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8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2008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
  •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09480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10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626页
  • 主题词: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2008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08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部分 2004—2006年市场经济新进展第一章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13

第二章 企业的市场化28

第三章 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的市场化60

第四章 资本交易的市场化76

第五章 土地交易的市场化97

第六章 贸易的市场化115

第七章 中介组织规模和行为的市场化131

第八章 货币和金融的市场化150

第九章 中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171

第十章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测定195

附录1 33个测度指标的定义与数据来源213

附录2 国外经济自由度指数简介223

第二部分 经济改革理论30年回顾Ⅰ.概论257

Ⅱ.政府管理体制改革30年理论回顾299

Ⅲ.企业市场化改革30年理论回顾339

Ⅳ.财政体制改革30年理论回顾378

Ⅴ.金融体制改革30年理论回顾408

Ⅵ.贸易体制改革30年理论回顾441

Ⅶ.劳动力市场化30年理论回顾470

Ⅷ.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30年理论回顾494

Ⅸ.农村市场化改革30年理论回顾531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572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历届获奖著作和论文名单592

各章主要执笔人608

后记609

表1-1-1 2004—2006年政府收入规模17

表1-1-2 2004—2006年政府消费支出19

表1-1-3 2004—2006年政府投资20

表1-1-4 2004—2006年政府补贴的构成20

表1-1-5 2004—2006年政府补贴占GDP的比重21

表1-2-1 2004—2006年细分行业私营企业户数及比重31

表1-2-2 2004—2006年细分行业乡镇企业增加值及比重33

表1-2-3 2004—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和实际投资额及比重34

表1-2-4 2004—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36

表1-2-5 2004—2006年高技术产业中的非国有企业总量及比重37

表1-2-6 2004—2006年中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38

表1-2-7 2004—2006年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改制情况40

表1-2-8 2004—2006年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治理机构建立情况41

表1-2-9 2004—2006年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出资人权利自主程度43

表1-2-10 2004—2006年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体制建立情况43

表1-2-11 2004—2006年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生产经营权落实情况45

表1-2-12 2004—2006年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改制情况47

表1-2-13 2004—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的多元化48

表1-2-14 2004—2006年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治理机构建立情况49

表1-2-15 2004—2006年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出资人权利自主程度50

表1-2-16 2004—2006年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体制建立情况51

表1-2-17 2004—2006年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生产经营权落实情况52

表1-2-18 2004—2006年企业资金的来源53

表1-3-1 2004—2006年大型企业集团中实行劳动合同的比例63

表1-3-2 2003—2006年非农业就业人数占农村就业人数的比例64

表1-3-3 2004—2006年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企业数65

表1-3-4 2004—2006年农民纯收入中非农业收入所占比重66

表1-3-5 2004—2006年劳动争议处理情况66

表1-3-6 2004—2006年工会组织及劳动调解统计表67

表1-3-7 2003—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68

表1-3-8 2004—2006年按不同口径计算的分地区常驻人口与户籍人口数之差占户籍人口比重69

表1-3-9 2004—2006年行业间职工人数变动率69

表1-3-10 1997—2006年国有单位下岗人员统计表70

表1-3-11 2003—2006年非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城镇全部就业职工的比例70

表1-3-12 2004—2006年劳动力工资反映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的程度71

表1-3-13 2004—2006年劳动力中介机构情况72

表1-4-1 外方注册资金占外商投资企业总注册资金的比重84

表1-4-2 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情况84

表1-4-3 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情况85

表1-4-4 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情况87

表1-4-5 证券市场境外筹资金额及其在利用外资金额中的比重88

表1-4-6 股票市值占GDP的比率89

表1-4-7 境内外股票筹资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率表89

表1-4-8 境内股票筹资与银行贷款增加额的比率90

表1-4-9 境内上市公司家数、筹资额、总股本以及开户数的情况91

表1-4-10 债券余额与GDP的比率91

表1-4-11 期货交易成交额和成交量变动情况统计表92

表1-5-1 2004—2006年国有土地供应出让占土地供应总面积的比重103

表1-5-2 2006年不同用地类型国有土地供应出让占土地供应总面积的比重104

表1-5-3 不同性质房地产投资企业数量105

表1-5-4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构成106

表1-5-5 国有土地供应出让情况111

表1-6-1 2003—2006年批发、零售、餐饮业非国有法人企业占全部法人企业比重情况121

表1-6-2 2004—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三种价格形式比重汇总表122

表1-6-3 2004—2006年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三种价格形式比重汇总表122

表1-6-4 2004—2006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三种价格形式比重汇总表123

表1-6-5 2004—2006年不同类型企业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124

表1-6-6 2004—2006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经营主体构成124

表1-6-7 2004—2006年我国关税税率情况125

表1-6-8 2004—2006年我国涉外主要经济指标情况126

表1-6-9 2004—2006年服务业的贸易开放度126

表1-6-10 2006年中国服务业贸易开放度情况127

表1-7-1 中国中介组织类型一览表132

表1-7-2 2003—2006年中国社会团体统计表133

表1-7-3 保险中介的历年家数汇总134

表1-7-4 2000—2006年法律、财务咨询类中介的规模变化情况135

表1-7-5 2003—2006年部分中介组织的规模变化情况136

表1-7-6 部分中介组织数量与全国基本法人单位数量比重137

表1-7-7 部分中介组织数量与全国基本法人单位数量比重139

表1-7-8 2006年法律、财务、信息咨询等经济类的中介组织的地区对比数据140

表1-7-9 2006年其他类型的中介组织的地区对比数据141

表1-7-10 2004—2006年民间组织的历年规模变化情况143

表1-7-11 2001—2005年全国政府人才中介占全部人才中介的比例144

表1-7-12 2004—2006年涉及中介市场的法规统计表145

表1-7-13 2002—2006年中介市场对港澳台地区及外资开放的法规统计表146

表1-8-1 2006年末中国金融机构构成一览表151

表1-8-2 2001—2006年中国金融资产表160

表1-8-3 2006年末4家股改银行七项考核指标161

表1-8-4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表162

表1-8-5 中国银行业资产份额(期末数)162

表1-8-6 部分个人资本项目管制程度163

表1-8-7 入世后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进展情况165

表1-8-8 2003—2006年我国银行业对外引资规模166

表1-10-1 中国市场经济程度测度因素及指标表196

表1-10-2 2004—2006年市场化测度指标的评分测定表198

表1-10-3 2004—2006年市场化测度子因素得分表202

表1-10-4 2004—2006年市场化测度类因素指数和总指数计算表203

表1-10-5 2004—2006年市场化测度总指数两种标准对照表204

表1-10-6 2001—2006年市场化测度总指数两种标准对照表204

表1-10-7 中国经济自由度变动表205

表1-10-8 指标评分标准调整对照表210

表附录2-1 美国传统基金会的中国2003—2005年经济自由度比较227

表附录2-2 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的中国2003—2005年经济自由度比较228

表附录2-3 美国传统基金会2005年经济自由度指数国际比较229

表附录2-4 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2005年经济自由度指数国际比较230

表附录2-5 美国传统基金会经济自由度指数2005年各国家(地区)排名232

表附录2-6 美国传统基金会经济自由度指数2004年各国家(地区)排名238

表附录2-7 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经济自由度指数2005年各国家(地区)排名244

表附录2-8 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经济自由度指数2004年各国家(地区)排名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