1.3日本53

3.2整体处于世界前列,同时局部优势明显的工业强国62

3.2.1英国62

3.2.2法国67

3.2.3意大利72

3.3局部强势突出的工业强国78

3.3.1瑞士78

3.3.2瑞典85

3.3.3韩国88

3.4中国工业“大而不强”100

3.4.1中国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101

3.4.2中国工业最基本的一个特征是大而不强103

3.4.3发展强大的工业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106

第4章 建设工业强国的主要载体110

4.1支柱产业110

4.1.1装备制造业111

4.1.2小结118

4.2战略产业119

4.2.1航天产业121

4.2.2集成电路产业128

4.3新兴产业134

4.3.1机器人产业135

4.3.2 3D打印产业149

4.4生产性服务业156

4.4.1云计算服务业159

4.4.2小结165

4.5基础设施产业167

4.5.1现代物流业168

4.5.2小结176

第5章 建设工业强国的基本路径178

5.1自主标准179

5.2自主知识产权182

5.3自主设计187

5.4自主集成制造191

5.5自主品牌199

5.6自创模式和自控商业渠道201

第6章 建设工业强国的核心政策工具209

6.1新兴产业培育政策209

6.2公平竞争政策211

6.3技术进步促进政策213

6.4财税支持政策215

6.5金融支持政策216

6.6人才培养政策217

6.7体制机制改革218

第7章 中国工业化新阶段与中国制造2025展望221

7.1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己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221

7.1.1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时的一般特征222

7.1.2中国己进入到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全新阶段226

7.1.3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风险与挑战231

7.2“互联网+”背景下的工业转型升级之路236

7.2.1移动互联网在各行各业深度应用237

7.2.2互联网对产业格局将产生深刻影响241

7.2.3互联网推动产业变革之模式247

7.2.4基于互联网+促进工业转型的措施250

7.3中国工业强国建设2025展望251

7.3.1可以从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公司的数量和占比来考察251

7.3.2可以用代表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产品和关键技术来评价254

7.3.3可以用国际化能力和水平来比较259

7.3.4可以从基础科研、教育、文化影响力等方面来比对261

附录:《美国高端产业:定义、布局及重要性》262

参考文献329

后记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