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论原理与应用 系统案例部分 移动通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曹志刚主编;杨鸿文,李云洲,张欣,彭木根编著;王京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2163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05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通信理论-高等学校-教材;移动通信-通信系统-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论原理与应用 系统案例部分 移动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案例一 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GSM1
1.1 GSM概述1
1.2 GSM的网络结构3
1.3 GSM的工作频段5
1.4蜂窝覆盖8
1.4.1蜂窝小区模型8
1.4.2同频干扰9
1.4.3小区频率复用10
1.4.4多载波互调12
1.5 GSM中的时分多址13
1.6 GSM中的调制17
1.7 GSM中的编码22
参考文献24
案例二 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IS-9525
2.1IS-95概述25
2.2正交多址及扩频码26
2.3 IS-95中的码分多址29
2.3.1前向链路30
2.3.2反向链路34
2.4扩频调制35
2.4.1前向链路36
2.4.2反向链路39
2.5信道编码43
2.6语音编码45
2.7 RAKE接收46
2.8多址干扰48
2.8.1多址干扰的概念48
2.8.2远近效应50
2.8.3软容量50
2.8.4闭环功率控制51
参考文献52
案例三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WCDMA53
3.1W CDM A概述53
3.2 UMTS/WCDMA标准总体介绍54
3.2.1 UMTS/WCDMA标准的网络体系54
3.2.2 U MTS/WCDMA标准的空中接口协议56
3.2.3从WCDMA到HSPA+的后续演进58
3.3 WCDMA物理层设计原理60
3.3.1物理层设计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60
3.3.2 WCDMA的物理信道设计62
3.4 UMTS/WCDMA标准的关键技术65
3.4.1扩频序列设计66
3.4.2功率控制技术70
3.4.3软切换过程71
3.4.4小区搜索过程71
3.4.5信道纠错码方案73
3.4.6 AMR语音编码75
3.5 WCDM A呼叫工作流程76
3.5.1WCDMA呼叫总体流程77
3.5.2 UE发起呼叫的流程78
参考文献79
案例四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200081
4.1cdma2000标准及演进81
4.2 cdma2000 EV-DO概述84
4.3 时分多址和码分复用结合的前向链路85
4.3.1多码模式的信道结构86
4.3.2时分多址87
4.3.3多用户包(包分多址)88
4.4前向链路的速率控制88
4.4.1自适应调制编码和高阶调制89
4.4.2混合ARQ(HARQ)90
4.4.3快速调度93
4.5反向链路概况及其速率控制94
4.5.1基于状态转移的速率控制方案95
4.5.2基于令牌桶的速率控制方案96
4.6多载波EV-DO97
参考文献98
案例五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TD - SCDMA99
5.1 TD-SCDMA概述99
5.2伪随机码及正交码102
5.2.1扩频技术102
5.2.2扰码技术103
5.3同步码分多址105
5.3.1同步帧和同步码105
5.3.2训练序列107
5.3.3上行同步107
5.4信道编码108
5.4.1循环冗余校验108
5.4.2传输块的级联和分段110
5.4.3信道编码111
5.4.4交织技术113
5.5调制技术114
5.5.1 QPSK调制114
5.5.2 8PSK调制115
5.5.3 16QAM调制116
5.6智能天线117
5.6.1到达角估计118
5.6.2波束成形120
5.7信道估计和联合检测121
5.7.1单小区信道估计算法122
5.7.2单小区联合检测算法123
5.8动态信道分配125
5.8.1慢速动态信道分配技术127
5.8.2快速动态信道分配技术128
参考文献130
案例六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WiMAX132
6.1WiMAX概述132
6.2 WiMAX网络结构134
6.3 IEEE 802.16标准135
6.4多载波调制138
6.4.1多径信道138
6.4.2多载波并行传输141
6.4.3 OFDM142
6.4.4 OFDMA146
6.4.5子载波上的数字调制147
6.5多天线技术149
6.5.1 MIMO信道149
6.5.2空时码151
6.5.3空时发送分集151
6.5.4空间复用153
6.6信道编码155
6.6.1卷积码155
6.6.2级联码156
6.6.3 Turbo码156
6.6.4 LDPC159
参考文献159
案例七 第四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TD-LTE/TD-LTE-Advanced161
7.1 LTE概述161
7.1.1 LTE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162
7.1.2 LTE的系列版本163
7.1.3 LTE的设计目标及实现技术163
7.2 LTE的设计思路与总体架构165
7.2.1信道自适应的多用户调度技术165
7.2.2双工方式与帧结构167
7.2.3基于OFDMA的下行优化设计170
7.2.4基于SC-FDMA的上行优化设计172
7.2.5 LTE中的多天线MIMO技术173
7.2.6 LTE的网络架构与协议栈178
7.3 LTE的物理层设计182
7.3.1 LTE的物理资源块182
7.3.2 LTE的物理信道183
7.3.3 LTE的物理信号185
7.3.4 LTE的调制技术与信道编码189
7.3.5小区搜索过程191
7.3.6随机接入过程192
7.4 LTE-Advanced标准的增强技术193
7.4.1载波聚合(CA)194
7.4.2 MIMO增强技术195
7.4.3多点协作传输(CoMP)196
7.4.4中继技术197
7.5 TD-LTE与LTE FDD的区别198
7.5.1帧结构不同带来的差异198
7.5.2 MIMO传输模式上的差异199
7.5.3与TD-SCDMA系统共存200
参考文献200
系统案例部分总目录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