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国丛书 第3编 33 经济类 中国金融论 杨著中国金融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民国丛书 第3编 33 经济类 中国金融论 杨著中国金融论
  • 张辑颜,杨荫溥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店
  • ISBN:7805695326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1175页
  • 文件大小:170MB
  • 文件页数:11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国丛书 第3编 33 经济类 中国金融论 杨著中国金融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1

第一章 金融之意义1

第二章 中国金融之概述2

第二编 金融之实体5

第一章 本编绪论5

第二章 货币之沿革6

第一节 硬币之沿革6

第一目 钱币之沿革6

第一时期 物物交易及无文字货币时期8

第二时期 刀布时期9

第三时期 半两五銖钱时期12

第四时期 开元及历代年号有孔钱时期18

第五时期 银铜币时期25

一 外国银币26

二 中国银币28

附银币分量成色章程(光绪三十一年奏定)30

附新币分量成色章程(光绪三十三年奏定)32

附币制则例(宣统二年厘订)32

三 银辅币39

四 铜辅币44

第一项 制钱之样式与铸字47

第二项 银铜元之样式与铸字49

一 银元之样式与铸字49

二 铜元之样式与铸字51

第三项 币型之研究51

第四项 钱币之分量与成色53

一 制钱之分量与成色51

二 银元之分量与成色55

三 铜元之分量与成色58

第二目 银锭之沿革59

第三目 本节结论65

第二节 纸币之沿革69

第一目 中央纸币之沿革70

第一项 唐之飞钱宋之交子便钱及盐钞70

第二项 南宋之关子会子71

第三项 金之交钞74

第四项 元之宝钞75

第五项 大明宝钞77

第六项 清朝及民国以来之钞券78

附兑换纸币则例(宣统三年奏定)80

附中国银行兑换券暂行章程(民国元年拟订)84

附取?纸币条例(民国五年公布九年修正)85

附北京银行公会组织临时公库暂行办法(民国十年拟定)88

附财政部拟订公库兑换券条例(民国十年拟定)89

附财政部拟订公库兑换券条例(民国十二年订)91

第二目 地方纸币之沿革92

第三目 一般银行发行纸币之沿革103

第四目 辅币券之沿革104

第一项 银辅币券104

第二项 铜辅币券106

第五目 发行制度之研究107

第六目 发行制限方法之研究109

第七目 本节结论114

第三节 币制之研究115

第一目 本位问题115

附精奇氏中国园法条议116

附卫斯林氏中国币制改革篘议121

附币制纲要(民国元年)122

附国币条例(民国三年)123

附国币条例施行细则125

附诸青来氏金银并行制度施行办法128

附金券条例(民国七年)135

附国币条例草案(国民政府公布)137

第二目 统一币制问题139

第三目 单位问题146

第四节 辅币问题148

第一目 铜辅币148

第二目 银辅币151

第五节 权钱之名称与计钱之名词151

第六节 平之意义及其沿革152

第三章 有价证券之研究158

第四章 票据之研究160

附票据法全文(十八年九月国民政府公布)164

第五章 孙中山钱币革命之主张196

第六章 本编结论199

第三编 金融机关203

第一章 本编绪论203

第二章 金融监理机关203

第一节 币制局之设立与裁撤204

附币制局官制(民国七年公布)205

第二节 金融监理局207

附金融监理局组织条例(民国十六年公布)208

附金融监理局检查章程210

第三章 造币机关212

第一节 造币厂设立之沿革213

附造币厂官制及修正章程(民国三年公布)215

附中央造币厂组织章程(民国十八年公布)227

第二节 银炉之沿革232

第三节 公估局之沿革234

第四章 银行235

第一节 设立中央银行之沿革244

附试办银行章程(光绪三十年春奏准)244

附大清银行则例(光绪三十四年奏定)249

附中国银行则例(民国元年拟订)253

附交通银行章程(光绪三十三年订)257

附交通银行则例(民国三年订)263

附中央银行条例(民国十六年公布)266

附中央银行章程(民国十六年公布)270

附中央银行监理委员会组织条例(民国十六年公布)279

附定都南京后公布之中央银行条例(民国十七年公布)281

附定都南京后公布之中央银行章程(民国十七年公布)284

第二节 省银行设立之沿革293

第三节 国际汇兑银行294

附与华汇业银行条例(民国元年订)294

附中国银行新条例(民国十七年公布)298

第四节 商业银行之沿革301

第一目 票号及钱庄之沿革302

附上海钱业公会章程306

附上海钱业公会修订营业规则309

第二目 新式商业银行317

附银行通行则例(光绪三十四年制定)317

附银行通行法(民国十三年公布)321

附银行通行法施行细则325

第五节 实业银行329

第六节 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之沿革330

第七节 银行公会及银行公会联合会议333

附银行公会章程334

附上海银行公会银行营业规程337

第八节 票据交换所设立之倡议342

附上海银行公会草订上海票据交换所章程草案345

第九节 银行之业务349

第一目 存款之研究360

第一项 定期存款362

第二项 活期存款363

第三项 通知存款369

第四项 存款准备金之研究370

第五项 集中准备制与分散准备制之研究375

附上海银行公会公共准备金规则(民国七年)377

第二目 放款之研究380

第一项 抵押放款383

第二项 信用放款386

第三款 活期透支386

第四项 Call money387

第五项 放款利率之研究389

第三目 贴现之研究390

第一项 贴现利率之研究395

第四目 汇兑之研究399

第一项 内国汇兑400

第二项 外国汇兑405

第五章 本编结论418

第四编 银与金之研究423

第一章 银424

第一节 银之生产424

第二节 银之消费427

第三节 世界之银市场430

第一目 伦敦431

第二目 纽约433

第三目 孟买及加尔各答435

第四目 桑港436

第四节 银价之过去及将来436

第一目 伦敦银价之过去436

第二目 纽约银价之过去441

第三目 欧战前低落之原因448

第四目 欧战时及欧战后腾贵之原因448

第五目 近时低落之原因451

第二章 金452

第一节 金之生产452

第二节 金之需要及其分布之状况458

第三节 世界之金市场465

第一目 伦敦金市场466

第二目 纽约金市场468

第三章 本编结论468

第五编 金融市场理论471

第一章 金融市场要论471

第二章 金融季节472

第三章 恐慌之研究476

第四章 现代金融组织上正货之作用485

第五章 正货之吸收政策491

第六章 通货之需要供给关系500

第七章 金利之研究504

第八章 资金之移动519

第九章 金融市场中有价证券之作用526

第十章 转帐制度与票据交换5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