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电子支付发展研究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曹红辉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1953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电子支付发展研究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电子支付发展的产业环境3
第—章 国内外电子支付发展的比较3
第一节 全球电子支付发展状况3
一、全球电子支付发展现状3
二、全球电子支付产业的特点5
三、全球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6
第二节 部分经济体电子支付的发展状况7
一、美国7
二、日本13
三、韩国16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状况19
一、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现状分析19
二、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特点20
三、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23
第二章 中国各类电子支付工具的发展情况及其规模估算25
第一节 卡基支付25
一、银行卡支付25
二、非银行卡支付52
第二节 网络支付64
一、网络支付的定义及基本流程64
二、网络支付的类型及其特征67
三、网络支付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规模估算68
四、网络支付的中外比较70
第三节 移动支付72
一、移动支付的定义及基本流程72
二、移动支付的类型及其特征76
三、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规模估算79
四、移动支付中外比较分析81
第三章 利益结构、定价机制、信息共享与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86
第一节 中国主要电子支付工具与传统支付方式的竞争分析86
一、支付工具之间的特点86
二、消费者偏好89
三、电子支付的环境92
第二节 利益结构对中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影响94
一、发卡机构、消费者、商家、监管者与相关利益者94
二、电子支付中的合作博弈关系97
第三节 定价机制对中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影响110
一、定价机制对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影响110
二、典型案例分析:中国ATM查询交易定价机制的研究116
第四节 信息共享机制对中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影响120
一、相关利益者的权利与义务121
二、商户的义务124
三、合理避税与非法逃税125
四、典型案例分析:一人多卡,透支消费127
第四章 初步结论129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判断129
一、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环境的基本情况129
二、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环境的利弊分析131
第二节 政策建议134
参考文献136
第二部分 电子支付发展的法律环境141
第一章 电子支付的法律环境141
第一节 电子支付的法律问题与基本法律关系142
一、电子支付的基本法律问题142
二、电子支付中的基本法律关系143
三、电子支付主体的合法性、界定和程序146
四、电子支付中法律责任的划分147
五、电子支付中的归责原则148
六、电子支付中有关法律责任的主要问题150
第二节 部分经济体关于电子支付的法律规定152
一、美国的有关法律规定152
二、欧盟的有关法律规定158
三、英国金融服务局《关于金融服务投诉的指引》161
四、OECD《有关金融消费者教育问题的若干建议》162
五、巴塞尔委员会《金融服务外包指引》163
六、韩国的有关法律规定165
七、日本的有关法律规定167
八、中国台湾的有关法律规定168
九、部分经济体电子支付法律规定的启示170
第三节 中国关于电子支付的法律规定172
一、关于银行卡的法律规定172
二、有关账户、交易信息记录和查询的法律规定177
三、有关预防利用电子支付犯罪的法律规定178
四、有关网上银行的法律规定180
五、中国电子支付的监管体系190
第二章 电子支付中的若干法律问题191
第一节 电子货币与虚拟货币的法律问题191
一、货币的再定义191
二、电子货币的定义192
三、关于虚拟货币的界定200
四、关于Q币等虚拟货币的探讨203
第二节 电子签名在网上支付中的应用207
一、电子签名与电子认证208
二、电子支付实践中的问题208
三、电子签名在网上支付工具中的应用209
四、电子认证在支付工具中的应用212
五、《电子签名法》实施中的主要问题218
第三节 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法律问题220
一、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发展概况220
二、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界定222
三、第三方支付服务模式的主要风险225
四、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法律性质227
五、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中的法律问题231
六、境外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233
七、PayPal模式的法律分析234
第四节 电子支付中的网络欺诈240
一、网络欺诈概述240
二、电子支付中的欺诈与盗取242
三、电子支付中的交易确认244
四、中国对电子支付确认的立法246
五、电子支付安全的典型案例248
六、电子支付安全风险的成因252
七、中国工商银行网银安全事件分析256
八、电子支付安全风险中的举证困境260
九、防范电子支付安全风险的建议261
第五节 电子支付中的隐私权保护262
一、网络中的隐私权262
二、网络个人数据概述263
三、中国网络支付中的隐私权问题274
第六节 信用卡的若干法律问题276
一、信用卡使用中的欺诈问题276
二、信用卡等电子支付中的套现与洗钱活动284
三、境外相关信用卡风险事件287
四、围绕中国银行卡的争议292
第七节 改善中国电子支付法制的建议298
一、电子支付法制建设的难点298
二、中国电子支付法制的主要问题302
三、完善中国电子支付法制的建议304
结论312
参考文献313
第三部分 电子支付中的税收问题317
导言 电子支付的概念、分类及税收原则的适用317
一、电子支付的概念和分类317
二、电子支付税收原则的适用318
第一章 电子支付税收的基本原则319
第一节 税收的基本原则319
第二节 国外电子商务税收原则319
一、OECD的电子商务税收原则319
二、欧盟的电子商务税收原则320
三、电子商务税收研究委员会(ECTSG)的电子商务税收原则321
四、美国电子商务的税收原则321
五、加拿大的电子商务税收原则322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支付税收原则322
一、财政收入原则323
二、公平与效率原则323
三、税收的稳定性原则323
四、税收中性原则324
五、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原则324
六、前瞻性与灵活性原则324
第二章 电子支付的税收政策框架326
第一节 电子支付的增值税政策问题326
一、非在线数字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中使用电子支付涉及的增值税327
二、在线数字产品销售和服务中使用电子支付涉及的增值税331
第二节 电子支付的营业税政策问题333
一、电子支付引发的远程服务营业税税收管辖权问题334
二、电子支付引发的远程服务营业税征收方法问题335
第三节 电子支付对所得税的影响337
一、电子商务交易所得性质的界定337
二、电子商务交易所得来源地的界定340
三、常设机构概念是否适用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电子邮件地址和服务器地址340
第四节 电子支付产业的税收政策341
一、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341
二、电子支付的主体定位347
第五节 流转税与支付清算组织350
一、支持电子支付组织的税收中性原则350
二、支持电子支付的营业税政策350
第三章 电子支付税收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353
第一节 欧盟的经验353
第二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经验355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定357
第四节 电子商务税收研究委员会((ECTSG)的规定358
第五节 美国的经验358
第六节 加拿大的经验359
第七节 澳大利亚的经验360
第八节 发展中国家对电子商务征税的探索361
第九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差异362
第四章 完善电子支付税收的政策建议364
第一节 完善电子支付税收政策的出发点364
一、对现行电子支付税收政策的基本评估364
二、对电子支付税收政策的取向365
第二节 完善电子支付税收的途径365
一、加强税源监控的原则365
二、修改税法366
三、完善政策框架366
第三节 完善电子支付税收政策的构想366
一、完善间接税的对策367
二、完善直接税的对策367
三、完善其他税的政策368
第四节 完善电子支付税收征收管理的相关措施368
一、逐步建立专门的电子支付税务登记制度369
二、建立示范性电子账簿,要求纳税人对交易的会计记录进行保存369
三、大力推行电子申报制度369
四、加大税务稽查力度369
参考文献371
后记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