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策主导型的县政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政策主导型的县政发展
  • 史卫民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001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县-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策主导型的县政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政策主导型渐进式改革”视角下的中国县政发展1

一“县政”与“农村政治建设”1

(一)“县政”概念及其研究对象1

(二)“农村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3

(三)“政策主导型”的政治发展范式4

二“政策转型”与县政发展4

(一)“政策放开”与县、乡、村体制的建立(1979—1986年)5

(二)“税费改革”与县政改革(1987—2003年)6

(三)“新三农政策”视角下的县政发展(2004—2011年)12

第二章“政策依赖型”的县域经济发展16

一 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距16

(一)经济发展的速度差距17

(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19

(三)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22

二 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事务投入的变化28

(一)都会区29

(二)东北地区31

(三)东部沿海地区32

(四)中部地区35

(五)西部地区37

(六)五大地区的综合比较41

三 政策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43

(一)“经济百强县”的示范作用43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政策取向47

四 强力推行经济政策的两种机制48

(一)“地方政府公司化”48

(二)“压力型体制”49

五 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51

(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进展情况51

(二)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不同看法54

(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局限性56

第三章 政策影响下的“县政”制度变化59

一2004年以来基层人大和政协制度的变化59

(一)县、乡人大的制度创新试点60

(二)县级政协的制度创新试点62

(三)基层人大、政协制度创新的未来走向63

二2004年以来的县、乡行政机构改革66

(一)县级行政机构改革67

(二)乡镇机构改革72

(三)“强县扩权”和“强镇扩权”的行政举措78

(四)乡镇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84

三 农村公共服务的新发展86

(一)县、乡行政服务中心的普及化87

(二)发展电子政务88

(三)建立农村公共服务新机制89

(四)民众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满意度93

四 县政发展的制度选择94

(一)县政“制度变革”的十种论点95

(二)政策导向下的县政“制度微调”99

第四章 政策导向与“县政”民主104

一2004年以来基层选举的发展104

(一)县、乡人大代表选举的基本走向104

(二)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基本走向106

二2004年以来基层的党内民主发展108

(一)建立保障党员权利的新规范108

(二)在党代表常任制基础上的综合改革试点108

(三)继续进行党内基层选举制度改革试点109

(四)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114

三 村民自治的新进展116

(一)“新三农政策”推动下的村民自治新增长点116

(二)小样本问卷调查反映的村民自治参与情况118

四“县政”民主发展的政策导向123

(一)县政下的民主发展,需要明确的目标124

(二)县政下的民主发展,应是能包容各种取向的民主125

(三)县政下的民主发展需要长远的规划127

第五章 县政的“法治化”途径129

一2008年以来县级政府的“依法行政”改革129

二 太仓市的“政社互动”改革试点135

三 宪政与县政141

第六章 政策影响下的农村社会143

一 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县政的要求143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诉求143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145

(三)新政策导向下的县政社会功能146

二2004年以来农村社会的变化148

(一)城镇化的进展148

(二)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151

(三)物价上涨的影响158

(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政策的作用162

(五)“新农合”与“新农保”的进度166

三 农民的政策态度171

(一)农民的权利偏好与发展偏好171

(二)农民的政策偏好174

(三)农民的政策知识水平181

(四)农民对决策者的信任偏好182

(五)农民的基本政策倾向192

(六)农民的政策参与途径偏好196

(七)农民的实际政策参与状况201

(八)农民的政策配合程度205

(九)不同区域务农人员的政策态度特征207

(十)县政社会功能与农民政策态度的关系211

第七章 政策模式与县政发展213

一 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的政策模式213

(一)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的政策过程214

(二)执行中央政策模式的基本特征216

(三)四种主要政策执行方式的影响218

二 地方政府的典型决策模式220

(一)地方政府典型决策模式的主要步骤221

(二)地方党委在决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223

(三)中国学者对县级政府决策模式的研究224

三 地方政府的“维稳”公共政策模式228

四 政府创新与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型”政策模式229

(一)与决策权力有关的创新230

(二)与决策过程有关的创新231

(三)与政策执行有关的创新234

(四)与政策评估有关的创新237

(五)与政策监督有关的创新238

(六)与公民政策参与有关的创新239

(七)地方政府创新“合成”的“公共服务型”政策模式241

五 政策模式“转换”与县政发展243

(一)县政政策议题选择的多维取向243

(二)探索“开放型”的政策方案选择过程246

(三)构建“多方合作”的政策执行与监督体系249

(四)政策评估的“科学化”与“系统化”250

(五)“政策主导型”县政发展的基本走向253

热门推荐