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 李月卿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091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影象诊断(学科: 高等教育) 影象诊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概论1

第一节 医学成像技术的分类1

一、X线成像2

二、磁共振成像2

三、超声成像3

四、放射性核素成像4

五、可见光成像4

六、红外、微波成像5

第二节 医学图像的识别5

一、图像识别的基础5

二、图像识别的方法6

三、图像识别的工具6

第三节 医学成像系统的评价6

一、电磁波透射成像的分析7

二、超声成像与X线成像的比较7

三、形态学成像与功能成像8

四、对人体的安全性8

第四节 医学影像技术展望9

一、开发超高分辨力的显示系统9

二、提高影像设备的性能,增加新的功能9

三、医学影像数字化10

四、医学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10

第二章 X线成像12

第一节 模拟X线成像12

一、摄影的基本概念12

二、模拟X线信息影像的形成与传递12

第二节 增感屏-胶片系统X线成像14

一、医用X线胶片14

二、增感屏24

三、屏-片体系的调制传递函数及扁平颗粒技术28

四、X线照片影像的密度32

五、X线照片影像的对比度33

六、X线照片影像的模糊42

七、X线照片影像的颗粒度50

八、X线照片影像的失真度53

第三节 数字化X线成像54

一、计算机数字图像基础知识55

二、计算机X线摄影62

三、数字X线摄影75

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80

五、医学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82

六、计算机辅助诊断84

第三章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86

第一节 CT成像原理86

一、CT成像技术的发展86

二、CT成像物理原理88

第二节 数据采集与扫描方式91

一、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91

二、数据采集原则93

三、扫描方式93

第三节 CT图像重建101

一、图像构成概念101

二、图像重建的基本要求104

三、图像重建数理基础104

四、图像重建方法109

第四节 CT图像处理117

一、图像处理功能的种类117

二、显示功能处理118

三、确定和测量兴趣区域122

四、三维CT123

五、图像的过滤124

六、CT图像后处理功能125

第五节 CT图像质量128

一、CT成像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128

二、CT图像与X线照片评价比较130

三、CT图像质量的参数130

四、典型的CT图像干扰138

第六节 多层螺旋CT141

一、多层螺旋CT简介141

二、多层螺旋CT基本原理143

三、多层螺旋CT优势146

四、多层螺旋CT的发展和展望149

第四章 磁共振成像151

第一节 概述151

一、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151

二、磁共振成像的特点152

第二节 磁共振现象的物理学基础153

一、产生磁共振现象的基本条件153

二、原子核的特性153

三、静磁场的作用154

四、射频磁场的作用157

第三节 磁共振图像的信号160

一、相位的概念160

二、自旋弛豫160

三、自由感应衰减信号165

四、磁共振图像的对比167

第四节 磁共振图像空间定位和重建技术172

一、梯度磁场的概念172

二、层面选择梯度173

三、频率编码梯度174

四、傅里叶变换174

五、相位编码梯度175

六、多层面成像177

七、扫描时间和信号平均177

八、二维图像重建178

九、三维成像179

十、K-空间的概念180

第五节 磁共振成像的序列技术181

一、脉冲序列的基本概念181

二、自旋回波序列183

三、快速自旋回波序列184

四、反转恢复序列189

五、梯度回波序列192

六、梯度自旋回波序列196

七、回波平面成像序列197

八、超快速成像序列的特殊应用199

九、化学位移技术202

第六节 磁共振血管成像及流动定量203

一、时间飞越法MRA203

二、相位对比法MRA206

三、对比增强MRA207

四、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后处理208

五、磁共振流动定量分析209

第七节 磁共振成像的图像质量209

一、MR图像质量的评价指标209

二、成像参数对MR图像质量的影响212

三、提高图像质量的一些特殊技术215

四、MR图像的常见伪影217

第五章 超声成像223

第一节 超声波的物理性质223

一、超声波的基本概念223

二、超声波的物理量226

三、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230

四、超声多普勒现象235

五、超声的衰减和吸收规律238

六、超声的理化作用240

七、超声的生物效应241

第二节 超声探测的物理基础243

一、超声的发射与接收243

二、超声脉冲回波成像原理247

第三节 超声成像系统249

一、B型超声诊断仪249

二、M型超声诊断仪251

第四节 超声多普勒成像系统252

一、超声多普勒成像的工作原理252

二、连续多普勒超声仪254

三、脉冲多普勒显像仪255

四、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仪256

五、血流的彩色多普勒显示方法257

第五节 其他超声成像原理258

第六节 超声图像质量260

一、超声图像质量评价260

二、超声图像质量的控制264

第六章 放射性核素267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成像267

一、放射性核素的概念267

二、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268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原理272

一、医用放射性核素的来源272

二、裂变型99Mo-99mTc发生器274

第三节 放射性药物275

一、放射性药物及分类275

二、常用放射性治疗药物276

三、放射性药物体内定位机制278

四、放射性药物标记方法280

五、放射性药物质量控制281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282

一、定义282

二、基本原理282

三、放射性核素示踪实验282

四、放射性示踪技术的基本问题283

五、放射性核素示踪的特点283

第五节 γ照相机283

一、γ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84

二、核素成像的基本过程285

三、γ照相机的质量控制286

第六节 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成像286

一、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成像286

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成像288

实验一 胶片特性曲线的制作及特性值测试291

实验二 增感屏增感率的测试291

实验三 X线管有效焦点的测试292

实验四 照射野的线量分布293

实验五 X线管焦点极限分辨力的测试294

实验六 管电压在摄影中的作用294

实验七 X线影像的几何学模糊295

实验八 CR系统(见习)295

实验九 CT成像(见习)296

实验十 磁共振成像实验(一)296

实验十一 磁共振成像实验(二)296

实验十二 超声诊断仪的工作及图像处理(见习)297

实验十三 γ照相机或SPECT成像(见习)2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