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艺术基本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公共艺术基本理论
  • 马钦忠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82693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艺术基本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1

绪论一 公共艺术的研究目的与意义3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人文化的实现3

二、空间创新与地域人文实践的核心意义7

三、公民参与和享用公共空间的文化实践的直接意义11

四、城市空间梳理与城市形象战略的重要方式14

五、公共艺术与城市品牌的塑造16

绪论二 公共艺术的研究方法与原则19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方法与原则19

二、公共空间使用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的方法与原则22

三、城市史与艺术史综合的历史学的方法与原则24

四、审美创新的艺术设计学的方法与原则25

绪论三 公共艺术的学科特点26

一、公共艺术学与公共艺术26

二、公共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27

三、公共艺术的学科特点28

第二编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31

第一章 公共艺术与城市的本质33

第一节 20世纪城市发展的理念与公共艺术的社会实践的必然性与必要性33

一、20世纪的城市设计和城市理想与公共艺术的追求与期待34

二、200年来的建筑与规划理论与公共艺术的实质40

第二节 我们怎样感受“美好的城市”45

一、建筑什么样的栖居之所46

二、神的居所充盈的即是公共艺术的精神49

三、从民族志方面看公共艺术的文化学根源53

第三节 公共艺术给城市带来什么60

一、“美好的城市”问题与公共艺术的城市职责60

二、作为“叙说”“想象”的第三空间生产与公共艺术64

第二章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69

第一节 公共艺术的缘起69

一、美国及欧洲公共艺术的发展69

二、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75

第二节 公共性、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80

一、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人的生存80

二、公共交流与公共艺术价值的实现83

第三节 公共艺术的基本定义92

一、公共艺术是场所艺术文化92

二、公共艺术是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94

三、公共艺术的价值特征95

第四节 公共艺术与国际城市“美化运动”的问题99

一、国际城市“美化运动”的成绩与危害99

二、中国城市的炫耀式造美与公共艺术实践的联系与区别107

第三章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的实现110

第一节 历史发展与演化中的公共艺术的公共性110

一、历史基础与视界融合110

二、历史视野中的公共艺术114

第二节 当代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的实现126

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接受126

二、公共艺术的独创性与公共性实现的三种模式129

三、公共艺术在公共空间实现的主体131

四、公共艺术的社会接受和推广134

第三编 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135

第四章 公共艺术赋予公共空间的意义137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137

一、社会进程与城市空间的多学科视角137

二、场所类型与要求和意义预设145

第二节 公共艺术赋予公共空间的意义元素150

一、公共艺术的意义预设受制于公共空间的性质和特征150

二、公共艺术定义公共空间的方式153

第三节 场所结构的美学绘图组成城市自我传记161

一、场所精神是城市地缘生长出的“情感适应”的文化惯例161

二、城市场所结构的美学绘图是城市自我传记163

第五章 公共艺术组织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感知绘图167

第一节 美学感知绘图的建构167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167

二、公共艺术构成城市空间美学绘图的策略与方法171

第二节 公共艺术核心的空间舞台176

一、广场及中心区176

二、道路及街道180

三、公园及中心社区184

第三节 环境行为的基本要求与公共艺术的可意象性190

一、认知与感受中的“环境意象”的基本要求190

二、环境——行为的审美唤醒的基本要求193

第四节 公共艺术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意象举例198

一、文丘里所描述的拉斯维加斯的美学感知绘图199

二、文本上的上海市公共空间的美学感知绘图203

第六章 公共艺术的空间分类与表现形态208

第一节 公共空间的功能规定与公共艺术的意义表现208

一、公共艺术的空间分类208

二、公共艺术表现价值倾向分类211

第二节 公共艺术的空间形态213

一、雕塑性建筑213

二、城市公共艺术景观216

三、公共雕塑217

四、壁画、壁饰、地饰218

五、城市家具219

六、临时性的公共艺术作品221

七、定期性的公共艺术活动223

八、大地艺术227

第三节 公共艺术的审美表现与材质承载的空间关系230

一、材质的性质与材质的魅力231

二、传统材质的性质与局限234

三、材质的审美性质的开拓与当代城市空间的联系236

第四编 创造与使用中的公共艺术243

第七章 公共艺术的创作与对生活的“干预”245

第一节 公共艺术家245

一、什么是公共艺术家245

二、公众趣味与公共艺术家的独创性248

三、公共艺术家的创作特征252

第二节 公共艺术策划人256

一、公共艺术策划人256

二、公共艺术策划人的选择模式265

第三节 公共艺术策划人与公共艺术家的“干预生活”的特殊方式272

第八章 公共生活中的公共艺术276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艺术276

一、“场所的力量”276

二、公共生活中的公共艺术空间283

三、公共生活的表演性与公共艺术对身份的塑造286

第二节 “熟悉的环境”与公共生活中的公共艺术289

一、熟悉的城市之家289

二、公共艺术:用艺术理解生活,用生活体验艺术的生活空间293

第三节 公共艺术构成的日常审美空间298

一、公共艺术推动人们的地域之爱298

二、公共艺术间距化日常生活空间的生命意义302

第九章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资本的存储与激活309

第一节 区域环境的固有财产的性质309

一、硬化与软化城市的统一性309

二、城市的空间文化财产价值的实现311

第二节 城市遗产与城市文化资本316

一、城市文化资本转化为城市社会资本316

二、公共艺术作为财富价值放大的四个原则320

第三节 作为一种永久消费而又增值的公共艺术324

一、公共艺术的创造是一种知识的创造和智慧的创造324

二、公共艺术财富意义实现的保证:原创性与唯一性325

三、公共艺术对场所感的价值给定是创造的核心325

四、公共艺术对稀缺性的创造是对地域文化资本的最大化运用327

第十章 公共艺术实施的制度设计与保障329

第一节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产品选择的特殊性和艰难性329

一、作为公共产品的公共艺术选择的困难性和复杂性329

二、“大多数意见决定”公共艺术品质的危险性331

三、公共艺术的公共选择的“满意度”的实现339

第二节 公众参与与公共选择的基本原则341

一、公众参与的“意见”的定性作用341

二、专业支撑与评议的知识互补342

三、公众意愿委托者的选择原则343

四、公共艺术实施的制度设计主题词345

第三节 公共艺术实施的制度设计与保障实例评述347

一、中国台湾省公共艺术实施的制度设计分析与评述347

二、上海市城市雕塑实施的对策设计与评述3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